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 第02章第04节《速度》教案0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90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必修1 第02章第04节《速度》教案0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90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必修1 第02章第04节《速度》教案0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90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速度和平均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知道速度的单位.会进行米/秒、千米/小时之间的单位换算.
3.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重点与难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速度的单位换算.
3.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投影练习题
(1)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___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_,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百米赛跑时谁是冠军,看谁先撞线.蜗牛在地上爬行,拖拉机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它们运动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同.
师: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假如手中没有钟表,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生:只须观察他们哪个在前,运动在前面的快.
师: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远的人运动得快.
[板书1」两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远的运动得快.
师: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时,怎样比较哪个运动员跑得快.
生:先撞线的运动员跑得快.
师: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板书2」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师:学校百米跑的冠军和奥运会万米跑的冠军谁跑得快?怎样去比较?
生:可以取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路程长,也可以取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少.
师:在物理学中常取单位时间,也就是1小时,l分钟,l秒钟.看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速度.
2新课教学
[板书3」二、速度和平均速度(写在板书1之上)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投影打出课本上第16页表格中玩具汽车、火车、拖拉
机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让同学们笔算出三件玩具1秒钟内通过的路程,然后根据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求出速度(见表41)
表4-1
投影片的第4项,第5项先空着,教师先请几位同学说出他们是如何算出三件玩具1秒内通过的路程和速度值后,回答正确后,再将后两项的复合片复合在表中第4项、第5项.填表时要强调注明单位.
师:从表中可以看出时间都取1秒时,玩具汽车通过的路程最远.也就是小汽车的速度最大,拖拉机的速度最小.我们用时间去除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板书4]3.速度的公式
速度=
用S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的公式就是:
师: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
就是米/秒.这是我们初中物理学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
[板书5] 4.速度的单位:米/秒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小时
师:“/” 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米/秒”读作“米每秒”,“千米/小时”读作“千米每小时”.这个读法和小学算术中的读法“每秒米”“每小时千米”不同.希望同学们读时注意、在我们打开课本第17页,看图2-7,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练习读法.
请几位同学读出图2-7中几个速度值.
生: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米每秒.
生: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米每秒.
生;正常运行的客车的一般速度是20米每秒…….
师:我们现在练习一下米/秒和千米/小时之间的单位换算.
[板书6]
1米/秒=
1千米/小时=
投影:投影片上写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做练习.
1.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千米/小时,合多少米/秒?
72千米/小时= 72 X= 72 X米/ 秒=20米/秒
2.某人跑步的速度是4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千米/小时?
4米/秒=4×
3·超音速歼击机的速度可超过700光/种.合多少千米/小时?
700 米/秒 = 700 X=700×3.6千米/小时=2520千米/小时
投影例题1
一架飞机匀速飞行,它在5分钟内飞过的路程公60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做解物理题的示范.
[板书7]
已知:s=60千米,
t= 5分钟= 5 X 小时=小时
求:v
解:v==720千米/小时
答:这架飞机的速度是720千米/小时.
投影:解物理题的方法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的物理量.
2.解题前先在分析“已知”条件中把单位统一.
3·解题过程中要先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或由此公式得出的导出公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
数值和单位再进行运算,最后得出计算结果,写出结果时一定要注明单位。
4.进行检查,无误后写出最后答案。
[板书8]5.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1)变速运动:常见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求出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9](2)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3)平均速度可用公式v=计算。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投影例题2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米,第2秒内运动4米,第3秒内运动6米,求:
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板图1]
师:前2秒通过的路程是第1秒的2米和第2秒的4米之和,所用的时间是2秒,求平均速度要用汽车前2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2秒,求前3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2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3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3秒。
请同学们将例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请例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用投影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打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打在屏幕上。
投影:
已知:s1=2米,s2=4米,s3=6米
求:(1)v前2秒, (2)v前3秒
解:(1)v前2秒==
(2)v前3秒=4米/秒
答: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
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米/秒。
教师再一次强调解题方法,注意写出所依据的公式,运算时要注明各物理量的单位。
师:我们求出了汽车在前3秒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4米/秒,能不能说汽车在第3秒内运动速度是4米/秒呢?
生:不能,前3秒的平均速度是汽车前3秒运动的全部路程12米除以3秒钟的时间得出的4米/秒,若求第3秒内的运动速度,应用第3秒通过的路程6米除以1秒,得出6米/秒。
3.本课小结
教师根据黑板上的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小结中。小结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然后看看课本上第18页的“想想议议”。看完后让学生先议议,然后请一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举出实例进行分析。百米赛跑,甲、乙的成绩分别是12秒,12.5秒,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用v=计算
v甲=
v乙=
甲快,v甲的数值大与习惯相符。
(2)用v=计算。
V甲=
V乙=
甲快,v甲的数值大小与习惯不相符。
结论:两种方法表示运动的快慢都可以。但是用得更多的还是用
表示运动的快慢,因为值越大,速度越大,符合人们的习惯,且起来更好一些。
4.课堂练习
用投影将练习题打在屏幕上。
速度是用来表示 ______________。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
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分别读作________和________,例如我们知道某物体的运动速度是72千米/小时,读作_________。
常见的运动物体的________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准确,只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v=______求它的速度,不过此时求出的速度v,表示物体在驼过路程s中的_______快慢程度应该叫_______。
1米/秒等于_______千米/小时。
5.布置作业
1.速度的单位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复合单位。尽管学生在算术、代数的应用题中进行过大量的行程问题计算,但都没有使用过复合单位。学生第一次遇到复合单位的计算势必会感到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换算的方法,并在课后练习和章节复习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这为以后学习密度的单位、压强的单位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2.关于平均速度的概念,应向学生说明,实际的运动多数是变速运动,引入平均速度是把变速运动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平均速度只能近似地反映变速运动的情况,是对变速运动快慢的粗略描述,但这在实际中却是很有用的。通过平均速度以及今后许多问题的教学,应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使复杂的问题简化,是一种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玩具
时间
路程
1秒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汽车
10秒
5米
0.5米
火车
8秒
3.2米
0.4米
拖拉机
12秒
3.6米
0.3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