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3 城镇化(导学案)-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轻松备课(鲁教版2019)

    2.3 城镇化(导学案)-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轻松备课(鲁教版2019)第1页
    2.3 城镇化(导学案)-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轻松备课(鲁教版2019)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达标检测,案例探究,知识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自主学习】
    城镇化及其过程
    1.定义:城镇化又称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3)城镇数量增加
    (4)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5)产业结构变化
    (6)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3.标志:通常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城镇化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达标检测】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
    A.a—b—c B.b—a—c C.c—a—b D.b—c—a
    (2)图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
    ①城市人口增多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③城市数量增多 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世界城镇化进程
    (1)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
    课本45知识窗: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达标检测】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
    (2)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 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加大
    二、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不同特点:
    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不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
    【自主学习】
    2.课本P49知识窗: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
    3.课本P50知识窗:过度城镇化与滞后城镇化
    【达标检测】
    1.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丁 B.丙
    C.乙 D.甲
    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
    2.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3.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积极影响:
    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不利影响:(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镇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3、保护和改善城镇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开发新区
    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③加强城市管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④扩大绿地面积。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城市功能。
    知识回顾:
    1、城市热岛产生的原因:
    ①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燃烧燃料释放大量废热
    ②城市建筑物和硬化路面吸热升温快
    2、城市雨岛产生的原因:
    ①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多上升气流
    ②城市空气中多烟尘,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
    3、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
    ①路面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能力弱;
    ②排水体系不完善。
    ③天然河网被破坏
    解决措施:
    ①完善城市排水体系; ②使用渗水砖; ③增加绿地面积;
    ④保留城市中的天然河道和水域。 ⑤建设海绵城市
    【达标检测】
    “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市中,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下图为“潮汐车道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
    A.郊区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 B.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城市房价高
    C.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 D.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关于“潮汐车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左侧汽车向郊区行驶 B.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C.通过增加道路面积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D.0~18:00时进城方向的车道数增加
    图甲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图甲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 )
    A.阻挡雨水杂物 B.美化城市环境 C.防止人为践踏 D.减少建设成本
    (4)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
    A.热岛问题 B.内涝问题 C.拥堵问题 D.大气污染问题
    【案例探究】
    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1.定义: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2)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农产品和工业品消费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缓解投资需求扩大而内需不足的矛盾。
    (3)有助于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知识体系构建】
    课题: 2.3城镇化
    阶段
    城镇化水平
    特征
    产业结构
    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进程示意
    缓慢发展阶 段
    低于30%
    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
    第一产业比重大
    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水平较低,问题较少
    加速发展阶 段
    高于30%
    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快速扩大,出现城镇密集地区和城镇群。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出现了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成熟阶 段
    高于70%
    城镇化水平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城乡差距缩小。
    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中心城区出现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时间
    早晚


    原因
    工业化早
    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
    速度
    快慢


    原因
    城镇化已发展到成熟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
    高低

    低,且发展不平衡
    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滞后城镇化:亚非国家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过度城镇化:南美洲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存在
    问题
    问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郊区人口增加,商业和制造业等产业向郊区转移,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现代化快速交通网络的建立和私人小汽车的普及;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方式出现;新商业区的发展和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解
    联系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过度城镇化
    滞后城镇化
    定义
    城镇化水平超过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城镇化水平落后于本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推力”大于“拉力”,城镇化依靠传统第三产业推动,工业化水平低,甚至未开始工业化。
    政府为避免城乡对立和“城镇病”发生,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限制城镇化发展。
    问题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大中城市,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交通拥堵,就业机会少,生活保障差。
    城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不到发挥,引发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
    典型地区
    拉丁美洲,如巴西
    印度、孟加拉国
    自然地理要素
    城市化导致的变化
    地面状况
    硬化地面 大量取代原有的土质地面
    植被
    原生植被大量破坏, 植被 减少
    水文
    蒸发
    植物 蒸腾 作用减少; 硬化 地面蒸发量很小
    降水
    空气湿度降低,降水量可能减少,但夏季易形成“城市内涝”
    下渗
    硬质地面使雨水难以下渗
    地表径流
    降水时地表径流 迅速增加
    地下水
    地下水流量减小
    水质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使水质恶化
    气候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影响日照、湿度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资源短缺
    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减少;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交通问题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住宅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房紧张;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
    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犯罪率上升;种族纠纷;社会秩序混乱

    相关学案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规律总结,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案例分析一,知识拓展,达标检测,学法指导,案例分析,知识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