





【新教材精创】期中模拟卷(二)(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7年10月4目,一颗火流星从夜空划过,并发出强烈的亮光,科考人员认为是流星体在空中发生空爆。流星体陨落引来各路 “陨石猎人”赶往香格里拉寻找陨石。据此完成1~2题。
1. 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 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 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 使地球表面怪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D. 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2. 众多流星体在太阳系中( )
A. 绕地球公转 B. 绕行星公转
C. 绕彗星公转 D. 绕太阳公转
3. 关于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扰动电离层,导致有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 使达到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可能迷失方向
D. 爆发几分钟后青藏高原上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恐龙是生活在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于白垩纪晚期灭绝。据此完成4~5题。
4.白垩纪属于( )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晚期
5.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2018年1月10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舍维留奇火山喷发,灰柱高达11 000米,可能对国际航班和低空飞机构成威胁。据此回答6~7题。
6.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7.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对流层大气呈现“上热下冷(图中②,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时,称之为逆温现象。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厚度在两极处最大 B.气温一般为下热上冷
C.所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该层 D.适合飞机飞行
9.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阻挡了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 B.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
C.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大 D.近地面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防风林可以减轻风力对农田的侵蚀。下图是某地防风林景观图。完成10~11题。
10.防风林可以减小风力,是因为( )
A.增大了地表摩擦力 B.减小了地表摩擦力
C.增大了水平气压梯度力 D.减小了水平气压梯度力
11.如果在华北平原营造防风林,防风效果最佳的种植走向是( )
A.东西向 B.西北—东南向
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
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 此时图中②地吹(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13.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风力比②地大
B. ③地风力比④地大
C. ①地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
D. 图示季节我国南北地区普遍高温
读“局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为北半球海域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由图可知,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深度 B.海陆分布
C.径流注入量 D.太阳辐射
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回答16~17题。
16.图示整个海域盐度普遍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小,海水渗透量大
B.区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C.海水通过运河流失多,河流径流量小
D.海水淡化量大
17.该海域内盐度分布规律表明( )
A.印度洋是这里海水交换的主要水源 B.北回归线处降水季节变化大
C.两岸国家都是无流国 D.沿岸地区人口稠密
18.同一艘船只,如果轮船整体重量不变,则其在下列大致相同的纬度海区航行,轮船的吃水线最浅的是( )
A.墨西哥湾 B.台湾东部海区
C.阿拉伯海 D.红海
19.有关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②洋流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
③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小,能量越小
④海洋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B.潮汐作用可加剧海岸的侵蚀,影响海岸生物分布
C.巨型远洋轮往往利用退潮时进出港口
D.从低潮到高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上。
下图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四支洋流。读图完成21~22题。
21.甲乙丙丁四支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受洋流影响( )
A.①处易形成大渔场 B.②处易形成大渔场
C.污染范围缩小 D.船舶航速加快
“天河工程”是指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该项目利用三江源区天然水汽输送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实现空中调水,此项目引起广泛争议。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地球内部的热能 B. 地球的重力能
C. 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 太阳辐射能
24.目前人类跨流域调水主要影响的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天河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6.多肉植物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质层,很多种类表皮被蜡被毛,气孔数远较其他植物少而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内。这种特征主要是为了( )
A.储存水分 B.增加对降水吸收
C.减少蒸腾 D.减轻大风影响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重)。读图完成27~28题。
27.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草地 B.落叶林
C.荒漠 D.阔叶林
28.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 )
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表形态 D.人类活动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30.导致图中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地形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8年7月,意大利宇航局在火星南极附近发现一个液态水湖。下为太阳系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行星物理性质比较。
备注:轨道倾角是指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比值越小,椭圆越接近正圆。
(1)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代表火星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表地球的是________ (填字母)。(6分)
(2)据材料,说明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6分)
(3)有科学家推断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你是否赞同,并请给出理由。(4分)
32.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北京市某学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12分)
(1)随着“海绵校园”的建成,水循环环节中增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分)
(2)建设“海绵校园”还可以采取以下图示的措施。分别说明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6分)
33.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①~⑤代号表示的物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5分)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环境中的____________物合成__________物, 同时把__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____能贮藏。(4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使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发生迁移,同时也改造了_________圈、__________圈和岩石圈。(3分)
【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二)(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二)(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二1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二1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二)(2)-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二)(2)-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二2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二2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一)(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一)(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一1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期末测试卷一1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