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高邮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高邮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高邮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高邮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0×10-10,Ksp=2,000×10-3 ml-4,9 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试题
    2021.12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7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共42分]、非选择题[第15题~第18题,共58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生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P-31 S-32 Mn-55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Green Chemistry》报道了我国学者发明的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CO2的新方法,其总反应为NaCl+CO2CO+NaCl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属于电解质B.NaClO可发生水解反应
    C.反应为复分解反应D.反应中CO2为氧化剂
    2.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和Cl-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B.NH4Cl中含有配位键
    C.NaCl的电子式为D.H2O是非极性分子
    3.下列利用海带提取单质碘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
    C.用装置丙得到I2的CCl4溶液D.用装置丁提纯粗碘
    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含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铁有导电性,可用于湿法炼铜
    B.K2FeO4易溶于水,用于杀菌消毒
    C.Fe2O3呈红棕色,可用于制作颜料
    D.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电路板上的Cu
    5.X、Y、Z、W 都属于短周期元素。其中 X、Z 位于同一主族,Y、Z、W处于同一周期。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 倍。基态Y 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 5倍。W与X 形成的一种气体常用于漂白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Z<Y
    B.第一电离能:Y<Z<W
    C.X、Z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6~8题。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生产硝酸,其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 ΔH=-904 kJ·ml-1。生产硝酸的尾气中主要含有NO、NO2等大气污染物,可用石灰浆等碱性溶液吸收处理,并得到Ca(NO3)2、Ca(NO2)2等化工产品。
    6.下列有关NH3、NO3-、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NH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NH3与H2O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C.NO3-和NO2-中的键角相等
    D.NH3与Cu2+形成的[Cu(NH3)4]2+中,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是Cu2+
    7.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稀HNO3(aq)NO2(g) B.NO2(g)N2(g)
    C.NO2-(aq)N2(g) D.NH3(g)(NH4)2SO4(aq)
    8.对于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S>0
    B.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提高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的焓变
    D.断裂1ml N-H键的同时,断裂1mlO-H键,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9.工业利用含镍废料(以镍铁钙合金为主)制取NiC2O4(草酸镍),再经高温煅烧NiC2O4制取Ni2O3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iC2O4、CaC2O4均难溶于水;Fe3+完全沉淀的pH约为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时,可加入大量硫酸来提高“酸溶”效率
    B.调pH时,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使Fe3+转化为Fe2(CO3)3沉淀
    C.沉镍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i2++C2O42-=NiC2O4↓
    D.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iC2O4Ni2O3+3CO↑+CO2↑
    10.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Z的部分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A.X与足量H2反应后,产物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B.1mlY最多能与3ml NaOH反应
    C.1mlZ中含有4ml碳氧π键
    D.用NaHCO3溶液可以鉴别Y和Z
    11.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S溶液的性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1 ml·L-1NaHS溶液中:c(H+)·c(S2-)>c(H2S)·c(OH-)
    B.实验2所得溶液中:c(Na+)=c(S2-)+c(HS-)+c(H2S)
    C.实验3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Cu2+)·c(S2-)=Ksp(CuS)
    D.实验4说明HS-不能被氯气氧化
    12.利用电解法将CO2转化为CH4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应连接电源负极
    B.电解过程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
    C.电极b上反应为CO2+8HCO3--8e-=CH4+8CO32-+2H2O
    D.电解时Na2SO4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13.已知:①AgCl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Ag2S为难溶于水和酸的黑色固体。
    ②室温下,Ksp(AgCl)=2.0×10-10,Ksp(Ag2S)=2.0×10-48。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溶液并振荡,白色固体向黑色固体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2c(S2-)
    B.向AgCl悬浊液加入足量氨水,溶液变澄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gCl+4NH3•H2O=[Ag(NH3)4]++Cl-+4H2O
    C.反应2AgCl+S2- Ag2S+2Cl-正向进行,需满足
    D.将转化后的体系静置,上层清液中离子存在关系:

    14.压强为3MPa时,将NO和O3按一定体积比通入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NO(g)+O3(g) NO2(g)+O2(g);ΔH0
    O3的平衡转化率及NO、NO2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代表NO2
    B.低于300℃发生反应Ⅰ,高于300℃发生反应Ⅱ
    C.其他条件不变,将压强变为4MPa,平衡时NO、N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高于360℃,Y的平衡体积分数减小的幅度大于X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的幅度的原因可能是O3将Y氧化为更高价态的氧化物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14分)锰的氧化物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化学工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一种以低品位菱锰矿(含MnCO3、FeCO3、Fe2O3、CaCO3、MgCO3、Al2O3、SiO2等)制备四氧化三锰(Mn3O4)的过程如下:
    ⑴酸浸:向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足量20%的硫酸,充分浸出后,过滤。
    Mn2+的电子排布式为 ▲ 。
    ⑵除铁、铝:向⑴所得滤液中加入合适的氧化剂将Fe2+完全氧化为Fe3+后,滴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在5~6之间,过滤。溶液的pH不能超过6的原因是 ▲ 。
    ⑶除镁、钙:向⑵所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NaF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除镁、钙时,溶液的pH过低会导致Ca2+、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 ▲ 。
    ⑷制Mn3O4:向⑶所得滤液加入氨水并鼓入空气充分搅拌,有棕褐色沉淀Mn3O4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⑸ Mn3O4含量测定:准确称取0.2400 g Mn3O4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 0.2000 ml·L-1草酸钠溶液和适量硫酸,加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冷却,立即用0.1000 ml·L-1KMnO4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MnO4溶液16.00 mL。测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Mn3O4+C2Oeq \\al(2-,4)+8H+===3Mn2++2CO2↑+4H2O
    2MnOeq \\al(-,4)+5C2Oeq \\al(2-,4)+16H+===2Mn2++10CO2↑+8H2O
    计算Mn3O4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 。
    16.(15分)司替戊醇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其合成方法如下:
    ⑴ D分子中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数目是 ▲
    ⑵ A与对苯二酚()互为同分异构体。A的熔沸点比对苯二酚低,其原因是 ▲ 。
    ⑶ 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① 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③ 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2∶2∶2∶1∶1
    ⑷F→G的反应需经历 F+→X→G的过程,中间体X的分子式为C14H18O4。写出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 ▲ 。X→G的反应类型为 ▲ 。
    ⑸设计以CH3CHO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17.(15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广泛应用于照相定影及纺织业等领域。某化学实验小组题17图-1装置制备。
    ⑴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⑵制备过程中,若发现乙中反应速率过快,实验中采取的简便操作是 ▲ 。
    ⑶ = 1 \* GB3①已知:室温下,Ka1(H2S)=1.3×10-7,Ka2(H2S)=7.1×10-15。测得0.1ml·L-1Na2S溶液pH≈13。溶液中OH-、S2-、HS-三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 。
    ②三颈烧瓶中两种固体溶解时,需先将Na2CO3溶于水配成溶液,再将Na2S固体溶于Na2CO3的溶液中,其目的是 ▲ 。
    ⑷a处混合气体中存在CO2,写出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⑸ Na2SO4溶解度如题17图-2所示,利用甲装置中的残渣(Na2SO4和Na2SO3的混合物)制备晶体,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 ▲ ,洗涤、干燥得晶体。(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及仪器有:氧气、pH计)
    18.(14分)中国首次实现了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为全球的“碳达峰”、“ 碳中和”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以CO2为原料制CH3OH。在某CO2催化加氢制CH3OH的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I.CO2(g)+H2(g) CO(g)+H2O(g) ΔH1=+41.1 kJ·ml-1
    II.CO(g)+2H2(g) CH3OH(g) ΔH2= -90.0 kJ·ml-1
    (1) CO2(g)+ 3H2(g) CH3OH(g) +H2O(g)ΔH= ▲ 。
    (2)5Mpa时,往某密闭容器中按投料比n(H2)∶n(CO2)=3∶1充入H2和CO2。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题18图1所示。
    ①图中X代表 ▲ 。(填化学式)。
    ②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升高,试分析原因▲ 。
    H2和CO2起始物质的量比为3∶1 时,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题18图2所示,其中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H2O。温度低于210°C时,随着温度升高,有分子筛膜的甲醇产率升高的可能原因是 ▲ 。

    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在Cu- ZnO - ZrO2催化剂上CO2氢化合成甲醇的反应历程如题18图3所示。反应= 3 \* GB3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在反应气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够提升甲醇产率的可能原因是 ▲ 。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5 C B A C A 6~10 B B C D D 11~14 C B C D
    15.(14分)⑴[Ar]3d5(2分)
    ⑵避免Al(OH)3溶解,防止锰离子沉淀,减少锰元素的损失(2分)
    ⑶pH过低时,H+浓度较大,会与F-反应生成HF,导致Ca2+、Mg2+沉淀不完全(3分)
    ⑷6Mn2++12NH3·H2O+O2=2Mn3O4↓+12NHeq \\al(+,4)+6H2O(3分)
    ⑸ n(C2Oeq \\al(2-,4))=0.200 0 ml·L-1×25.00 mL×10-3 L·mL-1=5.000×10-3 ml(1分)
    根据2MnOeq \\al(-,4)+5C2Oeq \\al(2-,4)+16H+===2Mn2++10CO2↑+8H2O
    滴定时,MnOeq \\al(-,4)消耗C2Oeq \\al(2-,4)的物质的量为
    n(C2Oeq \\al(2-,4))=0.100 0 ml·L-1×16.00 mL×10-3 L·mL-1×eq \f(5,2)=4.000×10-3 ml(1分)
    根据Mn3O4+C2Oeq \\al(2-,4)+8H+===3Mn2++2CO2↑+4H2O
    样品中Mn3O4的物质的量为
    n(Mn3O4)=5.000×10-3 ml-4.000×10-3 ml=1.000×10-3 ml(1分)
    w(Mn3O4)=eq \f(1.000×10-3 ml×229 g·ml-1,0.240 0 g)×100%≈95.42%(1分)(共4分)
    (15分)
    ⑴ 7 (2分)
    ⑵对苯二酚形成分子间氢键,A形成分子内氢键。(2分)
    ⑶(2分)
    ⑷(2分)
    消去反应(2分)
    ⑸(5分)
    17.(15分)
    (1)Na2SO3+ H2SO4= SO2↑+ Na2SO4+ H2O
    (或Na2SO3+ 2H2SO4= SO2↑+ 2NaHSO4+ H2O)(3分)
    (2)控制活塞,减慢浓硫酸的滴加速率。(2分)
    (3)= 1 \* GB3①c(OH-)>c(HS-)>c(S2-)(2分)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抑制Na2S水解,防止产生H2S气体。(2分)
    (4)CO32-+2S2-+4SO2=3S2O32-+CO2(3分)
    (5)边搅拌边向溶液中通入氧气,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当pH约为7时,停止通入氧气。加热浓缩(至有晶膜出现),降温至40℃以下结晶。(3分)
    18.(14分)
    (1) - 48.9 kJ·ml-1(2分)
    (2) ①CO(2分)
    ②温度升高,反应I正向移动,使H2的物质的量减小;反应II逆向移动,使H2的物质的量增多。温度升高,反应II逆向移动的幅度高于反应I,体系以反应II为主。因此H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3分)
    (3)分子筛分离出H2O,促进反应I正向进行,提高CO的浓度,使反应II正向进行的程度大于温度升高使反应II逆向进行的程度。(3分)
    (4)H3CO+ H2O= CH3OH+HO(2分)
    H2O(g)为反应③的反应物,适当加入少量的水能够促进平衡正移,提升甲醇产率。
    (2分)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向0.1 ml·L-1NaHS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2
    向0.1 ml·L-1 NaHS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l·L-1 NaOH溶液充分混合
    3
    向0.1 ml·L-1 NaHS溶液中滴加过量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4
    向0.1 ml·L-1 NaHS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无淡黄色沉淀产生

    相关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共8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化学10月学情测试pdf、202310高一化学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