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四校中考二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四校联盟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五月月考
物理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O-16 H-1 C1-35.5 Fe-56 Ba-137 Mg-24 Al-27 Na-23 N-14 C-12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吸附性 B. 溶解性 C. 氧化性 D. 挥发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见的化学性质有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可燃性、腐蚀性等。
【详解】吸附性、溶解性、挥发性都没有涉及化学性质,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氧化性,一般是物质和氧气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C
2. 某消毒液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消毒液为混合物 B. NaClO中有两种金属元素
C. NaClO中的阳离子为Na+ D.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
B、次氯酸钠中钠带“钅”属于金属元素,氧、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错误;
C、NaClO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Na+,说法正确;
D、钠元素+1价,氧元素-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x+(-2)=0,x=+1,说法正确。
故选:B。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 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C.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D. 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但是碳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如碳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森林着火,应快速建立隔离带,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题意;
C、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故不可用甲醛浸泡海鲜防腐,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将甲烷在高温等条件下转化为其它有机物是重要的硏究课题,某研究发现使用特殊催化剂(CeO2、Cu2O、Cu的混合物),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能够更有效地将甲烷转化为丙,该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 丙的化学式是CH3OH
C. 乙是氧化物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1:1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此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每个丙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故丙的化学式是:CH3OH,此选项正确;
C、氧化物是指某一化合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由图可知,物质乙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此选项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16:18=8:9,此选项错误。
故选D。
5. 从混合物中分离与提纯X(括号内是杂质),不能用下图所示方案是
A. Ag(Fe) B. Cu(CuO)
C. CaCO3(CaCl2) D. FeSO4(Cu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Ag(Fe),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亚铁盐,银不反应,过滤,故A正确;B、Cu(CuO),氧化铜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铜盐,铜不反应,过滤,故B正确;C、CaCO3(CaCl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钙,应蒸发结晶,故C错误;D、 FeSO4(CuSO4),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故D正确。
点睛∶除杂原则⑴杂质尽量除净,⑵在除去一种杂质的同时不应增添新的杂质,⑶在除去杂质的同时,非杂物质不应过多消耗,但质量可以增加。
6. 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若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B. t1℃时,用不断搅拌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将t2℃的甲溶液170g降温至t1℃,析出的甲一定是34g
D. t2℃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t1℃时,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选项中没有指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B、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不会改变物质的溶解度,由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选项错误;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g,t1℃时甲的溶解度为36g,则将t2℃的甲的饱和溶液170g降温至t1℃,析出的甲一定是34g,选项中没有指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g,则t2℃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35g,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选项正确,故选D。
7. 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Ⅰ和Ⅱ,实验结束,将两实验的废液倒入一洁净烧杯中,反应后得到溶液A和固体B,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据此得出以下结论:
①通过实验Ⅰ和Ⅱ能验证Al、A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②实验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Cu;
③若A是无色溶液,A中一定不含AgNO3
④若A呈蓝色,溶液A中至少有两种溶质;
⑤若A呈蓝色,固体B中一定不含Cu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实验Ⅰ中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铜活泼,实验Ⅱ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
②实验Ⅰ中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得到无色溶液和固体,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实验Ⅱ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如果Ⅱ中硝酸银过量,铜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则固体中不含铜,错误;
③若A是无色溶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实验Ⅰ中铝过量,金属活动性:铝>铜>银,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铝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故如果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硝酸银一定已经完全反应,A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正确;
④若A呈蓝色,说明含硝酸铜,由于实验Ⅰ中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铝,硝酸铝不参与反应,故A中一定含硝酸铝,铜可能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或铜过量,这时不含硝酸银,混合后,还可能硝酸银过量,这时A中有三种溶质,故溶液A中至少有两种溶质,正确;
⑤若A呈蓝色,说明A中含硝酸铜,实验Ⅰ中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实验Ⅱ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如果实验Ⅱ中,硝酸银不足,铜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固体B中含Cu,错误。
故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选A。
8.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 B.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 |
C.向等质量的镁、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 D.在密闭容器中,甲烷完全燃烧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刚开始酸不足,根据盐酸计算氯化钙质量,生成氯化钙质量相同,后期酸过量根据氧化钙和氢氧化钙计算氯化钙质量,相同质量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高, >,生成氯化钙多,图像相符,A正确。
B、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镁先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 溶液质量减少,再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铝溶液质量增加,图像相符,B正确。
C、向等质量的镁、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刚开始酸不足,根据盐酸计算生成氢气质量,生成氢气质量相同,图像不符,C错误。
D、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图像相符,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9.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认识水、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玻璃管b端收集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电解水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原子种类 B 原子数目 C 分子数目 D 元素种类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 (1). O2 (2). (3). ABD (4). 煮沸
【解析】
【详解】(1)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玻璃管b端收集气体较少为氧气O2。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A 原子种类、B 原子数目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由(1)中化学方程式可知,C 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原子种类不变,故D 元素种类不变;
故选ABD。
(3) 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0. 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g。
(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由烧杯、______。
【答案】 (1). 25 (2). 小于 (3). 玻璃棒
【解析】
【详解】(1)根据配制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列方程 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为25g;
(2)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结果是水取多了,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3)混匀需要的仪器为烧杯和玻璃棒。
故答案25;小于;玻璃棒
11. 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为了研究该混合物的成分,某同学按下列流程进行了实验(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4)该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取样品20.9g(其中含钠元素质量为6.9g),按上述流程图进行实验,产生11.65g白色沉淀A,产生2.2g气体W。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其质量为_______g。
【答案】 (1). 过滤 (2). (3). Na2CO3、Na2SO4 (4). NaNO3 (5). 8.5
【解析】
【分析】将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溶液,步骤①中加适量稀盐酸生成气体W,W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W);步骤②中加入稀硝酸和氯化钡,得到白色沉淀A,说明样品中含有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A是硫酸钡,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步骤④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生成的白色沉淀C是氯化银(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但不能说明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因为步骤①②中反应都新生成了氯化钠;步骤③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白色沉淀B是碳酸钙;根据题中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和硝酸钠;
【详解】(1)操作Ⅰ是分离固液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2)反应④反应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3)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2CO3、Na2SO4。
(4)由上分析可知产生11.65g白色沉淀A是硫酸钡,产生2.2g气体W是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转化关系,设样品中硫酸钠含有的钠元素质量为m1,硫酸根离子质量为n1,样品中碳酸钠含有的钠元素质量为m2,碳酸根离子质量为n2 ;
硫酸钡的形成是因为硫酸钠的存在,而一个硫酸钠对应一个硫酸钡,因此可以得出对应的关系量,即一个硫酸钡对应一个硫酸钠,对应两个钠离子,对应一个硫酸根离子,可得:
解得:m1=2.3g,n1=4.8g ;
二氧化碳的产生是因为碳酸钠,一个二氧化碳产生需要一个碳酸钠,因此对应关系为一个二氧化碳对应一个碳酸钠,对应两个钠离子和一个碳酸根离子,可得:
解得:m2=2.3g,n2=3g ;
则样品中剩余钠元素质量为,样品剩余的阴离子质量为,钠元素和阴离子的质量比,氢氧化钠中钠元素和氢氧根离子的质量比为 ,氯化钠中钠元素和氯离子的质量比为 ,硝酸钠中钠元素和硝酸根离子的质量比为,所以样品中还含有的物质只能是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3;所含硝酸钠的质量为2.3g+6.2g=8.5g。
12. 绿矾(FeSO4﹒nH2O)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绿矾不稳定,加热时会失去结晶水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g。称重B装置,记为n1g。(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一段时间后连接好装置,关闭K1
Ⅱ.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
Ⅲ.熄灭酒精灯
Ⅳ…………,称量A的质量为m3g,称量B的质量为n2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Ⅳ中“……………。”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根据实验记录,如只选择装置A的数据计算绿矾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列式表示)。
(4)如选择实验前后B装置数据计算,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若两组数据的计算结果都偏小,则可能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 打开K1继续通N2,至冷却到室温 (2). (3). (4).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入装置B中影响实验结果 (5). 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
【解析】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步骤Ⅳ中的具体操作是:打开K1继续通N2,至冷却到室温。故填:打开K1继续通N2,至冷却到室温。
(2)绿矾不稳定,加热时会失去结晶水生成硫酸亚铁,装置B中是碱石灰,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
(3)绿矾不稳定,加热时会失去结晶水生成硫酸亚铁,碱石灰具有吸水性;根据题干信息, 装置A的质量为m1g,装置A加入绿矾后的质量为m2g,则加入的绿矾的质量为(m2-m1)g,加热前装置A的质量为m2g,加热后装置A的质量为m3g,则加热过程中绿矾失去结晶水的质量为(m2-m3)g,所以根据实验记录,如只选择装置A的数据计算绿矾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为: 。故填: 。
(4)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晶体加热失去结晶水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入装置中影响实验结果。若两组数据的计算结果都偏小,可能的共同原因是: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则反应后称量B的质量为n2偏小,生成水的质量(n2-n1)偏小,则反应后装置A的质量m3偏大,绿矾失去结晶水的质量为(m2-m3)偏小。故分别填: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入装置B中影响实验结果;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
13. 为测定某铁粉样品(含少量木炭粉)中铁的含量,往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加入铁粉样品,测得生成氢气质量与所加铁粉样品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求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0.6;
(2)解:设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
x≈93.3%
答: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所加铁粉样品的质量为6g时,生成氢气0.2g,所加铁粉样品的质量为18g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g,故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g;
(2)见答案。
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余取8,9g,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