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1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1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1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活动,交流与讨论,思考与讨论,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沙市第六中学备课纸科目物理年级高一作者赵 斌时间年 月 日课题§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品德︶1.知识与技能⑴掌握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⑵掌握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⑶能测定平均速度,画出v-t图象,通过图象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过程与方法⑴能分析、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⑵掌握建立图像的一般规律,了解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⑶掌握在极短的时间内物体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一近似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态度。⑵注意培养学生尊重原始测量数据这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重点: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难点: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测定瞬时速度,画出v-t图像,并通过图像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新课导入 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在技术上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在测量时可以尝试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再经过计算或作图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秒表和尺子,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但当物体运动速度太快时,采用这种方法的测量误差较大.打点计时器就是一种记录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信息的仪器,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位移和时间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快慢. 【课堂活动】 同桌的同学合作,简易模拟打点计时器. 1.同桌两位同学之间,一位同学手拿一枝彩色画笔,另一位同学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缓慢向前移动.你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点击纸带(比如每秒1次,或每秒2次),比比看,看谁牵动纸带的速度变化最小.想一想,相邻两点的距离跟牵动纸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牵动纸带的快慢不均匀,对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有没有影响? 2.两位同学竞走比赛,为了比较他们的运动情况,现在让每位同学都提着底部穿孔、漏沙比较均匀的两个沙袋一起竞走,然后通过他们的漏沙情况来判断他们的匀速运动情况和加速情况. 以上两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打点计时器通过打点达到计时目的的原理. 学生做完后讨论. 分析1:相邻两点问的距离随着牵动纸带的速度的增大而加大.纸带运动的快慢不均匀,点子的间隔也不均匀,但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没有影响. 分析2:参加竞走的两人若运动快慢比较稳定,则漏沙比较均匀,若加速运动,会发现快的时候漏沙少,慢的时候漏沙多. [新课教学](引入打点计时器) 一、电磁打点计时器 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注意其重点: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其使用说明书,明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交流与讨论】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工作,能不能使用直流电源,为什么?分析:原理中是靠电流方向的改变来改变磁铁的磁场方向,从而促使振动片上下振动,并且振动片的振动周期与电源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若使用50 Hz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这个值正好是电源频率的倒数. 二、电火花计时器 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注意其重点: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说明书,明确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交流与讨论】 从原理上考虑,电火花计时器跟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个更好些,误差可能会更小? 析:电火花计时器可能会更好些,因为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振针和纸带间的摩擦会更大些.总结: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中运动阻力极小,这种极小阻力来自于纸带运动的本身,而不是打点产生的,因而系统误差小,计时精度与交流电源频率的稳定程度一致(脉冲周期不大于50s,这一方面也远优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同时它的操作简易,使用安全可靠(脉冲放电电流平均值不大于5 A).问题讨论:打点计时器能记录哪些信息?(时间和位移.) 课堂训练: 出示例题: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 B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三、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提示. 指导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引导学生思考:纸带上的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怎样将纸带上的点变成相关的数据? 【交流与讨论】 问题1.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怎样安放复写纸和纸带的位置?(将复写纸套在复写纸定位销上,推动调节片,可调节复写纸位置.将纸带从复写纸圆片下穿过.) 问题2.振针打的点不清晰或打不出点可能是哪些原因?怎样调整? 分析1:可检查压纸框的位置是否升高,而阻碍了振动片,振针打不到纸带上,可将压纸框向下压恢复其原来位置. 2:可能是复写纸该换新的了. 3:可能是振动片的振幅太小,可调整振动片的位置. 4:可能是振针的位置太高,调整振针的位置,直到打出点为止. 5:电压在4 v和6 v的情况下,打点的清晰度有点差别,电压高的时候稍清晰,所以可调高一点电压. 问题3.开启电源打点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分析:因打点计时器是按间歇工作设计,故长期工作可能会因线圈发热而损坏.让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方法:讨论回答: 纸带处理: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时间间隔数是多少?(共()个.) 学生亲自手拉纸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测量数据. 【思考与讨论】: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讨论回答:测出两个点间的距离,数一下这两个点间共有多少个时间间隔,即有多少个O.02 s,用这个总距离去除以所需用的时间. 【课堂训练】 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的运动时间.如果把纸带和运动的物体连接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的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从而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示每条纸带记录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参考答案:(a)、(b)的各点分布较为均匀,是匀速运动,但从点子的疏密程度来看,(b)上的点子较稀疏,所反映的物体运动较快,速度较大.(c)表示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速度在增大;(d)表示物体运动得越来越慢,速度在减小. 四、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该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确. 示例:如图,测量出包括E点在内的D、F两点问的位移△x和时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 可以大致表示E点的瞬时速度,D、F两点离E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然而D、F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学生根据粗略表示某点瞬时速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计数点,测量包含这个点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z,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t,填入教材中设计好的表1中. 根据算出刚填完的表1中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抄入教材表2中.从该表中能粗略看出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 【课堂训练】 如图,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问的距离为:AC=14.O mm,AD=25.0 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 O.35 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O.42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O.35 m/s. 五、用图象表示速度 刚才我们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粗略看出我们自己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图象是表示变化规律的好方法,我们可以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那么怎样用图象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呢?请同学们先看课文并回答. 析: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用横坐标表示时间,根据表中各时刻的速度,将(v,t)作为一组坐标在图象中描点,将点连线后得出的图象称为速度一-时间图象(v一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学生具体操作描点. 为了更清晰,把点用折线连起来. 速度的实际变化应该是比较平滑的,所以,如果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来“拟合”这些点,曲线反映的规律应该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指导学生换用红色笔用平滑的线将刚才描过的点再重新描画一遍. 再次手拉纸带动现在来观察图象,更形象直观地显示自己手拉纸带的运动情况. 【说一说】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速度从始至终是不变的吗?如果有变化,你估计是怎样变化的?某位运动员的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57 s,按照你的估计画出他在这段时间的v一t图象的草图.如果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同学跑百米,他的v一t图象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参考提示:运动员的百米赛跑中,速度变化较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速度从零迅速增大;中间阶段,这一阶段速度几乎不变;冲刺阶段,速度逐渐增到最大.如图1—4—6所示. 如果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同学跑百米,他的速度可能是先增加到最大,然后又逐渐减小.如图. [小结]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V一t图象: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某段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值表示该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形状一样的图线,在不同图象中所表示的物理规律不同. [课外训练] 1.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被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 (ABCD ) 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 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2.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C )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3.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 D ) A.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 B.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C.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4.如图1-4-9所示是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 (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解析:(1)有初速度;(2)运动方向变化,O~之间运动方向不变,与正方向相同,为同一方向,,之后方向改变,为负方向;(3)速度先变大后不变再变小而后又反向变大. 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1,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跟踪练习,课堂训练及跟踪练习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