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授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位置变化,位移和路程,初位置,末位置,某位置,某时刻,ms2,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质点、参考系(Ⅰ)2.位移(Ⅱ)3.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Ⅱ)4.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Ⅱ)5.自由落体运动(Ⅱ)
本章考查的热点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公式、图象,单独命题以选择题和实验题为主,也可与其他考点如牛顿定律、电场、磁场等综合命题,近年来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频频出现,应引起注意. 复习时要深刻理解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各公式及推论的应用条件,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会应用v-t图象求加速度和位移,会利用v-t图象分析追及相遇问题.
一、参考系和坐标系1.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的物体.(2)选取:①可任意选取,参考系不同,结论往往 ,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 的.②通常以 作为参考系.
2.坐标系(1)定义: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 及 ,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的坐标系.(2)常见坐标系:直线坐标系、 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等.
二、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 和 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3.物体能否视为质点,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同一物体有些情况下可以看做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做质点.
四、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 和所用时间的比值.(2)定义式: = .(3)方向:跟物体 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 或 的速度.(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3)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 .
[特别提醒] 速率表示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为物体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并不一定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五、加速度1.定义式:a= ;单位是 .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 的快慢.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 .
4.根据a与v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加速还是减速(1)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 .(2)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 不变.(3)当a与v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 .
1.观察图1-1-1中的旗帜 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 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
A.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解析:旗向左偏,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甲的火焰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的运动状态,由于乙的火焰向右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2.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看做质点来处理 ( )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C.武术比赛中的运动员D.研究钟表时针的转动情况
解析: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可忽略不计,该物体就可看做质点.A项中箱子的转动,C项中武术比赛运动员,都有着不可忽略的旋转等动作,其各部分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不能看做质点.同理,钟表转动的时针也不能看做质点.B项中箱子平动,可视为质点,故B项正确.
3.(2011·福州模拟)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不可能相同
解析: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有着本质区别,即使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也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A错误;物体在沿直线单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B错误;物体通过不同的路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错误;物体经过一段路程,又返回原出发点,其位移为零,故C正确.
4.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 m/s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 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 m/s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 m/s
解析: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和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均为物体通过某位置的速度,为瞬时速度,只有选项B表示汽车通过隧道过程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B正确.
5.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在加速度从a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减小后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解析:因v0>0,a>0,故a、v0方向相同,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当a=0时,质点的速度最大,因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变,故质点的位移一直增大,故只有B正确.
[典例启迪][例1] 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C.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
[思路点拨]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即使是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观察的结果也可能不同,本题中,甲、乙、丙三人的说法均未指明所选参考系.
解析:如果被观察物体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乙、丙相对于地面分别做匀速运动、静止、加速运动,再以他们自己为参考系,则三个人的说法都正确,A、B错误,D正确;在上面的情形中,如果他们都选择地面为参考系,三个人的观察结果应是相同的,因此C错误.
[归纳领悟](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 简单.
[题组突破]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C.参考系只能是匀速运动的物体D.参考系只能是相对研究物体静止的物体
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2.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解析: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不动,说明甲、乙两车速度相同,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说明甲车在向西运动,故选D.
3.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 )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楼外地面为参 考系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
解析:在解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A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 .A、B、C与日常习惯不吻合,故选D.
[典例启迪][例2]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刘翔以13秒09勇夺110米跨栏冠军.坚强的飞人在受伤之后再一次站在了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世界各地的华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的个人喜好
[思路点拨] 刘翔能否看做质点,关键是看其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
[解析] 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我们关心的是他的名次,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可以看做质点.教练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将其作为质点,则其摆臂、跨栏等动作细节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所以不能看做质点.因此,能否将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看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不能笼统地说行或不行.
[归纳领悟]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 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 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 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题组突破]4.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持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帆船比赛中调整帆船的航向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时间时
解析:物体能否被视为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影响的大小.在研究撑杆跳高比赛中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的转动情况和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时,若将“支撑杆”和“运动员”看做质点,研究也将无法进行了.调整船的航向时必须考虑风向、帆的受力角度等,此时帆船不能被视为质点.但被投掷后在空中运动的铅球的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看做质点.
5.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运动员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解析:在跳水比赛中,人们要观察跳水运动员的优美动作,包括空中的和入水时的动作,所以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与硬币的形状有密切关系,所以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运动员在万米长跑中可以看成质点,因为在长跑中主要看她所用的时间,不考虑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可以看成质点,C正确;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主要是观察滑冰的动作,即“花样”,所以不能看做质点,D错误.
[典例启迪][例3] (2011·合肥模拟)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速度大小变化与加速度的关系.(2)速度变化率的含义.
[解析]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不再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故D错误;速度增大还是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同向还是反向决定的,与加速度的大小及变化无关,故A、B、C均有可能发生.
[归纳领悟]速度、速度变化及加速度的对比
[题组突破]6.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走3 mB.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路程一定是3 m
解析: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并不表示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也为3 m/s,A错误;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B正确;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由于时间不确定,所以任1 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3 m;同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3 m/s,则任1 s内的路程也不一定是3 m;故C、D错误.
7.如图1-1-4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2(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
A.11 m/s2 B.5.0 m/s2C.1.4 m/s2 D.0.6 m/s2
在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位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 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如图1-1-5所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自主尝试] (试一试,能否做到正确解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参考系和质点,同一参考系,理想化,知识点2,有向线段,运动轨迹,知识点3,加速度,变化快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圆周运动教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转动快慢,mrω2,答案A,答案B,答案C,图4-3-6,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抛体运动4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v0t,成一定角度,重力作用下,重力加速度g,抛物线,v0cosθ,v0sinθ,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图4-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