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三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三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字词书写,选择题,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句子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 liànɡ(______)地响。
(2)她qiá cuì(______)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ɡ dǐnɡ fèi(____)。
(4)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我已经 pí juàn bù kān(_______)了。
三、选择题
3.下面是李明给父亲的老战友发出的请帖。谦辞和敬辞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伯父,您好!2月10日是家君70大寿,敬请您赏脸出席寿宴。席设中国大酒店二楼宴会厅,贤侄我五点在宴会厅门口恭候您的大驾。
A.家君B.赏脸C.贤侄D.大驾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
B.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C.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D.被评为“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广东何晓顺教授,率其团队成功完成世界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术,打破了移植器官缺血损伤这一世界性难题。(删去“世界性”)
四、语言表达
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____)
(2)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8.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B.“未若柳絮因风起”从这句话中的“未若”可以看出谢道韫具有敢说敢为的个性。
C.“公大笑乐”,表明他们的回答让人觉得太可笑了。
D.文末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
六、课外阅读
楚庄王欲伐陈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陈:国名。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楚庄王欲伐陈/齐师伐我B.兴兵伐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民怨上矣/子在川上曰D.庄王听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11.使者和宁国对陈国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七、现代文阅读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①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②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③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下有一块瓜地。酷热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了,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④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给我极大的恐惧,但是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⑤夏日里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位追我而来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了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亲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出来,野鸡、麻雀、鸽子也从绿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⑥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⑦在夏日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失去的不是一个瓜,而是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⑧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⑨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云彩投下的阴影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⑩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⑪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跑西忙,我会时不时地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2.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
A.选文的标题“夏日原野上的追赶”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B.文中多次出现对老人一瘸一拐追该的动作描写,有力地突出了老人永不放弃的精神。
C.第⑤段中对夏日田野繁华而富有的描写,反衬了“我”在炎阳下奔跑的艰辛。
D.第⑩段“凯旋”一词,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在这场追赶中终获胜利的样子
13.赏析第第⑨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
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云彩投下的阴影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
14.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现代文阅读。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5.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1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1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18.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八、作文
19.作文。
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而我们的成长也需要阳光的照耀。你生命中的那束阳光是什么?它如何照亮你的人生呢?
请以“ ,我的阳光”为题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九、名著阅读
①A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②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
③“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A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④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20.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篇目名),作者是__________,选段中的A是___________。
21.你是怎样理解“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这句话的?
22.从整部作品看,选段所在的篇目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风正一帆悬 山岛竦峙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嘹亮 憔悴 人声鼎沸 疲倦不堪
3.C
4.D
5.思维就像鱼儿离开了海洋; 思维就像大树离开了土地。
6.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不久,一会儿 相比
7.(1)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8.C
9.A
10.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11.看问题要全面辩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百姓安定是治国之本,统治者要关心爱护百姓,爱惜民力。陈国的高城深池及众多的财粮积聚,正是赋敛沉重欺压百姓的证明,也是其必然必亡的原因。
12.C
13.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
14.第一问:①履行看瓜的职责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
第二问: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15.①画粉画线的绝活;②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③“两不记”的绝活;④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
16.第②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
17.(1)该句使用动作描写,详尽展示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一举手,一投足中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了父亲的高超技艺,给人如在眼前的立体感;而且言语间也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和骄傲。
(2)这句使用比喻修辞,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的耕地,既贴切生动,又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同时也是对两种劳动美的赞美和歌颂。
18.不可以。原题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作者不光记叙父亲“一针一线”的绝活,更通过父亲的手艺表达了父亲不仅技艺高超,更人格高尚。他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19.示例:
老师,我的阳光
在我的心中,有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这一束阳光便是我新来的语文老师。
在我们班上,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他就是李老师。他的身体有些发胖,头发是稀疏的,中间的头发全秃了,班上有些同学称他为“地中海”。因为岁数大的原因,他要戴一副老花镜。脸上总是挂着一脸的笑容,给人亲切的感觉。有些同学不知为什么对他有些反感。但我觉得,他就像一位慈祥的爷爷。而且,他就像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着我的心。
在他来之前,我比较自卑,经常不敢举手。就算被老师点了名,回答还是沉默寡言。但是他让我感到了自信,阳光。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上课时,总会说一句:“同学们,不要害怕,即使你说错了,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就是这么短短一句话,让我有了自信,上课举手的次数多了,自然也会有好成绩了。因为这束“阳光”,让我自信,感到了温。
他不仅会让人感到温暖,还会宽容别人。
以前当我犯了错误时,一顿臭骂那自是必不可少的。但今日不同往日,当你犯了错误时,李老师不会劈头盖脸的责骂,而是一本正经,轻言细语地说一些做人的道理。虽然有些道理我记不太清,但李老师说的“君子不二乎”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还记得他说过“但是,别以为老师给了你机会你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老师给你机会并不是放纵你”,所以,当我犯了错误后,我会铭记在心,很少犯同样的错误了。他就像阳光,指引我不断前进;他就像阳光,谆谆教诲,温暖着我的身心。
这就是我的“阳光”——语文老师李老师。
20. 父亲的病 鲁迅 陈莲河
21.是对“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药方的嘲笑,揭示了医生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实质。
22.《父亲的病》中,衍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际大声呼唤父亲,表现出她的迷信与愚昧。[或:《琐记》中,衍太太怂恿“我们”在冬天吃冰、打旋子以及总怂恿“我”私拿母亲的钱并散播流言,表现出她的虚伪阴险(狡诈、心术不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山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知识演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二中学、山塘镇初中等五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五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字词书写,选择题,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