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精简版)——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61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精简版)——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61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精简版)——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61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精简版)——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精简版)——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1.(2021·江苏盐城)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镁原子和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高一一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D.将糖水密封放置,温度不变,蔗糖与水不会分离——溶液具有稳定性【答案】C【详解】A、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所以性能不同,A正确。B、最外层电子决定化学性质,镁原子和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正确。C、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容易飞溅,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低,C错误。D、将糖水密封放置,温度不变,蔗糖与水不会分离,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D正确。故选:C。2.(2021·四川南充)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答案】A【详解】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C、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故选项推理错误。D、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3.(2021·山东东营)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互相转化B.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C.溶解就是溶质分子或离子通过自身不断运动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D.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答案】C【详解】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吸收或释放热量,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互相转化,说法正确;B、物质是由分子、离子或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说法正确;C、溶解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说法错误;D、过滤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说法正确。故选C。4.(2021·山东济宁)根据下面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过程实验结论A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氧气浓度大,木炭燃烧剧烈B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表面很快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有吸水性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一定含有 【答案】D【详解】A、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浓度大,木炭燃烧剧烈,正确;B、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正确;C、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表面很快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说明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正确;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也可能存在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错误。故选D。5.(2021·山东潍坊)《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B.“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能溶于水C.“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答案】C【详解】A、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元素不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A错误;B、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难溶于水,故B错误;C、冶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含量降低,故D错误。故选C。6.(2021·山东潍坊)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B.碱溶液的pH大于7,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答案】A【详解】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故A正确; 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但碳酸钠不属于碱,属于盐,故B错误;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故C错误; D、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但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D错误。故选A。7.(2021·山东泰安)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答案】A【详解】A、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A不正确;B、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C正确;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以转化为水和氧气,故D正确。故选A。8.(2021·山东泰安)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煮沸的方法将水杀菌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③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①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高层楼房着火时立即乘电梯逃离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社会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②无机盐和水不属于营养物质③添加过量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①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②陶瓷、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④ 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答案】A【详解】A、用煮沸的方法将水消毒杀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点燃并闻气味可以区分棉线和羊毛线,该选项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B、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高层楼房着火时不可以乘电梯逃离,密闭空间容易窒息;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该选项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无机盐和水属于营养物质;添加防腐剂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但是添加过多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该选项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D、波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陶瓷、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该选项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故选:A.9.(2021·山东泰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②我们把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符号④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⑦现有Al、Cu、Ag三种金属,只用CuSO4溶液不能确定其金属活动性顺序A.①③⑦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答案】D【详解】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但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或碱,如水中也含有氢元素,但它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②正常雨水的pH≈5.6,pH小于5.6的降雨才能称为酸雨,说法正确;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说法错误;④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故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说法正确;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是燃烧,说法错误;⑥因为原子中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总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也不显电性。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原子核内的中子不显电性,中子不是分子或原子,说法正确;⑦现有Al、Cu、Ag三种金属,将Ag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将Al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能把铜置换出来,说明铝比铜活泼,因此只用CuSO4溶液可以确定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l﹥Cu﹥Ag,说法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②④⑥。故选D。10.(2021·四川乐山)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A.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B.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C.pH与溶液酸碱性D.原子核结构【答案】D【详解】A、空气中体积分数的含量: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成分占0.03%,模型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克时为易溶,当物质的溶解度在10克至1克时为可溶,当物质的溶解度在1克至0.01克微溶,小于0.01克为难溶,模型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pH=7为中性,pH小于7的为酸性,pH大于7的为碱性,模型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原子核在原子内,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电子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模型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2021·四川德阳)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答案】D【详解】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B、夏日雨后初晴,气温较高,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很快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解释正确。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呈酸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12.(2021·江西)防疫情,测体温。体温测量仪功不可没。(1)传统型——体温计。含汞体温计将在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产,因为汞是人体中的______(选填“必需”或“有害”)元素。汞的元素符号是______。(2)方便型——额温枪。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钽酸锂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价,则钽元素(Ta)的化合价为______价。在惰性气氛中制取钽的原理为:5Na+K2TaF7Ta+2KF+5R,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3)快捷型——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该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用于快速筛查人群中的高温个体。①该测温仪还可用于______。(填序号,双选)A.测量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B.分析赣江水质C.探测炼铁高炉是否漏热 D.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②该测温仪外壳的塑料是热固性塑料。生活中检验热固性塑料的方法是______。【答案】有害 Hg +5 NaF AC 取样加热,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 【详解】(1)汞有毒,汞是人体中的有害元素。汞的元素符号是Hg。(2)钽酸锂(LiTaO3)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钽元素(Ta)的化合价为+5价。根据5Na+K2TaF7Ta+2KF+5R,反应前钠原子为5个,钾原子为2个,Ta原子为1个,氟原子为7个,反应后钾原子为2个,Ta原子为1个,氟原子为2个,则5R中含5个钠原子、5个氟原子,则R的化学式为NaF。(3)快捷型——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该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用于快速筛查人群中的高温个体。①A、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测量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说法正确;B、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用于测温,不能分析赣江水质,说法错误;C、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探测炼铁高炉是否漏热,说法正确;D、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用于测温,不能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说法错误;故选:AC。②该测温仪外壳的塑料是热固性塑料,生活中检验热固性塑料的方法是取样加热,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13.(2021·四川成都)回答下列问题(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图流程处理废气。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体现CO______性。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③固体2中有______(写两种物质)。(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______,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_____ 。
④硝酸钾可作化肥,能供给作物两种养分,属于______肥料。【答案】还原 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含量少,吸收效果差 硫酸钙、碳酸钙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加BaCl2溶液,滤出的沉淀中加盐酸,若白色沉淀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存在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复合 【详解】(1)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是因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体现CO还原性。②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所以过程中用石灰浆而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相同质量的石灰浆比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更多,提高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产率);③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浆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反应产物分别为碳酸钙、亚硫酸钙和硝酸钙,亚硫酸钙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钙,因此固体2中有碳酸钙、硫酸钙和硝酸钙;(2)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可为氯化钙,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可为二氧化碳,B能和氯化钙相互生成,B能和二氧化碳相互生成,因此B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D反应生成碳酸钙,因此D为碳酸钠;①B转化为A的反应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为碳酸钠,D转化为B,即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检验D中阴离子即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加BaCl2溶液,滤出的沉淀中加盐酸,若白色沉淀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存在;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够使石蕊溶液变红,初始时溶液的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此时pH=7,因此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如图所示;④硝酸钾可作化肥,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能供给作物两种养分,属于复合肥料。14.(2021·江苏连云港)“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①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填字母)。a 制取成本高 b 产物无污染 c 燃烧热值高②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_______。(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a 脱水米饭 b 鱼香肉丝 c 冻干水果②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__(填字母)来补钙。a C12H22O14Ca b FeC6H6O7 c KIO3(3)舱段建造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①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②制取SiC的反应为。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 SiO2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c 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质量【答案】a 煤油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b a Al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c 【详解】(1) ①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制取成本高,不易储存,故选:a②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从增大氧气的浓度或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来考虑,所以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氧气;二是燃料有与它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故填:煤油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2)①脱水米饭富含糖类;鱼香肉丝以泡辣椒、子姜、大蒜、糖和醋炒制猪里脊肉丝而成,富含蛋白质;冻干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b②航天员可通过食用富含钙元素的食品来补钙,故选a。(3)①Al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②SiO2不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故a不正确;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分别为-4、+2,反应前后碳元素发生了变化,故b不正确;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对于本反应来说,参加化学反应的SiO2和C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反应后SiC和CO的质量,所以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质量,故c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学生版+解析版),共24页。
这是一份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第03期),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6 学科综合类试题(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6学科综合类试题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6学科综合类试题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