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试题-湖北襄州二中(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案
展开2021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江河入海口处易形成沙洲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②离子化合物都属于强电解质
③非金属单质中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④稳定性:H2O>H2S,沸点:H2O<H2S
⑤NaCl 和 HCl 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
⑥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
A.①②⑥ B.①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
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
选项 | 离子方程式 | 评价 |
A | 将1 mol Cl2通入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 | 正确;Cl2过量,可将Fe2+、I-氧化 |
B | 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Mg2++HCO3-+OH-===MgCO3↓+H2O | 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
C | 过量的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3- | 正确;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 |
D | 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2AlO2-+5H+===Al(OH)3↓+Al3++H2O | 正确;H+不足,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A.A B.B C.C D.D
4.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浓)=KCl+3Cl2↑+3H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1:1 B.1:3 C.6:5 D.1:6
5.取露置于空气中的某NaOH溶液10mL,向其中逐滴加入0.1mol·L-1盐酸至过量,产生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盐酸之前,原溶液所含溶质为NaOH和NaHCO3
B.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44.8mL
C.滴加60mL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NaCl)=0.1mol·L-1
D.0≤V(盐酸)≤40mL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OH-=H2O
6.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的操作顺序中, 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①②③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6g由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NA
C.用含有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等于0.1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8.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
B.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C.32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为2
D.0.5mol·的溶液中,含有个数为
9.X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几种:Fe3+、Fe2+、Na+、、Cl−、。某同学为确定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溶液中一定存在Na+、
B.X溶液中一定存在、,至少含有Fe3+、Fe2+离子中的一种,可能含有Na+
C.取少量X溶液,先加入适量氯水,再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D.X溶液中一定含有Cl−,且c(Cl−)<0.1mol·L−1
10.将一定质量的Mg 和Al 混合物投入400 mL 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 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0.08L
B.最初 20mLNaOH 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
C.H2SO4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5mol·L-1
D.Mg 和 Al 的总质量为 9g
11.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氯元素的摩尔质量为aNA
C.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D.n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12.某同学设计如下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B.原子半径:Z>X>Y
C.Z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强酸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Z的氢化物
13.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试剂的物质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丙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B.丁向NaOH、Ba(OH)2、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
C.乙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D.甲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14.下列说法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④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⑦用洁净铂丝蘸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一定含钠盐
⑧测定新制氯水的pH时,先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⑨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⑩为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可加入稀盐酸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5.已知氧化性:。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中x、y、z的值不符合实际反应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12分).如图中,A为空气中常见的气体单质、B、C、E是金属单质,D为非金属单质。已知:①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E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②G为红色物质,反应C+G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F、G、H、I的化学式
F ___________ G ___________H ___________ I___________
(2)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C+GB+H___________;2E+I2F+D___________
(3)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1.6g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的铜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
17(15分).现有以下物质:①NaOH溶液;②液氯;③Ba(OH)2固体,④熔融KHSO4;⑤Fe(OH)3胶体:⑥水银;⑦CO2;⑧CH3COOH;⑨蔗糖;⑩NaHCO3;
Ⅰ.(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以上纯净物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以上物质中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将③Ba(OH)2固体配制成溶液,某小组实验室探究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向0.2 mol/L Ba(OH)2溶液中滴加0.1 mol/L盐酸,测定导电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该Ba(OH)2在水中导电率高,写出Ba(OH)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B点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H2O、___________。
(6)下列化学反应的实质与Ba(OH)2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相同的是___________。
A.Ba(OH)2和H2SO4 B.NaOH 和H2SO4 C.Ba(OH)2与HNO3
18(13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HNO3和KAl(SO4)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Al溶解在足量NaOH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以下几种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熔融KCl ③BaSO4固体 ④铜 ⑤稀硫酸 ⑥澄清石灰水,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
(4)高铁酸钠(Na2FeO4)(铁为+6价)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2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该反应中_______元素被氧化,还原产物为_______。用单线桥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
19(15分).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1)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__。
A .Fe B.FeO C.Fe3O4 D.Fe2O3
(2)实验室用绿矾FeSO4·xH2O配制FeSO4溶液时为了防止FeSO4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某同学甲取2mLFeSO4溶液,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几滴氯水,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SO4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同学乙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该同学在2mLFeSO4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1滴KSCN溶液和几滴氯水,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
(5)为测定某绿矾FeSO4.xH2O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g。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FeSO4·xH2O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列式表示)。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和胶体中的胶粒都带有电荷,而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故A错误;
B.通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粒子也是向两极移动,只是胶粒向某一极移动而已,故B错误;
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在显微镜观察下呈现无规则运动,这就是胶体的布朗运动特性,溶液中的离子呈现自由态,运动是无规律可言的,故C错误;
D.江河入海口处易形成沙洲是因为海水中的电解质导致河水中的胶粒发生聚沉的缘故,与胶体的性质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如NaOH,故①正确;
②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②正确;
③非金属单质中不含离子键,也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He等,故③错误;
④氧的非金属性比S强,则稳定性:H2O>H2S;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则沸点:H2O>H2S,故④错误;
⑤NaCl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离子键,而 HCl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故⑤错误;
⑥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如H2、Na2O2、H2O2等,故⑥正确;
只有①②⑥正确,故答案为A。
3.D
【详解】
A.将1mol Cl2通入到含1mol FeI2的溶液中,只能够将碘离子氧化完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正确的评价为Cl2不足,只氧化I-,故A错误;
B.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4OH-=Mg(OH)2↓+2H2O+2CO32-,故B错误;
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32-有强还原性,ClO-有强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ClO-=2H++SO42-+Cl-,故C错误;
D.1mol/L的NaAl(OH)4溶液和2.5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反应方程式为:2[Al(OH)4]-+5H+=Al3++Al(OH)3↓+5H2O,如果盐酸过量继续和Al(OH)3反应,所以1mol[Al(OH)4]-和盐酸反应最多消耗4molH+,[Al(OH)4]-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在(1~4):3,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C
【详解】
①中得到1mol的氯气转移2mol的电子,②中得到3mol的氯气转移5mol的电子,故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答案选C。
5.B
【分析】
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可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当吸收少量二氧化碳时溶质为NaOH和Na2CO3,继续吸收变为Na2CO3,再继续吸收为Na2CO3和NaHCO3,继续吸收为NaHCO3;据图可知40-60mL产生二氧化碳,此段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2L×0.1mol·L-1=0.002mol,则生成n(CO2)=0.002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若原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CO3,则n(Na2CO3)=0.002mol,完全转化成NaHCO3需要0.002molHCl,即20mL,据图可知0-40mL时无气体产生,所以原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且n(Na2CO3)=0.002mol,n(NaOH)=0.002mol。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故A错误;
B.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002mol,标况下的体积为44.8mL,故B正确;
C.滴加60mL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n(NaCl)=n(HCl)=0.06L×0.1mol·L-1=0.006mol,则其浓度为,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0≤V(盐酸)≤40mL时,发生了两个反应:H++OH-=H2O、CO32-+H+═HCO3-,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关键点在于要清楚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中溶质的几种情况;易错选项为C,要注意滴加60mL盐酸后溶液的体积为60+10=70mL。
6.D
【分析】
检验氯离子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选择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选择硝酸钡溶液,用三种试剂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此时要注意每加入一种试剂只能与一种离子结合,来选择加入试剂顺序及操作步骤。
【详解】
Cl-用含有AgNO3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 用Ba(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CO3;OH-用Mg(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Mg(OH)2。Cl-、、OH-都和AgNO3溶液反应,、OH-都和Mg(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只有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了防止干扰,应该先检验Ba(NO3)2、再检验OH-,故加入试剂顺序是④②①②③,故合理选项是D。
7.B
【详解】
A.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分子数,故A错误;
B.氧气和臭氧的最简式相同,都为O,依据最简式可知16gO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原子个数为NA,故B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是粒子的集合体,则用含有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一定小于0.1NA,故C错误;
D.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5mol/L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的物质的量和氯离子个数,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24g金属镁物质的量为1mol,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A错误;
B.水标准状况下是液体,不是气体,B错误;
C.32g氧气和臭氧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为2,C正确;
D.0.5mol·的溶液中,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个数,D错误;
故选C。
9.B
【分析】
加入过量的盐酸和氯化钡溶液得到沉淀1,该沉淀应为硫酸钡,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且100mL溶液中n()==0.02mol;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可以生成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气体为氨气,原溶液中存在铵根,且100mL溶液中n(NH)==0.01mol;得到的沉淀3在空气中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则该红棕色固体为Fe2O3,n(Fe2O3)==0.01mol,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或Fe2+或二者都有,且n(Fe)=0.02mol;综上所述已经确定100mL溶液中有0.02molSO、0.01mol NH,还有0.02mol铁元素,无论是Fe2+还是Fe3+,正电荷总数都会超过硫酸根所带负电荷综上,所以溶液中还一定存在氯离子,当铁元素为Fe2+,且不含钠离子时,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最少,为0.01mol。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X溶液中一定存在、、Cl-,至少含有Fe3+、Fe2+离子中的一种,可能含有Na+,故B正确;
C.溶液呈血红色,有2种可能,一是原溶液中含有Fe2+,被氯水氧化生成了Fe3+,另一种是原溶液中就存在Fe3+,因此不能判断是否含有Fe2+,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n(Cl−)至少为0.01mol,溶液体积为100mL,则c(Cl−)≥0.1mol/L,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C
【分析】
由图象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硫酸溶解Mg、Al后硫酸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当V(NaOH溶液)=20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沉淀为Mg(OH)2和Al(OH)3,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为0.35mol,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此时n(Na2SO4)等于2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n(NaOH)的倍。从200mL到240mL,NaOH溶解Al(OH)3:NaOH+Al(OH)3=NaAlO2+2H2O,当V(NaOH溶液)=24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沉淀全部为Mg(OH)2,物质的量为0.15mol,则Al(OH)3为0.35mol-0.15mol=0.2mol,由于从200mL到240mL,NaOH溶解Al(OH)3:NaOH+Al(OH)3=NaAlO2+2H2O,所以该阶段消耗n(NaOH)=n[Al(OH)3]=0.2mol,氢氧化钠的浓度为 =5mol/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图像,Al(OH)3的物质的量为(0.35-0.15)mol=0.2mol,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元素守恒,合金中n(Al)=0.2mol,n(Mg)=0.15mol,合金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3+0.15×2)×mol=0.45mol,氢气的体积为0.45×22.4L=10.08L,故A正确;
B.0-20mL没有沉淀产生,发生的反应是H++OH-=H2O,因此最初2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故B正确;
C.当V(NaOH溶液)=20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沉淀为Mg(OH)2和Al(OH)3,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此时n(Na2SO4)等于2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n(NaOH)的倍、n(Na2SO4)等于400mL硫酸溶液中含有的n(H2SO4),即n(NaOH) =n(H2SO4), ×V(NaOH)×c(NaOH)= c(H2SO4)×V(H2SO4) ,据分析,氢氧化钠的浓度为5mol/L,则×200mL×5mol·L-1= c(H2SO4)×400mL,则H2SO4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1.25mol·L-1,故C错误;
D.根据A选项分析,合金的质量为(0.2×27+0.15×24)g=9g,故D正确。
答案选C。
11.C
【详解】
A. 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的质量是b g,则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不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
B. 氯原子的质量为a g,则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 g·mol-1,故B错误;
C. 氯原子的质量为a g,则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 g·mol-1,故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故C正确;
D. n g该氯原子含有的氯原子的数目为个,则其含有的电子个数为,故D错误;
故选C。
12.D
【分析】
根据该同学涉及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和位置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7,Z的原子序数为8,Y的原子序数为15,则X为N元素,Z为O元素,Y为P元素。
【详解】
A. 按图中规律,白格含有主族元素和零族元素,灰格中含有副族元素和第VIII族元素,故A错误;
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O,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P>N,因此原子半径P>N>O,故B错误;
C. Z为O元素,非金属性强,没有正化合价,故C错误;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N>P,则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时注意变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形式,不变的是元素周期律,通过该同学设计的元素周期表推知X、Y、Z的原子序数,从而确定所代表的元素种类是解答关键。
13.A
【详解】
A.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滴加NaOH发生反应为Al3++3OH-=Al(OH)3↓,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当Al3+沉淀完全后,然后发生反应NH4++OH-=NH3•H2O,此时沉淀氢氧化铝的量不变,最后继续滴加NaOH,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沉淀量达到最大消耗NaOH、沉淀量不变和沉淀溶解消耗NaOH的比为3:1:1;故A正确;
B.向NaOH、Ba(OH)2、NaA1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先发生反应:Ba(OH)2+CO2=BaCO3↓+H2O,产生沉淀,然后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此时沉淀的量不变,再发生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产生沉淀,又发生反应: Na2CO3+H2O+CO2=2NaHCO3沉淀量不变,最后发生反应:BaCO3+2H2O+2CO2=Ba(HCO3)2,沉淀部分溶解,故B错误;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阶段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随着盐酸的逐滴加入,则沉淀开始溶解,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所以沉淀量达到最大消耗的盐酸和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故C错误;
D.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AlCl3+3NaOH=Al(OH)3↓+3NaCl,继续滴加NaOH溶液,Al(OH)3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沉淀溶解:NaOH+Al(OH)3=NaAlO2+2H2O,所以沉淀量达到最大消耗NaOH和沉淀溶解消耗NaOH的比为3:1;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4.A
【详解】
①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所以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故①正确;
②碱性氧化物是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包括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但是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七氧化二锰等,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故②正确;
③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在熔融状态能完全电离,所以属于强电解质;蔗糖在水溶液里以分子存在,属于非电解质;水能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所以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故③错误;
④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④错误;
⑤胶体中的胶粒能通过滤纸,胶体不可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故⑤错误;
⑥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杂质,从而有净水的功能,故⑥正确;
⑦用洁净铂丝蘸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为黄色,并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则有可能是钾盐,不一定是钠盐,还有可能是NaOH溶液,故⑦错误;
⑧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检验,故⑧错误;
⑨根据酸能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故⑨错误;
⑩稀盐酸与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气,降低消毒效果,故⑩错误;正确的是①②⑥;
答案选A。
15.B
【详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中电子守恒关系式为:x+y=2z、电荷守恒关系式为:2x-y=3x-2z,即关系式均为x+y=2z,将x、y、z的数值代入关系式x+y=2z中检验:
A.x=4、y=6,z=5时,4+6=2×5,所以符合实际反应,故A正确;
B.x=1、y=5,z=1时,1+5>2×1,所以不符合实际反应,该B错误;
C.x=3、y=1、z=2时,3+1=2×2,所以符合实际反应,故C正确;
D.x=2、y=2、z=2,2+2=2×2,所以符合实际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6.MgO Fe2O3 Al2O3 CO2 2Al+ Fe2O32Fe+ Al2O3 2Mg+ CO2 2MgO + C 2Al + 2NaOH+ 2H2O = 2NaAlO2+ 3H2↑ NaAlO2+ CO2 + 2H2O = Al(OH)3↓+ NaHCO3 m(Cu)= 0.64 g
【详解】
I为二氧化碳,则A为氧气、D为炭;E为Mg,C与G生成B和H的反应为铝热反应,C为Al,G为氧化铁,B为铁、H为氧化铝。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
(4)n(Fe2O3)=0.01 mol。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FeCl3 + Cu =2FeCl2+ CuCl2
0.01mol 0.02 mol 0.02mol 0.01 mol
m(Cu)=0.64 g。
17.①⑤ ③④⑧⑩ ④⑥ ⑦⑨ NaHCO3=Na++ Ba(OH)2=Ba2++2OH- H++OH-=H2O Ba2+、Cl- BC
【详解】
(1)①NaOH溶液中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
②液氯中只含Cl2一种微粒,属于纯净物,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Ba(OH)2固体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由于在固态中Ba(OH)2未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导电;
④熔融KHSO4是化合物,物质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
⑤Fe(OH)3胶体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⑥水银是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能够导电;
⑦CO2和⑨蔗糖都是由化合物分子构成的物质,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⑧CH3COOH是化合物,在水中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由于在该物质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⑩NaHCO3是盐,属于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在固态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综上所述可知: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④⑧⑩;纯净物中能导电的是④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⑦⑨;
(2)⑩是NaHCO3,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产生Na+、,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3)Ba(OH)2是二元强碱,电离产生Ba2+、OH-,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
(4)Ba(OH)2与HCl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BaCl2、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5)在B点时Ba(OH)2与HCl恰好发生反应产生BaCl2、H2O,H2O是弱电解质,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BaCl2是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电离产生Ba2+、Cl-,所以此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H2O、Ba2+、Cl-;
(6) A.Ba(OH)2和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反应原理不同,A不符合题意;
B.NaOH 和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反应原理相同,B符合题意;
C.Ba(OH)2与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反应原理相同,C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C。
18.HNO3=H++ KAl(SO4)2=K++Al3++2 2Al+2OH-+2H2O=2+3H2↑ ②③ 铁 NaCl
【详解】
(1)HNO3是一元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H+、,电离方程式为:HNO3=H++;
KAl(SO4)2是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K+、Al3+、,电离方程式分别为KAl(SO4)2=K++Al3++2;
(2)Al溶解在足量NaOH溶液中,反应产生NaAlO2、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3H2↑;
(3)①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②熔融KCl电离产生K+、Cl-,故KCl属于电解质;
③BaSO4固体难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会发生电离产生Ba2+、,故BaSO4属于电解质;
④铜是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
⑤稀硫酸是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
⑥澄清石灰水是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
综上所述可知: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③;
(4)在反应2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Fe(OH)3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Na2Fe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2×3e-,被氧化,所以Fe(OH)3是还原剂,其中Fe元素被氧化,Na2FeO4是氧化产物;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NaClO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NaCl中的-1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3×2e-,Cl元素被还原,所以NaClO是氧化剂,NaCl是还原产物。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
19.C 2Fe3++Fe=3Fe2+ 2Fe2++Cl2=2Fe2++2Cl- 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球形干燥管或干燥管 dabcfe
【分析】
(1)指南针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
(2)加入铁粉,可与氧化生成的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
(4)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隔离溶液与空气接触,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5)①根据仪器的结构和性能可判断仪器名称;
②实验时,为避免亚铁被氧化,应先通入氮气,冷却时注意关闭开关,防止氧气进入,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固体质量的变化;
③直至A恒重,记为m3 g,应为FeSO4和装置的质量,则m(FeSO4)=(m3-m1);m(H2O)=(m2-m3),以此计算n(H2O)、n(FeSO4),结晶水的数目等于;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会导致硫酸亚铁被氧化。
【详解】
(1)指南针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只有C 符合,故答案为C;
(2)配制 FeSO4 溶液时为了防止 FeSO4 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Fe+2Fe3+═3Fe2+;
(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
(4)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隔离溶液与空气接触,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5)①由仪器的结构和性能可知B为干燥管;
②实验时,为避免亚铁被氧化,应先通入氮气,冷却时注意关闭开关,防止氧气进入,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固体质量的变化,则正确的顺序为dabfce;
③直至A恒重,记为m3 g,应为FeSO4和装置的质量,则m(FeSO4)=(m3-m1),m(H2O)=(m2-m3),则n(H2O)=、n(FeSO4)=,结晶水的数目等于=。
2021年湖北随州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题-(2019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这是一份2021年湖北随州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题-(2019人教版必修一)教案,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湖北襄阳襄州二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题(2019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这是一份2021年湖北襄阳襄州二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题(2019人教版必修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湖北襄阳襄州一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题教案: 这是一份2021年湖北襄阳襄州一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题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