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培优人教版必修1 第1章《运动的描述》本优化总结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97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物理培优人教版必修1 第1章《运动的描述》本优化总结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97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运动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进行体操比赛)B.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在计算其行车的时间时C.火车通过某一路标,计算所用的时间时D.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研究其公转时解析:选BD.物体能否视为质点不能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而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和计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时间时,物体自身的形状、大小都成为主要因素,是必须考虑而不能忽略的,所以A、C不可以;而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公转和计算从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的运行时间时,则可将它们视为质点,故B、D可以.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节课45 min指的是时间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C.在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间D.1 s初到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解析:选ABD.时间总是对应一个过程,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线段,时刻对应一个状态或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所以题中A、D为时间,B、C为时刻,故A、B、D正确,C错误.3.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路程关系是( )图1-2A.xA=xB=xc B.xA>xB=xcC.xA>xB>xc D.xA=xB<xc解析:选B.从题中图象可以知道:A物体是做变速运动,在20 s内,它运动到离原点的距离大于x0后又做反向运动回到离原点距离为x0处;C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速运动,它们一起沿同一方向运动.在20 s内,三物体的位移均为x0,但在20 s内,B、C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所以它们的路程也相等,A物体在20 s内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大于x0,所以它的路程超过了x0的大小,在三个物体中它的路程最大.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4.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解析:选AD.因为Δv=a·Δt,尽管a很小,只要Δt足够大,Δv可以很大,选项A是正确的.当a与v同方向时,质点做加速运动,尽管a逐渐减小,但a与v是同方向的,所以v还是增大,一直到a减小到零时为止,故D项正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一定相同,所以B项错误.加速度a=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所以C项是错误的.故选AD.5.(2011年本溪市调研)如图1-3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3A.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C.在位移-时间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A项对.在速度-时间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C项对.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4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图1-4解析:选BD.由图可知第1 s和第2 s速度均大于零,方向相同,但第1 s内速度增大,第2 s内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第2 s末速度变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第3 s物体反向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综上所述B、D正确.7.(2011年涡阳高一检测)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是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 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A.2.5 m/s B.1.2 m/sC.2.4 m/s D.2.3 m/s解析:选C.设总位移为x,则前一半位移用时t1==后一半位移用时t2==所以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2.4 m/s.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5所示.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在这三次曝光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 )图1-5A.7 m/s B.8 m/sC.3 m/s D.5 m/s解析:选B.由题图结合题意可知三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Δt=2×2 s=4 s,位移Δx=21.2× m=31.8 m,所以== m/s=8 m/s,B正确.9.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在第2 s末相遇B.甲、乙两车在第4 s末相遇C.在甲、乙两车相遇前,第2 s末两车相距最远D.甲车沿着正方向运动,乙车沿着负方向运动图1-6解析:选BC.由于两车同时同地出发,且在0~2 s这个过程中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所以这段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到第2 s末时两车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前2 s内乙车与甲车的位移差在数值上等于图中左侧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在2 s~4 s这段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甲车与乙车的位移差在数值上等于右侧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规律可以判断两车在第4 s末相遇.由于两车的速度图象都在t轴的上方,所以两车都是沿着正方向运动的.因此正确选项为B、C.10.(2011年聊城检测)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解析:选B.由于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a由零逐渐增大,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快,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慢,最后匀速运动,其位移一直增大,所以只有B正确.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4分)如图1-7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图1-7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解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交流电,频率为50 Hz时,打点间隔为0.02 s,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DA.答案:交流 0.02 CBDA12.(8分)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图1-8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 cm、x2=7.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图1-8解析:T=0.02 st=5T=5×0.02 s=0.10 sv1== m/s=0.375 m/sv2==m/s=0.525 m/sa==m/s2=1.50 m/s2.答案:0.10 0.375 0.525 1.50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2011年荆州高一检测)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 m/s,历时0.2 s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 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解析:选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1=800 m/s,v2=300 m/sa== m/s2=-2500 m/s2“-”表示子弹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2500 m/s214.(10分)一长为180 m的火车正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有一人因有急事坐汽车沿与铁轨平行的公路由列车尾部去追赶车头的司机.已知此人用了1 min才追上,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解析:火车在1 min内的位移s1=1t=10 m/s×60 s=600 m汽车在1 min内的位移s2=s1+L=600 m+180 m=780 m汽车的平均速度2== m/s=13 m/s.答案:13 m/s15.(10分)如图1-9是一辆火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线段OA和BC所表示的运动,哪个速度大?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速度是多大?火车在3小时内的位移是多少?通过80 km用多长时间?图1-9解析:线段OA和BC所表示的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OA段可知,v1= km/h=60 km/h,在BC段可知,v2= km/h=50 km/h所以,OA段速度大.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停止了一段时间,速度为零.由图线可读出火车3小时内位移是140 km,通过80 km用80分钟.答案:见解析16.(10分)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1-10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图1-10(1)物体在0~8 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2)0~2 s与5~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解析:(1)升降机0~2 s匀加速向上,2~5 s匀速向上,5~8 s匀减速向上,最后速度为零.(2)在0~2 s内加速度为a1== m/s2=2.5 m/s2在5~8 s内的加速度为a2== m/s2=- m/s2所以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a1∶a2=3∶2.答案:见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5 牛顿第三定律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物理史实的是,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运动的物体状态发生改变,则它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弹力随堂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