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印学话西泠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印学话西泠教案设计,共2页。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了解篆刻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篆刻作品的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和自身文化修养。2教材分析 《印学话西泠》主要分为篆刻艺术欣赏和篆刻实践活动两个部分,本课选取了篆刻艺术欣赏作为本课的内容,以“欣赏·评述”为主,以感受和讨论篆刻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为核心,意在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鉴赏篆刻作品的能力,课中选取了吴昌硕老人的一枚印章“我爱宁静”为主要欣赏作品,辅以其他种类的篆刻作品。3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了解篆刻知识以及提高审美能力。2.难点:探讨篆刻艺术的文化价值和深远意义。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教师拿出一块漂亮的印石,并在幻灯中打出印石照片,提问学生“那么这块漂亮的小石头,我们动动脑筋,除了欣赏把玩之外,可不可以做一些创新呢?还可以做什么用途呢?”2.学生思考+回答(略)3.打出四幅作品(选用吴昌硕老人的作品),分别为书法、国画、诗文和雕塑这四种艺术形式,继续抛出问题“有没有可能将这四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在这块石头上一同展现出来呢?”4.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略)5.教师总结(同时幻灯展示玲琅满目的篆刻印石作品)“这一枚小小印章有书画、有诗文、有雕塑,从它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指出本课接下来就是通过篆刻艺术的审美欣赏去探讨它的文化价值和深远意义。”6.引出课题《印学话西泠——中国篆刻艺术鉴赏》。活动2【讲授】新授 1.播放有关“吴昌硕和西泠印社”的视频文件,用诗性和生动的描述向学生简单介绍昌硕老人的生平和中国印学的发展,与学生聊聊我们中国的篆刻艺术,点出西泠印社在印学发展中的地位。2.幻灯打出一行文字“一枚印章,一位老人,一处印社”,展开本课的新授内容。3.展示本课重点鉴赏作品《我爱宁静》,先请学生观察、感受这件作品,简单说说“它美在哪里?”4.学生回答(可能会说印石的色泽、石头上的雕塑、刀法等等)5.教师打出幻灯展示一张表格,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内容、构图、刀法、质料、装饰这五方面对这件作品进行审美分析。6.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略)7.教师总结“昌硕老人喜用钝刀入刻,善将诗书画熔于印,作品呈现“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特点。”8..继续幻灯,举例论证,展示以这五方面搜集的篆刻艺术作品,比如肖形印、鸟虫印等,师生一起欣赏讨论这五点在作品中的呈现。9.学生回答+互评(略)。活动3【练习】练习 1.幻灯展示一件名家篆刻作品,请学生以内容、构图、刀法、质料、装饰这五方面对这件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可以用朴素的文字进行描述,也可以用诗意的语言写一篇鉴赏短文。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略)3.小组互相点评鉴赏评述,针对文字阐述和作品分析两方面指出优缺。活动4【活动】总结 1.请学生结合本课所学,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思考“篆刻艺术与中国书画乃至文学有何联系?”2.学生回答“…我对本次欣赏评述课进行总结,我们从书画诗文出发,主要学习了解了吴昌硕老人的篆刻特色,学会如何分析鉴赏一件篆刻作品,感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深深体会到诗书画印之间密不可分又相辅相成的关系…”3.教师提醒学生下节课所带工具,小结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印学话西泠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教材内容分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态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印学话西泠表格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教材内容分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态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印学话西泠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课前准备,课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