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教学设计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5285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教学设计 (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5285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教学设计 (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5285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1、以青铜器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与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尝试将青铜器的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和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感悟、源于现实的奇思妙想融为一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
3、了解青铜器知识,辨识青铜名作。
2学情分析
1、课题意义:本章内容主题为《青铜器》,选取《青铜器》的深远意义是显而易见地:青铜器即是历史,又是艺术,更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符号和基因,上好这节课,能形象生动地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课题分析:依据以往的经验,要上好这节课是有难度的,因为课程内容“青铜器”历史久远,名称形制神秘莫测,又与现实生活缺乏有机联系,如果采用欣赏课形式,无论教师讲述多么精彩,恐怕都难以弥合巨大的时空差异造成的生疏感,从而难以取得理想地教学效果。相反,采用手工课形式,则能很好地克服以上困难。
3、课题重心:由以上分析表明,本课题的重心应为学生动手实践环节及构建学生的感性体验。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与灿烂文化,感悟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无限地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导入
1、播放Flash课件:背景音乐响起,节奏舒缓悠扬。大屏幕以动画方式展示一组瑰丽地青铜器影像,动画节奏与音乐同步。
说明:背景音乐选择的是节奏舒缓悠扬、怀着一丝乡愁又略带些许忧伤的《神秘园之歌》,乐曲的色调很好地营造了一个怀着虔诚回望历史的氛围。青铜器影像展示的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传世青铜瑰宝,为了取得良好地动画展示效果,影像全部经过去背景处理,使得青铜器器型显得更加完美醒目。通过背景音乐和影像,展现出青铜器穿绵恒古今的神秘与壮美,唤起学生对中华文明和历史的崇敬与神往。
2、设问: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时代?看到青铜器的第一感受?现代汉语中有关青铜器的成语?通过学生回答和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说明:这里的设问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然而所列的三个问题无疑更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
第一设问启发学生定位青铜时代所处的历史空间,答案可以是我国历史上的某个具体朝代,也可是以人类文明史上的某个发展阶段。目的在于把学生的视野指引到更加广阔地时空维度,进而凸显出青铜器的人文历史价值。
第二设问意在启发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青铜器以及青铜器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述。
第三设问引导学生在现代情景中寻找青铜痕迹,可以有效地在远古与当代、艺术与实用之间建立联系,消除因古今巨大时空差异给学生造成的陌生感和空洞感。一言九鼎、扛鼎之作、钟鸣鼎食、三足鼎立、春秋鼎盛、九五之尊等成语都与青铜器有关,就一两个词语请学生进一步解答,指出其中相关的青铜器,以及在词语中的所指。教师通过总结,指出青铜器历经千年其意义的流变,激发学生探究青铜奥秘的兴趣。
3、中华瑰宝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我们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远在4000年前的夏代,先民们已掌握了青铜合金技术,到商代青铜铸造艺术已十分成熟,从造型到纹饰都非常精美,达到高峰。西周时期青铜器已被普及、日常化。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高的特点,用来制造各种器具十分便利。它的出现对人类生产力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说明:在之前的引导和铺垫后,将“中华瑰宝青铜器”以关键词的形式向学生讲述,目的在于将之前关于青铜器的松散地、感性地认知整合强化,也是对整个导课环节的总结,能使课堂教学的节奏张弛有度。
活动2【讲授】欣赏与探索
二、欣赏与探索
在之前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欣赏青铜器,重点研究青铜器的造型美和纹饰美,比较不同时代的青铜器造型与纹饰,说说有哪些不同的时代特点?
说明:本环节是第一课时(共2课时)的重点部分。
1、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青铜器的相关知识,通过观看纪录短片、欣赏图片、学习教材等方法进一步完善学生关于青铜器的认识。
2、不同方法的采用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立体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而研究重点定位在青铜器的造型美与纹饰美之上,即有利于学生在欣赏研究时有所依据,更是为后面动手制作做好了铺垫。
1、观看纪录短片:新首都博物馆——《青铜器篇》。
说明:走进青铜器博物馆,拓展对青铜器的了解和认识。所选的影像形象直观、语言幽默,科普意义突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青铜器的认识。影像介绍了以下三种青铜器:
A:兽面纹鼎
B:班簋
C:三角云雷纹高足豆。
2、欣赏图片资料:逐一展示大幅图片资料。
说明:教师在这一环节应注意对学生欣赏的引导,还应注意在图片之间进行相关的比较,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图片之间的异同。
3、教材学习:莲鹤方壶。通过以上环节对赏析方法的引导,请学生来对莲鹤方壶进行赏析。
设问: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鼎是什么鼎?哪一件青铜器被认为是最精美的?它们有什么样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说明:这是检验学生对青铜器知识掌握情况的环节,可由多名学生做补充赏析。在学生能对教材图片做出合理赏析之后,进一步提出关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设问,锻炼学生的赏析能力,也给还没有表达自己观点的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为总结本环节教学做好了铺垫。
4、特点总结:
种类繁多的造型:根据不同的用途,发展出了造型各异的青铜器,有礼器、食器、乐器、兵器等。
丰富多彩的纹饰:青铜器的纹饰丰富多彩,具有极强的装饰感与神秘感,如:饕餮纹、蝉纹、波纹等,并很好地组织在统一变化、对称均衡、集中放射等形式美法则中,体现了很高的审美思想与追求。
鲜明的时代特征:青铜器造型既实用又与特定的精神目的相统一。商代青铜器造型雄健威严,体现奴隶主的神权思想;西周重礼乐,青铜器造型简洁典雅;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建立,青铜器造型向优美灵巧,多样化风格发展。
说明:整合本环节所学知识,强化认知。
5、青铜器模型展示:展示青铜酒爵模型。在总结完毕之后,设问学生想不想目睹真实的青铜器?宣布给大家一个惊喜,郑重其事地拿出精美的包装盒,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酒爵向学生展示。当学生发现是模型,好奇心完全调动时提出动手制作青铜器的课题任务。
说明:这个环节是本节课最为精彩的部分。在通过多种方法对青铜器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之后,教师宣布有实物可以参观,学生热情高涨。此时教师要注意,在宣布消息以及展示过程中,要有刻意的情绪表演:宣布时要神秘而认真,展示时要表情郑重动作小心,以期造成学生将模型“误以为真”的效果。
这个环节也是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学生情绪调动水平的一个考验,表演的越成功,真像大白时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发现真像后大为惊讶,教师适时设问:想不想尝试一下,你也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力,把所了解的青铜器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一次妙趣横生的对接?至此,本课教学内容就由前半部分的赏析环节过渡到后半部分的手工制作环节。
当然青铜酒爵模型的制作和包装也很关键,为了起到好的道具效果,教师应该认真制作模型与包装,给学生以强烈地视觉震撼,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一个制作工艺的标准。模型采用纸板等杂物制作。
6、相关的准备:介绍材料,让学生课后准备材料;让学生课后构思模型形制。
活动3【练习】制作纸质青铜器
一、制作纸质青铜器
1、播放教学课件,营造创作氛围。
2、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材料准备情况,进入本节教学内容。
二、创作步骤
1、塑形:根据纸箱、纸盒的特点,或组合、或独立成型,经过修整,添加设计出适合的外形。
2、糊纸:在整个雏型上全部糊上报纸或皱纹纸,若用气球造型则糊纸八至十层,待其干透后变硬成形。(注意:糊纸的方法是先刷白乳胶,再贴纸,再刷胶,使其紧贴平整。)
3、做青铜纹饰:根据青铜纹饰的特点,用皱纹纸或报纸搓成纸绳贴出图案,也可以用瓦楞纸板剪、刻成形,还可以用泡沫等材料贴出图案。
4、糊纸:同样,将白乳胶按1:1的比例兑水后,通过先刷胶、贴纸,然后再刷胶的方法,把皱纹纸糊上去,注意不要留空隙,待干透后即可成型。
5、涂色:先用喷油漆或涂丙烯颜料的方法涂底色,以黑色为主,适当辅以绿、蓝、红等色。
6、着金色:待其干透后,用较干的笔刷上金色丙烯颜料,注意要轻刷,不要将黑色全部盖住。
说明:利用课件,介绍青铜器模型的创作步骤。这个环节应力求简练,只在关键步骤的说明时做一演示即可,因为,学生的具体问题会在制作过程中遇见,此时过多的描述意义不大,应将时间尽量后置。
三、构思与制作
把学生5人一组,分成若干创作小组进行青铜器模型构思与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于不尽合理的构思和制作,给出修改建议和方法。
1、构思要点:
A、仿青铜器物:可以是鼎、礼器、壶、乐器等整体仿拟,也可以是局部仿拟,创作运用青铜艺术元素的创新器型。
B、改造现实物:将现实生活中的器物运用青铜器元素加以美化或者造。
C、美观大方:构思的器型要美观大方,符合青铜器的审美神韵。
2、制作要点:
A、分工协作:将构思分解,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互相协作、提高效率。
B、步骤合理:要统筹合理的制作步骤,以免影响效果与效率。
说明:这一环节是整堂《青铜器》课案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来制作作品完成对课题学习的关键时间。这一环节,教师对构思要点和制作要点同样只需作简要的说明即可,将指导的重点放置在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上。
在具体的构思指导中,教师要注意理解学生的构思意图,应明确指出构思中的亮点与不足,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构思中合理地融入或体现青铜器审美元素。在具体的制作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感到制作难度大的部件进行示范或者提供帮助,要对不合理的制作流程和步骤加以纠正,对具有创造性的想法给予肯定。另外,对于过程中出现的在教学设计中难以预见的问题,要因势利导,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这一环节,教师对课堂全局的掌控力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控制课堂纪律、制作进度、作品质量等,整堂课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造体验等关键目标的成败都将在这一环节得出结论。
四、交流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创意,象征意义及使用了哪些废旧材料,相互评价。
说明:作品完成后的交流与点评,是师生共享创作乐趣的美好时刻,应给所有小组以展示机会,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创作体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与表现,这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热情是非常重要的。
五、本课总结
简要回顾本课的教学内容,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提出希望学生继续提高的期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 走近古典艺术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 ,知识传授,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课堂导入,出示教学目标,课程新授,课堂拓展,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