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上册3 鸟语花香 教学设计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5283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岭南版3 鸟语花香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岭南版3 鸟语花香教案及反思,共3页。
3 鸟语花香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竹子挺拔清秀、枝叶婆娑,让学生感受竹子虚心有节、不畏霜雪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知识技能目标1 .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2 .学习传统的画竹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3 .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竹子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2学情分析 《鸟语花香—竹韵》就让学生通过赏竹、咏竹、画竹,尝试来学习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让学生有意识的通过观察、捕捉事物特征,提高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竹子虚心有节、不畏霜雪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 一、 赏竹: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欣赏与描述: 1 .竹子的生长习性 ? 2 .竹子的形态特征 ?教师总结:竹子的种类很多,不同品种的竹子,其区域适应性也不同,通常的竹子适宜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喜爱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二、 咏竹1.师:中国人最早的竹情节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之后,竹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例如“竹报平安”常用来祝福平安吉祥。国画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笔墨特征是以书入画、骨法用笔,画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表现出竹的神韵与气节。2. 画竹名人竹石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绿竹筠 苏轼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 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医。3.梅之佳友:岁寒三友:松、竹、梅 四君子:梅、兰、竹、菊三、画竹1 .认识文房四宝。2 .教师与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 ( 教师演示 )传授小知识点:用笔: 中、侧锋,轻、重、缓、急等。用墨:干、湿、浓、淡等。3 .郑板桥提出画竹的三个作画阶段:眼中之竹 (取材阶段)胸中之竹 (构思阶段)手中之竹 (作画阶段)4 .枝干的画法:中锋侧锋并用,讲究书法用笔的意味。注意笔墨的干湿变化。线条交错组合时注意疏密关系。运用书法用笔和浓、淡、干、湿的水墨技法,大胆画出枝干。叶的画法:把握竹叶的聚散和方向四、展评、拓展展示部分国画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评价建议:1 .构思有什么特点 ?2 .用笔用线是否流畅、大胆 ?3 .笔墨韵味的效果把握的如何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奇妙的水墨世界3 鸟语花香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赏析梅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3 鸟语花香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赏析梅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上册3 鸟语花香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