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原卷版).docx
    • 解析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解析版).docx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原卷版)第1页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原卷版)第2页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原卷版)第3页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解析版)第1页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解析版)第2页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

    展开

    这是一份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文件包含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原卷版docx、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湘教版2019  (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运动轨迹图。abcd代表二分二至日直射点位置。据此回答下列1-2题。1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a Bb Cc Dd2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正值夏季  Bb地昼短夜长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Dd地出现极昼现象【答案】1C  2C【解析】1由图示自转方向可知,左图以北极点为中心,右图以南极点为中心;a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对应的是北半球夏至日;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应的是北半球冬至日;再结合太阳运动轨迹和二分二至日期,b直射赤道对应是北半球春分日;c直射赤道对应的是秋分日。选C正确。2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即直射南回归线,a地北回归线正值冬季;b地赤道全年昼夜等长;c地赤道为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最远之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只有极圏以内会有极昼,d地南回归线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选C正确。下表为北半球夏至日四地夜长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3-4题。3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 B C D4从北到南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甲乙【答案】3D  4B【解析】3.考查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达,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纬度越高,昼越短,赤道上昼夜平分。根据昼长时间和12小时相差越大,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故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小,故D正确,ABC错误4.考查昼长的分布规律,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纬度越高夜越短,南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故四地有北向南的排序是夜长由短到长的排序,即甲丙乙丁,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第下列5-6题。5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6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 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7能够正确表示气流运动模式的是A BC D【答案】5C  6B  7C    【解析】5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夫妻纬度位置和风向,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赤道低气压带,对。是高空气流,不能带来降水,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干燥,错。是东北信风带,干燥,错。是盛行西风带,能带来降水,对。是副极地低气压带,降水较多,对。C对,ABD错。6结合纬度,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北半球是夏季。内蒙古高原草木茂盛,A错。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碧海晴空,B对。南非高原正值冬季,草木枯黄,C错。南极大陆是极夜现象,没有紫外线辐射,D错。7结合图示纬度,气流位于中低纬度高空,由赤道吹向较高纬度区域。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是西南风。在30度纬线附近,偏转成高空西风下沉,与图C相符,C对。图A气流向左偏,图B没有偏转,图D气流直接到达了60度纬线,ABD错。北京时间2020531320分即美国东部时间5301520分(注:美国从三月的第二个周日开始到十一月的第一个周日实行夏令时,期间时钟调快一个小时),NASA航天员罗伯特贝肯和道格拉斯赫利乘坐Space-X载人龙飞船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并获得了成功。据此回答下面8-9题。8载人龙飞船升空时,地球上531日所占的经度范围大约为(   A55º B110º C180º D275º9美国东部时间指的是(   A华盛顿(77ºW)的地方时 B纽约(74ºW)的地方时C西四区的区时  D西五区的区时【答案】8B  9D【解析】8材料信息表明,北京时间(120°E2020531320载人龙飞船升空,经计算,此时70ºE0时,0时经线(70ºE)向东至日界线(180º)为地球上531日的范围,所占的经度范围大约为110º B正确,ACD错误。故选B9材料信息表明,北京时间2020531320分即美国东部时间5301520分(注:美国从三月的第二个周日开始到十一月的第一个周日实行夏令时,期间时钟调快一个小时),此时为真正的美国东部时间301420分,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由此推断,美国东部时间指的是西五区区时,D正确,C错误;美国东部时间是标准时间,不是盛顿(77ºW)的地方时 和纽约(74ºW)的地方时,AB错误。故选D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10-11题。10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11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A1 B4 C7 D10【答案】10B  11C【解析】10根据海陆轮廓,沙源地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主要位于东北信风带,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信风,东北信风影响,使沙尘向西扩散,B对。副热带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不是扩散原因,A错。西风使沙尘向东扩散,C错。季风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D错。故选B11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沙尘主要在北半球扩散,应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吹走的沙尘,受北美洲低压吸引,向低压区移动,影响不到南半球地区,最可能的时间是7月,C对。1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东北信风能够将沙尘吹到南半球,A错。 410月风力不明显,BD错。故选C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ABC分别为河流上游山区、河流中游和河口附近。完成下面12-13题。12图中各地形成的地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冲刷力乙岸比甲岸弱 BA地多为V型河谷CC地为河漫滩平原 DB地为三角洲平原13C地比A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C地(   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 靠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 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地势平坦开阔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12B  13C【解析】12.读图,结合材料分析,A位于河流上游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往往形成V型河谷;河流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流向右偏,甲位于河流左岸堆积作用强,乙位于河流右岸侵蚀作用强,A错误;C位于河口附近为河口三角洲,C错误;B位于河流中游为河漫滩平原,D错误。故选B13.读图,结合材料分析,A位于河流上游山区,C在河口地带。C地临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正确;C地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发展空间大,适宜发展为城市,正确;A地植被茂盛,环境质量更好,错误;A地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错误。故选C在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下图示意近地面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据此完成下面14-15题。14M线的气压值、N处的天气状况分别为(   A1000   晴朗 B1000   阴雨 C1010   晴朗 D1010  阴雨15如果P是一个台风,它最有可能的行进方向是(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偏北【答案】14C  15B【解析】1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结合图中风向可知,图中1005hPa等压线以北气压值增高(该等压线以北盛行东北风),故M线的气压值为1010百帕。由此判断N处为高压脊,天气状况晴朗。故选C15.根据材料在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可知,台风的移动受副热带高气压的牵引。根据上题分析可知,N为高气压中心,应隶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图中副热带高压的移动方向是偏西方向,因此如果P是一个台风,它最有可能的被牵引的行进方向也是偏西方向,故选B低压槽分布区往往是锋面天气形成的区域,下图为某近地面低压槽形成的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①②③位于一条槽线上,②④两地气压不同。读下图完成下列16-18题。16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正确的是(    )A<< B>> C<= D>>17关于图中各点的气流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吹偏东风 B地气流上升 C气流下沉 D地吹东北风18地即将产生的天气变化是(    )A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 B天气转晴,气压升高C出现雨雪天气,气压降低 D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气压升高【答案】16B  17B  18D【解析】16低压槽锋面天气系统为冷锋,移动指向北说明是南半球,冷锋出现在低压西部,高压东部,绘出等压线图(图)即可得出气压高低的关系大致为:. >>③,故选B17根据上题解题思路,结合等压线状况,绘出风向即可得出①④地吹偏西风、气流上升,排除ACD,故选B18根据冷锋的移动可知,地即将产生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等天气现象。故选D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东、南、西三面山势陡峻、高差很大,北面稍缓。其中玉京峰为最高峰,海拔1819.9米。下图示意三清山地貌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19-21题。19图示风化壳与地貌的演化顺序是(   A丙丁甲乙 B甲丁丙乙 C丁丙甲乙 D乙甲丁丙20主导图示风化壳和地貌演化的是(   A地壳不断抬升 B流水作用增强 C化学风化强烈 D冰川作用显著21三清山山势陡峻,说明该地(   A岩浆侵入,地壳活跃 B断裂、断层构造发育C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D风化物质广布深厚【答案】19C  20A  21B【解析】19.由图可知,图示地区地表结构上为风化壳,下为岩层,由此推断丁阶段基本保持"二元"结构;丙阶段,风化壳变薄,有些地方已缺失;甲阶段,风化壳几乎消失;乙阶段,风化壳完全被风化侵蚀,岩层尤其是存在垂直裂隙的地方,长期受风化、侵蚀作用,被切割为高低起伏的山与谷,与材料山势陡峻、高差很大相吻合,属于现阶段的地貌状况,C项正确。故选C20.结合上题分析,图示地貌发育的过程是外力不断向下侵蚀的结果,地壳相对抬升的地区,侵蚀(下切)、剥蚀和切割作用强,因而图示风化壳和地较演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壳的不断抬升,A项正确。故选A21.结合上题分析,三清山陡峻的山势是风化壳完全被风化侵蚀后,由于断裂、断层构造发育,岩层在存在垂直裂隙的地方,长期受风化、侵蚀作用,被切割为高低起伏的山与谷,形成陡峻的山峰,故选B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22-23题。22华北平原农村地区为了达到合理使用太阳光照的目的,农村的院落内一般都种植几棵树木。树种选择和种植的方位合理的是(   A落叶阔叶树、东南 B落叶阔叶树、西南C常绿针叶树、东南 D常绿针叶树、西南23既考虑夏季遮阳又考虑冬季挡风,该低碳社区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 B C D【答案】22B  23C【解析】22.华北平原夏季气温相对较高,应在院落的偏南方位种植落叶阔叶树,夏季树木枝叶伸展,起遮阳庇荫的作用,冬季树叶凋零,可达到采光的目的。同时,上午太阳在东南方位,气温不是很高,需要采光,下午太阳在西南方位,气温相对较高,需要遮阳,所以落叶阔叶树应种植在院落的西南方位,B正确,A错;常绿针叶树应种植在院落的偏北方位,以减少冬季风对院落的影响,CD错。故选B2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落叶阔叶林应种植在院落的偏南方,常绿针叶林应种植在院落的偏北方。该低碳社区的纬度为40°N,二分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则二分日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40°时,太阳光线与太阳能集热板垂直,集热效果最好(如果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板不能调节,则可选择二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作为折中方案)。综上分析可知,正确,①②④错,故选C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其实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完成下列24-25题。24魔鬼大理岩属于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25图片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固结成岩一变质作用一风化剥蚀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C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一岩浆侵入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答案】24A  25B【解析】24读材料可知,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故选A25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抬升,表土被侵蚀,石块裸露,石块在外力作用下风化剥蚀形成图片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故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261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16分)1)图1中圆外短线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____时针方向。 2)该图1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3AB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4)该日,地球位于图2中的______位置(填序号)。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快、慢)。从的过程,地球公转速度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5)若去北京看红叶,应选择在_____之后的时段。(填序号)【答案】(1逆时针    2夏至    3A    B    4        先变快再变慢    5    【解析】1)由图中字母可知,该图为北极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特征,圆外短线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图1中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所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太3AB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点离北回归线更近,A点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该日昼长由北向南递减,所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离北极更近的B点。4)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根据图2中的公转方向和地轴倾斜方向,图2位置为夏至。此时为622日接近7月初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从冬至日至夏至日的过程,经过了1月初近日点,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5)若去北京看红叶,应选择在秋季,在秋分日之后的时段。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12分)材料一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材料二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1)材料一图中板块a________板块,和材料二图中________(填“A”“B”)处的板块一致。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3)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4)根据材料一,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印度洋  B2)流水侵蚀作用水资源、森林资源等3)冰川作用4)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持续碰撞,印度洋板块向东北运动,使亚欧板块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向东和向北移动。【解析】(1)从图中看,板块a向下俯冲,结合青藏高原的地形及纬度位置可判断板块a是印度洋板块。材料二图中B处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为印度洋板块;A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为亚欧板块。材料一图中a板块与材料二图中B板块一致。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纬度较低,且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3)由材料尖尖的金字塔”“山峰外形和海拔判断,珠穆朗玛峰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角峰。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从材料一的图中可看出,印度洋板块不断向东北运动,使亚欧板块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向东和向北移动。28下面图2中数码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图1中字母所示四个城市气候特征(—表示最热月平均气温,---表示最冷月平均气温,表示年降水量,表示夏半年降水量),读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22分)(1)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冬半年降水较多的城市是________(填数码)(2)数码代表图1________城市的气候特征(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数码代表图1________城市的气候特征(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数码代表图1________城市的气候特征(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___;形成该气候类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2D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3C    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4B    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解析】(1)根据图中的气温、降水量数值即可判断。读图可知,图中城市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间距最大,说明气温年较差最大。冬半年降水等于年降水量减轻夏半年降水量,图中城市年降水量与夏半年降水量差值最大,冬半年降水最多。2)读图可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20℃,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年内分配均匀,据此可判断出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图中D符合。3)读图可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15℃,位于亚热带,降水集中在冬半年,可判断出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4)读图可知,地全年气温高,降水集中在夏半年且特别丰富,冬半年为旱季,降水很少,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冬季风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季节变化大。

    相关试卷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

    这是一份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文件包含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全解全析doc、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考试版doc、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答题卡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2:

    这是一份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2,文件包含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2全解全析doc、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2考试版doc、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2答题卡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

    这是一份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文件包含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全解全析doc、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考试版doc、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03答题卡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