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291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291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卷,共5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 ( 2分 ) 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选择认为准确的说法,再读一读正确答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A. 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 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 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 ( 2分 ) 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并想想该怎样读这段话。①老师对卡罗纳说 哭吧 痛痛快快地哭吧 可怜的孩子 但你要坚强 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但她能看见你 她依然爱着你 她还活在你身边 孩子 你要坚强哟②这段话应该这样读_____A. 前半部分语气要亲切、柔和,后半部分要语重心长而又不失坚定。 B. 前半部分语言要低沉,体现出沉痛的心情,后半部分则要郑重严肃。
3. ( 2分 ) 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选择认为准确的说法,再读一读正确答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A. 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 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 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4. ( 2分 ) 读《送元二使安西》,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 诗的开头勾画了一个能增强离情别绪的环境——客舍,制造一种凄冷的氛围:春晨的细雨不但润湿了飞尘,则且洗涤了旅舍旁的柳树,送别的人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中分手了。 B. 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无比挂念心情。
C. 第一句写雨,制造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郁心情。第二句写柳,雨后柳色虽然很美,但柳象征离别,陡然增加人们浓厚的离情别意。 D. 这首诗能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诗人所流露出的强烈而真实的哀伤悱恻之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其境界并不高。
5. ( 6分 ) 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饶有兴趣( )
A. 很;特别。 B. 添 C. 宽恕,免除处罚 D. 尽管(2)宽裕( )
A. 使富足 B. 丰富,宽绰(3)羡慕( )
A. 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B. 多余
二、判断题
6. ( 2分 ) 判断正误
《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 )
7. ( 2分 ) 判断正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题目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以及朋友要到达的目的地。( )
8. ( 2分 ) 判断正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题目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以及朋友要到达的目的地。( )
9. ( 4分 ) 根据课文的内容判断下列句意是否正确。 (1)小男孩希望自己也有一个有钱的哥哥。 (2)小男孩让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是为了炫耀自己。
10. ( 8分 ) 判断正误。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传颂的送别诗。 (2)《送元二使安西》是李白写给好友元二的诗,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可见情谊之深。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大桥,交通便利了。 (4)《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11. ( 8分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课文主要是赞扬保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2)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像保罗的哥哥一样的哥哥。 (3)小男孩请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4)保罗面对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发出了请他坐车兜风的邀请。说明保罗被小男孩的语言所感动,被小男孩的精神所感染。
12. ( 8分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课文主要是赞扬保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2)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像保罗的哥哥一样的哥哥。 (3)小男孩请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4)保罗面对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发出了请他坐车兜风的邀请。说明保罗被小男孩的语言所感动,被小男孩的精神所感染。
13. ( 8分 ) 判断对错。 (1)李白是唐朝诗人。 (2)黄鹤楼在今湖南长沙。 (3)“故人”是指故乡、家乡的客人。 (4)《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宋朝的王维。
14. ( 8分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课文主要是赞扬保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2)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像保罗的哥哥一样的哥哥。 (3)小男孩请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4)保罗面对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发出了请他坐车兜风的邀请。说明保罗被小男孩的语言所感动,被小男孩的精神所感染。
三、填空题
15. ( 1分 ) 扩句
飞机在飞行。
________。
16. ( 6分 ) 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________,眼睛________,两腿________,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________和________,大家都________地望着他。
17. ( 8分 ) 按课文内容填空。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这首诗写的是他送别好友________的情景。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________。景中寄情。②《送元二使安西》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为好友________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________之情。
18. ( 8分 )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坚________ 贴________ 详________ 哀________
竖________ 粘________ 洋________ 衰________
四、综合题
19. ( 5分 ) 课文回顾 (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 (2)我国北京的故宫、颐和园、长城这三处景观已经被列入了《________》。 (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是作家为了纪念________写的回忆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20. ( 8分 ) 有感情地朗读下面两个自然段,再做一做后面的习题。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1)缩句。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2)对结尾自然段的理解,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作者在篇末点题,揭示中心。
B. 这个不寻常的夜晚,保罗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
C. 这一自然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