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时间和位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时间和位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 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2. 知道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并能利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和坐标变化来表示。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书本知识联系生活的能力三、德育目标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矢量和标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在坐标轴上表示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教学难点标量和矢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教学方法比较法、分类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内容:时刻和时间间隔以及路程和位移的联系和区别2) 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二、新课教学1.矢量和标量(1)矢量:在物理学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位移就是矢量。(2)标量:在物理学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例如:时间、质量、温度、路程等都是标量。(3)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而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如: 从A点向北走了40m到C,再从C向东走了30m到D,则有向线段AC、CD和AD分别表明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如图1—2—3。第一次位移大小为40 m,第二次位移大小为30 m,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大小为50 m.而第一次路程的为40 m,第二次路程为30 m,两次行走的合路程为70m.通过这个例子要学生理解矢量和标量的在计算上的差别。(4)课堂训练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C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2.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本章和后面两章中,我们主要研究直线运动。怎样更好的描述呢?在直线运动中,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坐标的数值表示位置到原点的距离。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坐标差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坐标差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位置移动的距离。物体做直线运动,若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处于“位置”x2,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x=x2-x1。即初、末位置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物体的位移。例如:物体从A到B,xA=2m xB=5m,△xAB=xB-xA=5-2=3m,从C→B,xC=6m,△xCB=xB-xC=5-6=-1m,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和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所以在直线运动中,矢量运算可化为代数运算,用正、负代表方向。三、巩固练习1.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形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C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 D.路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刻01234位置坐标/m05-4-1-7(1)几秒内位移最大( D )A.1s内 B.2s内 C.3s内 D.4s内(2)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B )A.第1s内 B.第2s内 C.第3s内 D.第4s内(3)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D )A.1s内 B.2s内 C.3s内 D.4s内(4)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B )A.第1s内 B.第2s内 C.第3s内 D.第4s内三、小结 本节所学的矢量、标量等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通过阅读课文,大家要对这些概念熟练得掌握,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 四、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2) 1.矢量和标量 定义 区别 2.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描述方法 注意事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2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作业,板书设计,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 时间和位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作业,板书设计,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2 时间和位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作业,板书设计,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