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710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710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710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71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71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71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
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1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1,文件包含专题9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原卷版docx、专题9密度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9 密度实验专题一.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1.(1)如图甲所示,虚线表示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的读数视线,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 B ,读出的数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是图中的 A 。(两空均选填“A”“B”或“C”)(2)如图乙所示,某同学用量筒来测量某固体的体积,此量筒的量程是 0~50mL ,所测固体的体积是 10 cm3。【解析】解:(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形底面相平,故B正确;A俯视,读出的数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2)量筒的量程是0~50mL,固体的体积为:V=30mL﹣20mL=10mL=10cm3。【答案】(1)B;A;(2)0∼50mL;10。2.为了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2)将石块轻轻地放在水中,直至 浸没 ,读出总体积为V2;(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实验过程示意图。由图可知,石块体积为 10 cm3。【解析】解:(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50mL=50cm3;(2)将石块轻轻地在水中,直至浸没,读出总体积为V2=60mL=60cm3;(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实验过程示意图。由图可知,石块体积为V=V2﹣V1=60cm3﹣50cm3=10cm3。【答案】(2)浸没;(3)10。3.小欣同学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是 62 g;则矿石的密度ρ= 3.1×103 kg/m3。【解析】解:由图甲知,标尺分度值0.2g,所以矿石的质量m=50g+10g+2g=62g;由图乙知,量筒分度值4mL,矿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所以矿石的密度ρ===3.1g/cm3=3.1×103kg/m3。【答案】62;3.1×103。4.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小石块的质量为 52 g,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2.6×103 kg/m3.【解析】解:(1)在调平过程中,因为指针向右偏,所以平衡螺母要向左调节;(2)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为m=50g+2g=52g;(3)石块的体积为V=40cm3﹣20cm3=20cm3,石块的密度为ρ===2.6g/cm3=2.6×103kg/m3【答案】左;52;2.6×103。5.小明想测一下实验中用的酒精的密度值。①以下是他的实验步骤,但排序不正确。请你帮他将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列起来。正确的顺序是 B、D、A、E、C 。A.称出玻璃杯和剩余酒精总质量m2B.在玻璃杯中盛酒精,称出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1C.将m、V值代入公式ρ=m/V中算出ρD.将杯中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些酒精体积VE.算出量筒中酒精质量m②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请你帮小明填写下表空白处的数据。玻璃杯和酒精总质量ml/g玻璃杯和剩余酒精总质量m2/g量筒中酒精质量m/g量筒中酒精体积V/cm3酒精密度ρ/(kg/m3) 90.4 76.0 14.4 18 0.8×103 【解析】解:①如果先测液体的体积后测质量,就会使一部分液体留在筒壁增大了测量的误差,所以我们要先测液体的质量后测体积,则正确的顺序是:B.在玻璃杯中盛酒精,称出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1D.将杯中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些酒精体积VA.称出玻璃杯和剩余酒精总质量m2E.算出量筒中酒精质量mC.将m、V值代入公式ρ=m/V中算出ρ②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1=50g+20g+20g+0.4g=90.4g;玻璃杯和剩余酒精总质量m2=76g;则倒出酒精的质量m=m1﹣m2=90.4g﹣76g=14.4g;酒精的体积V=18cm3;酒精的密度ρ===0.8g/cm3=0.8×103 kg/m3。【答案】①BDAEC;②90.4;14.4;18;0.8×103。6.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甘蔗汁的密度。(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后,游码也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天平平衡后,小明把总质量为76g的烧杯中的部分甘蔗汁倒入量筒中,量筒情况如图乙所示;测烧杯及剩余甘蔗汁的总质量,砝码情况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甘蔗汁的总质量为 43.2 g。(3)量筒中甘蔗汁的质量为 32.8 g,体积为 30 cm3,甘蔗汁的密度为 1.09×103 kg/m3。【解析】解:(1)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后,游码也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调节,使天平平衡。(2)烧杯和剩余甘蔗汁的总质量:m1=20g+20g+3.2g=43.2g。(3)量筒中甘蔗汁的质量:m=m2﹣m1=76g﹣43.2g=32.8g,量筒中甘蔗汁的体积:V=30ml=30cm3,甘蔗汁的密度:ρ==≈1.09g/cm3=1.09×103kg/m3。【答案】(1)右;(2)43.2;(3)32.8;30;1.09×103。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小明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a.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b.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175.6 g。(3)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丙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75 cm3。(4)矿石的密度是 2.3×103 kg/m3。(5)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解析】解:(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由图可知指针向左偏,故向右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矿石的质量为:m=100g+50g+20g+5g+0.6g=175.6g;(3)原来量筒中水的体积:V总=200ml=200cm3,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后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余=125ml=125cm3,所以向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为:V水=V总﹣V余=200cm3﹣125cm3=75cm3,所以矿石的体积为:V=V水=75cm3;(4)矿石的密度为:=2.3×103kg/m3;(5)矿石取出时会沾水,导致注入的水的体积偏大,所测的矿石体积偏大,利用公式计算出的密度会偏小。【答案】(1)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右;(2)175.6;(3)75;(4)2.3×103;(5)偏小。8.测量固体密度一般需要测出它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再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法。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73.4g ,金属块的体积 20cm3 ,金属块的密度是 3.67×103 kg/m3。 【解析】解:(1)金属块的质量:m=50g+20g+3.4g=73.4g,(2)由图可知,金属块体积:V=40ml﹣20ml=20ml=20cm3;(3)金属块的密度:ρ===3.67g/cm3=3.67×103kg/m3。【答案】73.4g;20cm3;3.67×103。9.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步骤C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 130 mL,矿石的体积是 70 cm3.小芳的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原因是 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 。【解析】解:由图可知,量筒每100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0mL,即分度值是10mL;C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B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V水=200mL﹣130mL=70mL,所以矿石的体积是V=V水=70mL=70cm3;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矿石上会沾有水,导致向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测得矿石的体积偏大。【答案】130;70;偏大;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10.小北的一串珍珠项链,有多颗珍珠遗失(如图1)。为了修复珍珠项链,小北需要向网店商家订购与原手串上相同规格的珍珠。为此,小北利用量筒测量了一颗珍珠的体积,如图2所示。(1)请你仔细分析小北实验失败的原因 单颗珍珠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2)在原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对小北的方案进行改进,写出测量一颗珍珠体积的具体实验步骤。(忽略珍珠穿线的孔隙的影响)【解析】解:(1)由图2可知看出,放入单颗珍珠后,水面上升距离很小,体积变化量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所以我们无法根据图2得出单颗珍珠的体积。(2)为准确测量单颗珍珠的体积,我们可以采用积累法,将多颗珍珠放入量筒中,测出这些珍珠的总体积,然后求得单颗珍珠的体积。【答案】(1)单颗珍珠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2)在量筒中倒入10mL的水后,将10颗珍珠缓慢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水与珍珠的总体积,计算得出珍珠的总体积,然后再求得单颗珍珠的体积。11.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54 g,体积为 10 cm3,密度为 5.4 g/cm3。 【解析】解;金属块质量m=20g+20g+10g+4g=54g;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金属块体积V=70mL﹣60mL=10mL=10cm3;金属块密度ρ===5.4g/cm3。【答案】54;10;5.4。12.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预防病毒,小明的妈妈采购了消毒液进行日常杀菌,为了测量该消毒液的密度,小明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14g;(3)在烧杯中装一定量的消毒液,用天平测出消毒液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把烧杯中的消毒液全部倒入量筒中则量筒中消毒液的质量为 48 g;(4)用量筒测出消毒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体积为 40 cm3;(5)计算消毒液的密度为 1.2×103 kg/m3。(6)按以上步骤测得消毒液的密度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解析】解:(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调节,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由图甲所示可知,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量筒中消毒液的质量m=62g﹣14g=48g,(4)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消毒液的体积:V=40mL=40cm3,(5)消毒液的密度:ρ===1.2g/cm3=1.2×103kg/m3;(6)实验中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消毒液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消毒液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可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答案】(1)右;(3)48;(4)40;(5)1.2×103;(6)偏大。13.小红和小军想通过实验测出1元硬币的密度,他们在实验室找到天平、砝码、量筒。小红用1枚硬币做实验,小军用10枚硬币做实验。(1)老师认为小军的做法更科学合理。因为小军的做法是采用“ 累积 法”来减小误差;(2)以下是小军设计的实验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序号是 DEABC A.把10枚硬币全部浸入水中,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 B.计算10枚硬币的体积C.计算10枚硬币的密度 D.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E.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3)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读数分别是35.0mL和43.0mL情况,由此可知,所测1元硬币的密度为 8×103 kg/m3。【解析】解:(1)直接用一枚硬币做实验,其质量、体积都偏小,特别是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测量不准确、误差较大;用10枚硬币测量其质量、体积,再计算密度可以减小误差,这种方法叫累积法;(2)为避免由于硬币沾水造成的误差,应先测量硬币的质量,在测量体积,最后计算密度,正确顺序应为:DEABC;(3)硬币质量:m=50g+10g+4g=64g;硬币体积:V=43mL﹣35mL=8mL=8cm3,硬币密度:ρ===8g/cm3=8×103kg/m3。【答案】(1)累积;(2)DEABC;(3)8×103。一.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你做此实验选择哪种方法: 甲 (选填“甲”或“乙”)(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乙 (选填“甲”或“乙”)。(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20 立方厘米。【解析】解:(1)(2)乙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而选甲,乙测得体积较大。(3)量筒中水的体积V1=11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130ml,小石块的体积V=V2﹣V1=130ml﹣110ml=20ml=20cm3。【答案】(1)甲;(2)乙;(3)20。2.某物理兴趣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从同一标本中取下三块矿石,其中一块质量和体积的测量结果如图甲、乙所示,则该矿石的密度为 4.2×103 kg/m3。测量出的另外两组数据随手记录在纸上了,如图丙所示。请你帮他提取任意一个数据并标明单位 21g(或5cm3;或63g,或15cm3) 。【解析】解:(1)由图甲可知,砝码的质量是:50g,20g,10g,游码的质量是4g,所以矿石的质量是:50g+20g+10g+4g=84g,由图乙可知,矿石的体积为:V=60mL﹣40mL=20mL=20cm3,矿石的密度为:ρ===4.2g/cm3=4.2×103kg/m3;(2)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应为4.2g/cm3或4.2×103kg/m3,计算可知,=4.2g/cm3,=4.2g/cm3与4.2g/cm3相等,所以,另两组数据分别为m1=21g,V1=5cm3;m2=63g,V2=15cm3。【答案】4.2×103;21g(或5cm3;或63g,或15cm3)。3.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2×10﹣5 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2.6×103 kg/m3。【解析】解:(1)根据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据图知,指针右偏,平衡螺母应向左移;(2)①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即m=50g+2g=52g;②用排水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读取石块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先测量量筒水的体积V1=20cm3,然后测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40cm3,石块体积V=V2﹣V1=40cm3﹣20cm3=20cm3=2×10﹣5m3,③小石块的密度:ρ石===2.6g∕cm3=2.6×103kg∕m3;【答案】左;2×10﹣5;2.6×103。4.在测量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的实验中,将22mL水全部倒入盛有20mL酒精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接着将烧杯中的混合液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如图乙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4g。(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间隙 。(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在天平 右 (填“左”或“右”)盘中加减砝码;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62 g。(3)该实验测得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为 0.95 g/cm3。【解析】解:(1)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而使总体积减小;故说明分子间有空隙;(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3)混合液的质量m=m总﹣m空=62g﹣24g=38g,由图乙读出水和酒精混合液的体积V=40mL=40cm3,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ρ液===0.95g/cm3。【答案】(1)间隙;(2)右;62;(3)0.95。5.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V2。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测出矿石质量m。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1。(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C、B、D、E、A (只填字母序号)。(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选填“左”或“右”)(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如图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 20cm3 ,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3.1×103 kg/m3。(4)实验中,由于小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是实验室里已经没有了量筒,老师就给他增加了一个大烧杯,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如图丁):a.测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请你指出步骤的错误之处: 大杯中没有盛满水 。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溢出水的质量为 m2﹣m1 。【解析】解:(1)测小矿石的密度应先将天平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测出矿石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1;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V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C、B、D、E、A;(2)图示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右侧,应该平衡螺母向左调节;(3)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2g,小矿石的质量:m=50g+10g+2g=62g,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为:60mL=60cm3,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为:80mL=80cm3,小矿石的体积:V=80cm3﹣60cm3=20cm3,小矿石的密度:ρ===3.1g/cm3=3.1×103kg/m3;(4)本实验中利用排水法测量石块体积,大杯中的水应盛满,排出水的体积才等于小石块的体积,故步骤的错误之处:大杯中没有盛满水;根据已知条件,溢出水的质量为:m2﹣m1。【答案】(1)C、B、D、E、A;(2)左;(3)20cm3;3.1×103;(4)大杯中没有盛满水;m2﹣m1。6.如图1,我区华山镇所生产的大理石地砖因其美观、坚固的特点广泛用于各种建设美化场合。小军、小民在学校正在进行施工的广场边上捡到一小块大理石碎块,于是他们来到物理实验室欲测量一下这块大理石的密度。(1)他们打算利用量筒测出它的体积,测量前,需要首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是指: 水要没过石块,且保证放入石块后不会超出量筒的量程 。(2)他们利用量筒先测出了大理石块的体积,然后直接拿出放入天平称其质量,如图2所示:则根据他们所测得的数据,这块大理石块的密度是 4.2g/mL (用题干中的单位表示)。(3)经过多次测量后,通过查阅密度表,小明发现他们所测得的密度始终有些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小军和小明反复思考测量中的各个步骤,除了一些读数误差之外,他发现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用量筒测完石块体积后,石块表面附着了一部分水,而他们未加处理就直接测量了其质量。(4)由此他们联想到,在测量像食用油、酸奶等液体的密度时,要格外注意液体附着器壁造成的影响。请同学们完善下面是测量酸奶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酸奶倒入空烧杯内,用天平测其总质量m1第二步:将烧杯内的部分酸奶到入量筒,测其体积V第三步: 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 。第四步:计算酸奶密度表达式ρ= 。(用题干中的符号表示)【解析】解:(1)“适量”是指:石块能浸没在水中,否则无法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且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2)由图2知,大理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大理石块的质量:m=50g+20g+10g+4g=84g;大理石块的密度:ρ===4.2g/mL;(3)做实验时,他们先用排水法测出大理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质量,由于石块表面附着了一部分水,测得的质量偏大,故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大;(4)测量酸奶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酸奶倒入空烧杯内,用天平测其总质量m1;第二步:将烧杯内的部分酸奶到入量筒,测其体积V;第三步: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第四步:根据前面步骤可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m1﹣m2,则酸奶的密度表达式为ρ=。【答案】(1)水要没过石块,且保证放入石块后不会超出量筒的量程;(2)4.2g/mL;(3)偏大;(4)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7.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分度值0.2g)、量筒、水(ρ水=1.0×103kg/m3)、食盐,烧杯、白纸、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1)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为称量出2g盐,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游码示数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至 2.4 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2)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2g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 1.04 g/cm3。(3)小红发现可以用实验中的天平和烧杯制作“密度计”。她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g。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并在水面位置处做好标记,如图乙所示。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为方便使用该“密度计“,小红做了如下的使用说明:①图丙中横坐标表示m,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ρ,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ρ﹣m图像,并在坐标轴上标出ρ的最大值。②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 0.004 g/cm3的液体。【解析】解:(1)由甲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白纸的质量为0.4g,要称量出2g盐,可以先将游码移至2.4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2)水的体积V水=50mL=50cm3,由ρ=可得,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g/cm3×50cm3=50g,则盐水的质量m盐水=m水+m盐=50g+2g=52g,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ρ盐水===1.04g/cm3;(3)①由题意可知,空烧杯的质量m0=50g,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100g,则烧杯内水的质量m水=m1﹣m0=100g﹣50g=50g,烧杯内水的体积V水=50cm3,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则液体的体积V液=V水=50cm3,则烧杯内液体的质量m液=m﹣m0=m﹣50g,液体的密度ρ液===﹣1.0g/cm3,所以,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的关系为一次函数,当烧杯内没有液体时,m=50g,液体的密度ρ液=0g/cm3,当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时,液体的密度ρ液=1.0g/cm3,当托盘天平称量达到最大测量值200g时,液体的密度最大,即ρ液=3.0g/cm3,则ρ﹣m图像如下图所示:;②由托盘天平的分度值0.2g可知,该“密度计”可以鉴别液体质量的差异为0.2g,则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ρ===0.004g/cm3。【答案】(1)2.4;(2)1.04;(3)①如上图所示;②0.004。8.小明在户外捡到一块较大的石块,他想知道石块的密度是多少,请同他一起完成测量过程。小明用天平(含砝码)、烧杯、水进行测量。①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32 g。②由于该石块无法放进量筒内,小明按如图乙的方法测小石块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B、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的位置做标记;C、取出小石块,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水面达到标记处 ,测得此时的质量为152g。③计算小石块密度为 3.2×103 kg/m3。④按照上述方法,由于取出小石块时带出一部分水,会使小石块的密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相等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解析】解:①石块的质量:m=20g+10g+2.0g=32g。②C、取出小石块,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标记处,测得此时的质量。③石块的体积:V=△V水===10cm3。石块的密度:ρ===3.2g/cm3=3.2×103kg/m3。④虽然取出小石块时带出一部分水,但当往烧杯中加水时,会将石块带出的水补充上(即图C的水面仍然在标记处),通过AC两图测质量的方法测得石块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等。【答案】①32; ②水面达到标记处;③3.2×103;④相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 密度的计算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1,文件包含专题10密度的计算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原卷版docx、专题10密度的计算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8 质量与密度-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1,文件包含专题8质量与密度-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原卷版docx、专题8质量与密度-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7光学作图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1,文件包含专题7光学作图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原卷版docx、专题7光学作图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