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课文1.古诗二首 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课文1.古诗二首 教案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课文1.古诗二首 教案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课文1.古诗二首 教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村居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村居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读诗题,指导写字,初读古诗,读对节奏,品读古诗,想象画面,诵读古诗,指导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分析
    本课是围绕“春天”这一人文主题选了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村居》《咏柳》。两首诗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柳”,遗留来写纯净、春意,诗中流露出诗人难掩的喜悦之情。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轻快明丽的景物,兴致勃勃的人群,饶有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经典咏物诗。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名句。
    语文要素
    阅读训练要素: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莺、拂、堤”等11个生字,会写“诗、童、趁”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独特韵味,感受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中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莺、拂、堤、柳、醉”这5个生字,会写“诗、童、趁”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村居》,并背诵。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
    一、导读诗题,指导写字
    1.导语: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吗?在古代,无数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2.指导写“诗”字。(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1)教师范写“诗”,边写边点拨: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寺”,“寺”的上半部分为“土”,第二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
    (2)学生描红,临写。
    3.理解诗题。
    (1)理解“村居”的意思。
    (2)齐读诗题。
    5.小结:清代诗人高鼎晚年隐居乡村,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他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写进这首诗。大家想知道诗人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调动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并结合课题,相机指导写字。
    二、初读古诗,读对节奏
    1.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教师正音。
    (3)读诗句“拂堤杨柳醉春烟”。(课件出示会认字)
    ①识记“拂”:
    用“拂”组词。
    指名学生做一做“拂面”的动作。
    ②识记“堤”:
    指名读,组词。
    引导:它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像?
    对比识记“堤、题、提”。
    ③识记“柳”:
    指名读。
    引导扩词:你见过什么和柳相关的事物?(杨柳、垂柳、柳絮)你能说几个含“柳”的表示颜色的词吗?(柳黄、柳绿花红)
    ④识记“醉”:
    资源识字。出示“醉”字的古文字型,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样猜的?
    引导发现:左边像个酒杯,右边像个站立不稳的人,酒喝多了人就醉了。
    用“醉”组词。
    (4)教师范读。
    2.再读古诗,读出韵味。【阅读要素训练】
    (1)读对节奏。
    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
    ②指名读,师生评议。
    ③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
    (2)读出韵律。
    ①教师范读,示范停顿和长音。引导评价: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②指名读。
    ③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
    ④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在读熟古诗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直至背诵,从而达成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律,便于更好地理解诗句,同时也落实了本课的阅读要素训练。
    三、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1.观察插图,圈画景物。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图中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并从课文中圈出相关的词语。
    点拨:河边草绿,杨柳轻拂,鸟儿啼飞,孩子们忙着放风筝。这样的乡村春光多么令人陶醉啊!相机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诗中所描述的事物,如,草、莺、堤、杨柳、春烟、纸鸢等。
    2.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春天的“美景”。
    ①春天到了,小草怎么样啦?学生自由说,引出“长”(课件出示小草图片),并理解“草长”的意思。
    ②你们看,春天的黄莺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黄莺高飞图)随文识字“莺”,读准字音。
    ③那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呢?
    是的,春天,阳春二月,草长莺飞。
    齐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注意节奏。
    ④结合插图观察杨柳的位置,理解“拂堤”的意思。并指名读好“拂堤杨柳”,读出轻柔、温柔的感觉。【阅读要素训练】
    ⑤春天,细雨蒙蒙,空气中常常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这就是诗中所说的“春烟”。(课件出示细雨蒙蒙中的杨柳图)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醉)齐读“拂堤/杨柳/醉春烟”,注意节奏,读出轻柔、陶醉的感觉。【阅读要素训练】
    ⑥小结:阳春二月,草长莺飞,春烟弥漫,杨柳拂堤,我们陶醉于这么美的春景。那此时此刻,远处放学回来的儿童又会营造出怎样一幅景象呢?
    (2)品读春天的“童乐”。
    ①结合图片认识“纸鸢”(课件出示风筝图)。
    ②为什么会在春天放风筝呢?交流春天的季节特点,知道“东风”就是“春风”。
    ③关注“忙”字。
    a.指导组词:急忙、繁忙。
    b.在这句诗里,“忙”是指什么呢?
    c.说明了小朋友非常喜欢放风筝。
    ④拓展: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呢?“放纸鸢”的具体情形如何?在这样的季节,你们还会干些什么呢?联系生活,感受春天带给大家的欢乐。
    【设计意图】先观察图片,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关键字词,加深对诗句的理解。用学生的自由看、自由想、自由说代替教师一句一句的讲解,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四、诵读古诗,指导写字
    1.师生合作,对读古诗。
    师生合作。教师描述诗句中的春天,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插图)
    预设:
    师: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欢快地飞着,唱着动听的歌谣。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
    师: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起舞,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它仿佛在春天里醉了。
    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孩子们放学后急忙跑回家,趁着春风放风筝。
    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积累背诵,指导写字。
    (1)以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课件出示填空)
    ______莺飞________,扶梯杨柳醉______。
    ______散学归来早,忙趁______放______。
    (3)指导写“童、趁”字。(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①教师范写。
    ②学生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师生对读、补白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咏、妆、丝、绦、裁、剪”这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这5个字,积累“妆”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柳》,并能背诵。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导读诗题
    1.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村居》。
    (2)过渡:春天的杨柳随风舞动,不仅使清代诗人高鼎陶醉,而且让唐代诗人贺知章赞不绝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首古诗《咏柳》。
    2.读诗题,识记“咏”字。
    (1)猜猜:“咏”是什么意思?
    (2)拓展: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联系《村居》中描写杨柳的诗句,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然后,结合课题,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咏”理解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对节奏
    1.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教师正音。
    (3)朗读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识记“妆”:
    ①指名读。它是一个三拼音节(zhuānɡ)的字。
    ②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如化妆、梳妆。
    (4)朗读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识记“丝”“绦”:
    ①指名读,注意“丝”是平舌音。
    ②引导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朗读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识记“裁”:
    ①指名读,组词。
    ②引导观察“裁”和“载”的异同。
    (6)朗读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识记“剪”:
    ①指名读,组词。
    ②引导发现字义与“刀”相关。
    2.再读古诗,读出韵味。【阅读要素训练】
    (1)读对节奏。
    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
    ②指名读,师生评议。
    ③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
    (2)读出韵律。
    ①教师范读,示范停顿和重音。引导评价: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②指名读。
    ③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
    ④男女生比赛读。
    ⑤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分句指导,强化重点。然后采取多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加强对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掌握。
    三、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过渡:诗人是怎样咏柳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1.学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指导理解“碧玉”。
    ①引导观察碧玉的外形特点,尤其是颜色和光泽。(课件出示“碧玉”图片)
    ②想想“碧玉”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
    ③明确:诗人用碧玉来形容柳树鲜嫩的新叶。
    (2)指导理解“丝绦”。
    ①学生直观地看到“丝绦”就是衣裙上的长长的丝带。(课件出示“丝绦”图片)
    ②想想“丝绦”和柳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③明确:“绿丝绦”指的是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
    指名学生说诗意,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完再补充。教师点拨,如“一树”指满树。
    2.学习故事后两句。(课件出示诗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教师提问: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是谁裁出来的呢?
    (2)学生齐读——二月春风似剪刀。
    (3)教师读诗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想象春风裁剪柳叶的画面。
    (4)一问一答合作读。
    ①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②分组合作读:一、三组读前半句,二、四组读后半句。
    ③男女合作读:男生(女生)读前半句,女生(男生)读后半句。
    (5)指名学生说诗意,师生评议。教师拓展:春风还可以裁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熟读诗歌,感悟诗情。
    (1)朗读古诗,正确流利。
    ①自由读。
    ②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阅读要素训练】
    ①教师配乐范读,明确节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学生配乐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分开读、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碧玉”和“丝绦”,想象画面,后又抓住“春风似剪刀”的特点,使学生感悟春天的勃勃生机。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诵读古诗,随文写字
    1.读“碧玉妆成一树高”,指导写“碧、妆”字。
    (1)指导“碧”字。(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①指导学生观察结构,想一想:“碧”的是由哪几个字组成的?
    ②编一首儿歌来让学生记住字形,如“王先生和白先生,背靠背坐在石头上赏风景”。
    ③指导书写:“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字要写得扁且宽,与上方的“珀”字相平衡。
    (2)指导“妆”字。(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①字源识字。指导学生观察,猜一猜: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课件出示“妆”字甲骨文字形)
    ②左边是床,右边是女子,表示女子起床后梳妆打扮。
    ③指导书写:左边为点、提、竖,右边的“女”字写在竖中线偏右处。
    2.读“万条垂下绿丝绦”,指导写“绿、丝”字。
    (1)引导观察“丝”和“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引导:这是“丝”的甲骨文,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丝”字甲骨文字形)
    “丝”就是从蚕蛹中抽出的成缕成股的细线,它的甲骨文字形像两束丝线。
    (3)指导书写“绿、丝”。(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①“绿”:左边为绞丝旁,第二笔“”从第一笔的收笔处偏上方开始起笔;右边为“录”字。
    ②“丝”:四个“”平衡地分布在横中线和竖中线周围;下方的“一”字从左下格中间起笔,写至右下格中间。
    3.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指导写“剪”字。
    (1)读词语:裁剪、剪裁。
    (2)做裁、剪的动作。
    (3)引导发现:裁字有“戈”,剪字有“刀”,都与刀具有关。
    (4)指导书写:“剪”的上部分“月”“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字底”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之一。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再进行写字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在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后,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如个别读、小组比赛读、师生对读等,读出诗歌的味道。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教学《村居》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和小伙伴们放风筝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画面,把生活中的体验带入到古诗学习之中。教学《咏柳》时,学生对“碧玉”和“丝绦”两词不熟悉,我就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将“碧玉”和“丝绦”与柳树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村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村居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 找春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找春天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导入,初识春天,字词闯关,学知练能,再读课文,朗读沟通,把握规律,练习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