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第7课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浙美版第7课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1教学目标 1、 了解木刻版画的刀法组织,掌握烽火岁月时期我国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2、比较欣赏烽火岁月时期的木刻版画,感受这一时期版画制作的背景与形式内容。在对这一时期木刻版画的临摹创作中体会画家在画中表达的情感。3、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提升爱国主义情操。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七年级对《鲁迅与美术》的学习,对版画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版画的工具材料。学生对版画有一定的兴趣。对课堂气氛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3重点难点 重点:讨论、评述“刀痕板味”在木刻版画题材内容上的体现,掌握其刀法组织、黑白灰的构图特点的表现。难点:欣赏评价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导入PPT出示版画作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美术作品,大家想一想这些美术作品属于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生:版画师:没错,这些都是版画作品,大家再来观察一下这几张作品,说说他们有何共同点?生:表现都是战争场景,·····师小结:不错,这些作品表现的题材大多都跟战争有关,这些作品都是抗战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历经多次血与火的洗礼,直至新中国成立,在这段烽火岁月中,中国的新兴木刻版画犹如时代的战歌,呼唤着民族意识的觉醒,那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版画语言为我们留下了如:《当敌人来搜山时》、《到前线去》、《人桥》、《破碉堡》、《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等这些永不磨灭的记忆。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烽火岁月中的版画》去感受画家们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活动2【活动】活动一 活动一:师生共同分析,个人发言对《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1) 赏析木刻版画的刀法组织我们来看看这幅作品教师出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问题一: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氛围如何?请形容这幅作品的整体场景气势。生:师小结:画面中那武装起来的愤怒的民众,像狂涛巨浪一样,画面中黑与白的对比、人物动势和线型节奏的同向处理,强化了整体的气势,使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再来仔细观察一下作品中人物的头发、手臂肌肉及土坡和云层问题二:说说你感受到的头发、手臂肌肉、土坡和云层等局部木刻版画的线条魅力?生:头发:用波浪线表现头发手臂:用梭状线表现手臂的肌肉土坡:用交织的交叉线表现土坡云层:用平行的曲线表现云层问题三:木刻版画的刀法组织体现了哪些美?生:师小结:提问:从形式欣赏的角度看,木刻版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在哪里?大家可以小组交流,从这些选项中选出。活动3【活动】活动二 回顾木刻工具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木刻版画的工具吗?生:刀师小结:木刻刀具的种类有三角到、平口刀、圆口刀、斜刀、排刀、方口刀。不同种类的刀具能表现出不一样的线条美,同学们能分辨这些木刻线条是哪类刀具留下的足迹吗?哪一种是“它”留下的足迹?生:选一选师小结:平口刀特点:具有偶发性,有残刀、破刀之美;圆口刀特点:线条浑厚,有体积感;三角刀特点:刀锋尖锐,线条挺拔有力、线条明确;活动4【活动】活动三 感悟木刻制作同学们了解木刻版画的基本步骤和材料吗?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5页,总结一下木刻版画的基本步骤、常用工具和材料。小结:木刻版画的基本步骤表现为:绘、刻、印三步。常用的工具材料有木刻刀、板材(可以选用梨木、三夹板、纤维板等)拓印用的纸、油墨或颜料等。问题一:小组讨论木刻版画进行绘、刻、印时的关键是什么?生:小结:绘:在绘制画稿过程中,初学者一般不直接在木板上起稿,可先在纸上画定,然后转化于木板上。上稿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为直接转写法,二为复写法。刻:木刻版画刻制过程:1、先刻出主体物,把画面的主要轮廓和外形刻出来,再刻去大块的空白,把画面大的黑白关系拉开。2、刻出背景,处理画面中间灰调子,即充分运用疏密、粗细、大小、强弱不同的线条和点子组成画面的灰调子,丰富画面。3、再仔细刻制画面各部分细节,进行统一调整和加工。印:油印木刻用油性颜料,一般用油墨颜料。水印木刻则选用吸水性强的纸张(多为宣纸),颜料以水彩、中国画颜料等水容性颜料为主。问题二:总结木刻版画绘、刻、印的要领。绘:注意构图要简练概括刻:注意刀法的刀痕体现印:黑白对比强烈,灰调协调4)提问:那么木刻版画表现抗战题材的作品优势在哪里?请欣赏书本第23、24、25页的作品,木刻版画表现抗战题材的作品优势在哪里?(小组讨论)师小结:木刻版画的特点:工具——线条表现力强材质——木纹效果形式——黑白灰、套色处理注:木版画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刀法刚劲有力,黑白相间的节奏,使作品极有力度。同时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风格。活动5【练习】深入:探索求知 探索求知出示:《饮》、《鱼水情》这两幅版画作品我们来看看这两幅作品,提问:从题材、线条、人物对比这两幅木刻版画,体会黑白木刻版画的线条语言。小组讨论交流,完成答题卡,师总结:《饮》 题材:举着水罐喝水的陕西农民线条:细密、明快、爽利,层次丰富……刀法:简洁有力黑白对比强烈……画风:简洁明快形式优美意境抒情……《鱼水情》题材:正在交流的军民线条:粗狂、有力,温厚含蓄……刀法:刀笔不辍,以浑朴粗犷的砖刻为主体……画风:黑白对比强烈,人物造型风格化,透着一股浓浓的朴素,温暖的气息…… 活动6【作业】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课外拓展欣赏鉴赏古元的作品《人桥》,引出套色木刻版画。我们来看看这幅作品,问题一:与前面的版画相比,它的不同在哪?这是木刻版画吗?生:有色彩这就是套色木刻版画请用黑色水笔画一画,再次感受木刻版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再次巩固知识,提升情感高度。让学生课后寻找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特点,为下一单元的学习做准备和铺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我设计的服装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7课 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