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冲刺课件集
第15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冲刺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15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冲刺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点击,分层突破,现有下列仪器,蒸发皿,蒸馏烧瓶,干燥管,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⑦⑪⑫,②⑤⑥⑧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18·江苏,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考点一 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真 题 感 悟——悟真题、明方向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解析] 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丙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2018·全国Ⅲ,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解析] B错: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A对:加几滴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2+===Zn2++Cu,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H2SO4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C对:黄色是Na+的焰色。D对: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3.(2019·天津,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是( )
[解析]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乙醇中,并不断搅拌,A项错误;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时视线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平,B项正确;N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电石与水反应制得的乙炔中含有H2S等杂质,用溴水检验乙炔前,要先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H2S等杂质,D项错误。
4.(2017·全国Ⅰ卷)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与评价,涉及氢气制备和氢气还原氧化钨的实验。审题时抓住两个关键、一个迁移:关键1——锌粒中的硫指硫元素,即锌粒中含有少量硫化锌(ZnS),暗示:制备氢气时会生成H2S;关键2——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装置内少量O2;迁移——氢气还原氧化钨实验类似教材中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加热WO3之前,要确保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因为H2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加热易发生爆炸,通过检验氢气的纯度判断空气是否排尽,B项正确。装置Q是启普发生器,是氢气的发生装置,装置排列顺序是氢气发生装置→安全瓶→除去HCl、O2装置→除去H2S装置→干燥氢气装置→氢气还原氧化钨装置→尾气处理装置。Zn+2HCl===ZnCl2+H2↑、ZnS+2HCl===ZnCl2+H2S↑,用装置Q制得的氢气中含有H2S、O2、HCl、H2O等杂质,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氯化氢生成氯气,所以,应先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氧气,
同时除去氯化氢(易溶于水),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硫化氢,最后用浓硫酸干燥,试剂盛放顺序依次为焦性没食子酸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A项错误;类似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氢气一段时间,C项错误;装置Q不能加热,适合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而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且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故不能用装置Q制备氯气,D项错误。
►知能补漏1.熟记十大基本操作(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试纸变色稳定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核 心 突 破——补知能、学方法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3)洗涤沉淀的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即可。(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焐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答题模板]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6)气体的验满和验纯操作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气体已集满。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纯净。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己集满。④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气体已集满。⑤氯气验满: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气体已集满。
(7)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顶住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流完后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8)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9)粗盐的提纯。①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过滤、烘干。②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等。(10)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2.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九个注意点(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强氧化性溶液。(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用。(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4)不能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量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8)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9)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1.(新题预测)实验室有5个药品柜,已经存放了如下表所示药品:现在新购浓硝酸、苛性钾、碘和硝酸银,下列对其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备 考 验 证——练典题、重应用
A.浓硝酸装进棕色细口瓶中存放甲柜B.苛性钾固体用磨口玻璃塞广口瓶存放乙柜C.碘单质密封在广口瓶中存放丙柜D.硝酸银装进棕色广口瓶存放戊柜[解析] 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A正确;存放碱性物质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B错误;碘、硫、红磷都是非金属单质,固体碘存放在广口瓶放在丙柜,C正确;KNO3、Na2SO4,AgNO3均为盐类,AgNO3见光易分解,应装在棕色瓶中,D正确。
2.(2019·潮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稀释浓硫酸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并且应向水中缓慢加入浓硫酸,A错误;溶液的蒸发结晶在蒸发皿中进行,不是在坩埚中蒸发,B错误;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蒸气温度,C错误;萃取操作时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
(1)②⑤⑧⑩⑫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3)常用于测量的仪器有:_________。(4)常用于物质分离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5)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__。
4.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新制氯水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氯水的pH。( )(2)用50 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 mL KMnO4溶液。( )(3)稀释浓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4)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可分离苯和硝基苯。( )
(5)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保存少量液溴。( )(6)高温灼烧固体物质,要用到蒸发皿、泥三角、三脚架等仪器。( )
(7)有如图两套装置: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8)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
[解析] (1)提示: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正确,但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2)提示:溶液体积精确到0.01 mL,则应选用滴定管取用;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使用酸式滴定管。(3)提示:稀释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进行。(4)提示:分离苯和硝基苯,可用蒸馏方法,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上缘应与支管口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5)提示:保存少量液溴应选用棕色试剂瓶,不能使用橡皮塞,并且要加少量水覆盖。(6)提示:固体灼烧要用到坩埚,不是蒸发皿。(7)提示:收集氨气的试管不能直接用橡皮塞塞住。(8)提示: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试管内壁附着单质银,银不溶于氨水。
1.(2018·全国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考点二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 B对:Fe3+具有氧化性,能被维生素C还原,溶液发生颜色变化。A错:NaOH溶于水放热,应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C错:H2最后通过KMnO4溶液,H2中含有水蒸气。D错:NaHSO3与双氧水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2019·全国Ⅱ,10)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3.(2019·江苏,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 0 ml·L-1 NaOH溶液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解析] A项,测量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湿润,否则相当于稀释溶液,错误;B项,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错误;C项,蒸干AlCl3溶液时,会促进Al3+水解,生成的HCl会挥发,最终得不到无水AlCl3固体,错误;D项,SO2会被NaOH溶液吸收,且乙烯不会与NaOH溶液反应,正确。
(3)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①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_____色。③利用焰色反应④特殊的检验方法
2.鉴别物质的四种常见方法:(1)_______法:如BaCO3和Na2CO3。(2)_________法:如用Ba(NO3)2可鉴别(NH4)2SO4和NH4Cl。(3)___________法:如鉴别Na2CO3与盐酸、AlCl3溶液与NaOH溶液。(4)___________法:如鉴别Na2CO3、HCl、NaCl、Ba(NO3)2四种溶液。3.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原则:第一步:取少量试样(如果试样是固体要先配成溶液)放入容器(通常用试管)。第二步:根据要求在试样中加入合适的试剂。第三步:根据所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溶解加试剂顺序滴加两两混合
4.物质检验的技巧和要求:(1)先物理后化学,先利用物质的特殊颜色、状态、气味、焰色反应等进行检验,后利用化学反应检验。(2)先常温后加热,先鉴别出常温下反应的物质,后鉴别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物质。(3)先分组后“逐一”,根据阴(阳)离子或官能团的性质分成若干组,然后再逐一鉴别。
1.(2019·上海市静安区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一定含有Fe2+B.CO2中含少量S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中除去SO2C.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D.将某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是BaSO3
[解析] A项中有Fe3+,无Fe2+,会发生同样实验现象,应先滴加KSCN溶液,后加氯水,A错误;二者均与碳酸钠反应,应选饱和NaHCO3溶液除去SO2,B错误;氯气、二氧化硫等气体均能使品红褪色,则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C正确;将某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该气体若是二氧化硫,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BaSO4,D错误。
2.(2019·温州二模)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取一定量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的气体,另外一份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新制氯水和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Fe2O3、(NH4)2CO3、CaCl2B.Fe、AgNO3、NH4NO3C.FeO、NH4Cl、BaCO3D.(NH4)2SO4、SiO2、FeCl2
3.(2019·长沙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解析] 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A错误;火焰呈黄色,说明是含钠元素的物质,不能确定一定是钠盐,如NaOH,也可能是含有钾的化合物,B错误;向新生成的AgCl浊液中滴入KI溶液,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说明AgCl转化为AgI,因此相同温度下Ksp(AgI)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7讲 化学能与热能-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冲刺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点击,分层突破,考点一反应热与焓变,+531,-9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讲 离子反应-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冲刺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点击,分层突破,考点二离子共存,防止Fe2+被氧化,Fe2+,Fe3+,可逆反应,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讲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冲刺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点击,分层突破,考点一化学用语,八种表达式,无影响,量取95mL水①,仰视刻度②,滴定管液面③,借题发挥,避免b中压强过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