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评课ppt课件
展开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重点)明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难点)
(1)每个花瓶里插 3 枝花,4 个花瓶一共插 了多少枝花?
用加法算:3+3+3+3=12(枝)
用乘法算:3×4=12(枝)
答:4 个花瓶一共插了12枝花。
3 × 4 = 12
像 3×4=12 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有 12 枝花,每 3 枝插一瓶,可以插几 瓶?
(3)有 12 枝花,平均插到 4 个花瓶里,每 个花瓶插几枝?
12 ÷ 3 = 4
像 12÷3=4和12÷4=3 这样,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12 ÷ 4 = 3
17 ÷ 5 = 3 …… 2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 数=商×除数。
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 -余数)÷商。
根据 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选自教材P6做一做)
36 ×14 = 504
例 判断:在验算 819÷39=21 时,只有商×除数=被除数一种方法。 ( )
错因分析:此题错在对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在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除了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被除数除以商,看是否等于除数。
1.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选自 教材P7 T1)
(1)蜗牛每小时可爬行 5 m,6 小时能爬行多少 米?
(2)120 支铅笔,每 12 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3)蜗牛 6 小时爬了 30 m,平均每小时爬行 多少米?
(4)一头大象的体重是 5600 kg,正好是一头 牛的体重的 8 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 两个等式。(选自教材P7 T2)
13936÷208=67
13936÷67=208
1008÷21=48
3.(选自教材P7 T4)
4.小亮寄快递花了 144 元,平均每件要 18 元, 他一共寄了多少件?
144÷18=8(件)
5.分装一批糖果,每个盒子装 25 块,装满了 12 个盒子,还余 8 块。这批糖果一共有多 少块?
25×12+8=308(块)
答:这批糖果一共有308块。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 除数=商×除数。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优质课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优质课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分层作业含答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导学案含答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优秀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5+5=,×5=15,×12=60,探究点1,除法的意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要点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完整版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