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我们要建造一个节能房,节能房的舒适温度最接近( )
    A.36.5℃B.23℃C.0℃D.50℃
    2.(3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把钟罩里的空气抽的越来越少时,听到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小,此现象说明了响度与什么有关( )
    A.振幅B.频率C.距离的远近D.介质的疏密
    3.(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亮的距离
    C.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4.(3分)铁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B.
    C.D.
    5.(3分)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6.(3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7.(3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8.(3分)我国高铁以高速、平稳、安全著称。在高速行驶的复兴号上,某乘客看到一枚立着的硬币保持数分钟静止不动。乘客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路旁的树木B.终点站
    C.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D.座椅
    9.(3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B.立竿见影C.镜花水月D.形影不离
    10.(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20cm处,以1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6cm
    B.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变大
    C.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是静止的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 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 cm
    11.(3分)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的氢为固态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气温为﹣50℃的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
    D.铁和钨相比,用铁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2.(3分)用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1号和2号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酒精,按图中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情况进行操作,比较两个玻璃板上的酒精变干的快慢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实验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其质量是否有关
    B.乙图所示实验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其温度是否有关
    C.丙图所示实验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其上方空气流通速度大小是否有关
    D.比较乙图和丙图中第二个玻璃板可以得到结论:酒精上方空气流通速度大,酒精蒸发快
    二、实验探究题(13题5分,14题6分,15题7分,16题6分,17题6分,共30分)
    13.(5分)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
    (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 。
    (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
    14.(6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两组同学从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实验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的目的是 (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2)图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其读数是 ℃。
    (3)图丁是两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图象,其中图象 (选填“a”或“b”)是根据乙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生活中利用类似的办法煮食物,可以使食物熟的更快,其原因是 。
    (4)同学们观察到戊图中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温度计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时气泡内的气体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15.(7分)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表乙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 。(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乙表,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接着小明又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②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③成像后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16.(6分)(1)小雨同学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爸爸晚上开车时,打开汽车远光灯时,空中会出现一道直的光柱。于是,他得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并进行了其他相关实验:
    ①能在空气中看到直线光柱,可能是空气中悬浮的尘埃将光 到我们眼中所致;
    ②若想探究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线传播,可在水中添加几滴 或撒些粉笔灰作辅助器材,再用激光笔对着玻璃杯中的水射去,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光在水中的直线传播路径。
    (2)小雨同学回忆,有一次夏天下午坐爸的车时,发现前方地面在“晃”动;咨询老师才知道是因为空气受热不均匀造成光在不均匀空气中不是沿直线传播。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①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
    ②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
    ③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④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光在 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17.(6分)运城盐湖的湖水像死海的水一样含有丰富的盐分,小明漫步在雪后盐湖边,发现道路上的水都结了冰,但盐湖中的水却没有结冰。他想到水的凝固点是否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呢?请你设计实验帮小明验证他的猜想。
    (1)所用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3)实验结论: 。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四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解答】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3℃,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解答】解:
    将闹铃放在密封罩内,闹铃和人耳之间有空气和密封罩,空气是气体、密封罩是固体,人能听到声音,当逐渐的把密封罩内的空气抽出时,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的多少会影响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人耳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频率20﹣20000Hz之间,且有一定的响度,因此,并非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故B错误;
    C、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铁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A、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C、温度在整个过程中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D、温度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答】解: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符合题意;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B不合题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合题意;
    D、燃烧的蜡烛有“流泪”的现象,是因为石蜡的熔点低,受热熔化形成的,是熔化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解答】解: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不符合题意;
    ②盛夏,旷野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符合题意;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符合题意;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
    综合分析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A。
    8.【解答】解:
    A、硬币和路旁的树木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硬币和终点站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终点站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硬币和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硬币和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座椅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解答】解: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C。
    10.【解答】解:A、因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当铅笔以1c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2s内铅笔通过的距离s=vt=1cm/s×2s=2cm,2s后物距为20cm﹣2cm=18cm,像距也为18cm,2s后铅笔与镜中的像相距18cm+18cm=36cm,故A正确;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若铅笔以1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1c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 cm,铅笔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铅笔的像不动,故D错误。
    故选:A。
    11.【解答】解:A、﹣200℃的氢为液态,因为固态氢的熔点(凝固点)为﹣259℃,﹣200℃高于其凝固点,故A错误;
    B、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因为铁水的温度高于铜的熔点,故B错误;
    C、在气温为﹣50℃的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是﹣38.8℃,﹣50℃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此时水银已成固态,故C正确;
    D、铁和钨相比,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因为钨丝的熔点高,故D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由图知:
    A、甲图中,将一滴酒精摊平,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所以研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故A不正确;
    B、乙图中,将一滴酒精加热,温度升高。所以研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故B正确;
    C、丙图中,对其中一滴酒精扇风,空气流速增大。所以研究的是蒸发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故C正确;
    D、乙图和丙图中的第二个玻璃板上的酒精温度不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也不同,所以无法研究蒸发快慢与空气速度速度的关系。故D不正确。
    故选:BC。
    二、实验探究题(13题5分,14题6分,15题7分,16题6分,17题6分,共30分)
    13.【解答】解:(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4℃。
    (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此方法称为水浴法,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受热均匀。
    (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第4min到第10min,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冰是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烧杯内的水会沸腾,但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内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只有烧杯内的水沸腾。
    故答案为:(1)﹣4;(2)受热均匀;(3)晶体;固液共存态;(4)烧杯。
    14.【解答】解:
    (1)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温度计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故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温度计分度值是1℃,其读数为84℃;
    (3)根据图像可知,a的沸点高于b的沸点,由于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乙图中烧杯上方加盖,可以增大水上方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所以a是根据乙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生活中利用类似的办法煮食物,可以使食物熟的更快,其原因是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4)根据图戊可知,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的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气泡内的气体是由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1)使酒精灯外焰加热(使温度计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2)84;(3)a;气压越大,沸点越高;(4)不变;水蒸气。
    15.【解答】解:(1)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
    (2)由表中数据可知,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看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F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4)①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②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③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1)入射角;(2)等于;(3)不能;同一;(4)①薄玻璃板;②大小;③虚。
    16.【解答】解:(1)①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在空气中看到直线光柱,可能是空气中存在悬浮的尘埃将光反射到我们眼中导致的;
    ②当光在均匀的水中沿直线传播时,在水中添加几滴牛奶或撒些粉笔灰,作辅助器材,再用激光笔对着玻璃杯中的纯净水去射,水中的牛奶或粉笔灰能将光线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所以看到光在水中的直线传播路径;
    (2)②点燃一个装有酒精的盘子,酒精燃烧,其酒精周围的温度则不同,故燃烧的酒精上方的空气不再均匀,因此点燃浅装有酒精的盘子的酒精,让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在燃烧的酒精上方照射,观察激光笔的光线传播方向如何;
    ③因为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路径不再是直线,因此墙面上的光点不再固定,而在墙面上的光点在晃动。
    ④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答案为:(1)①反射;②牛奶;能;(2)②将装有酒精的盘子放在激光笔前方的下侧,用火柴点燃酒精;③墙上红色的光点在晃动;④同种均匀介质。
    17.【解答】解:(1)实验器材:箱门透明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支温度计;
    (2)实验步骤:
    ①在三只烧杯里装相同质量水,分别加质量不同的盐,配制成浓度不同的盐水;
    ②将三支温度计分别插入三只烧杯中,将三只烧杯置于冰箱冷却;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三杯盐水凝固时的温度;
    (3)实验结论:盐水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
    故答案为:(1)箱门透明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支温度计;
    (2)①在三只烧杯里装相同质量水,分别加质量不同的盐,配制成浓度不同的盐水;
    ②将三支温度计分别插入三只烧杯中,将三只烧杯置于冰箱冷却;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三杯盐水凝固时的温度;
    (3)实验结论:盐水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
    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259
    3410
    序号
    ∠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相关试卷

    山西省阳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阳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共6页。

    2021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1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5mmB,【答案】D,【答案】A,【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