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2)(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6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2)(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65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2)(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65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2)(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651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2)(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651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2)(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651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第一课时课堂检测,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第一课时同步练习2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第一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 第1课时 一、选择题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a、b、c、d、e分别表示(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不影响地表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1.C 2.D【解析】回归教材知识点,即可判定答案。读“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3.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5.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节①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B.环节②与地表温度无关C.环节③中的水分含量与海陆分布无关D.环节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刻 【答案】 3.B 4.D 5.A【解析】 第3题,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故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第4题,长江为外流河,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第5题,环节①为地表径流,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回答6~7题。6.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A.1年 B.3年C.5年 D.7年7.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其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林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答案】 6.B 7.C【解析】 第6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第7题,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导致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面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林地涵养水源,可以滞留雨水,延长降雨后径流入河的时间,减少洪患的危险,但林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少,造成洪水的频率增大。城市建筑物滞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使洪水频率增大。某年3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但进入6月,强降水持续,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旱涝转换之快非常罕见,也就是常说的“久旱逢暴霖”。据此回答8~9题。8.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增雨效果明显B.三峡大坝放水影响C.夏季风的强弱D.气候的正常反映9.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湖 ⑤打机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8.C 9.B【解析】 第8题,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夏季风的强弱及进退早晚会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及降水的时间分布。第9题,树木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水库可在旱季放水灌溉,在雨季蓄水防洪;湖泊有调蓄径流、调节气候的作用。①②④三种措施都是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疏浚河道利于加速洪水的排泄,主要是防洪不能抗旱;机井利于在旱时灌溉农田,打机井主要利于抗旱不能防洪。(2019·安徽省宣城市期末)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0~11题。10.雨水花园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 D.径流11.下列不是雨水花园功能的是( )A.能够有效地去除雨水污染物B.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C.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D.增加地表径流量【答案】 10.D 11.D【解析】 第10题,雨水花园增加了雨水的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了地下径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径流环节。D正确。第11题,雨水花园通过植被、土壤等的截留,能够有效地去除雨水污染物,A正确;增加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B正确;绿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C正确;减少了地表径流量,D错,故选D。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12~14题。12.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增大 B.b增大C.c减弱 D.d减弱1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4.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 )A.枯水期水位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水质变差【答案】12.A 13.B 14.C【解析】第12题,据图知,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大,b减弱,c增大,d增大,故A项正确。第13题,植被浅沟可收集雨水。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第14题,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有调节作用,流量和流速会更加稳定。WaterSeer是2016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一个收集水资源的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从空气中收集水资源,从而为缺乏饮水的地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同年4月开始,WaterSeer在校内农场进行测试,并成功从空气中收集到了水资源,最多的一天收集到41升水。据此回答15~16题。15.如WaterSeer项目在我国进行测试,下列城市收集水资源最少的最可能是( )A.乌鲁木齐 B.成都C.杭州 D.海口16.若WaterSeer项目大规模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可能有( )①大气降水减少 ②活跃自然水循环 ③阻碍自然水循环 ④地表径流增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15.A 16.B【解析】 第15题,乌鲁木齐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少,故选A。第16题,WaterSeer项目“从空气中收集水资源”使得大气中水汽减少,大气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弱,阻碍自然水循环,故选B。二、非选择题17.(2019·天津市六校期末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华北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蒸发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2)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3)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缓解不同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各圈层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任答三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习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同步练习1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同步练习1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新教材22风成地貌练习原卷版湘教版docx、新教材22风成地貌练习解析版湘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测评,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11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11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