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305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305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305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题,共6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 2分 ) 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选择认为准确的说法,再读一读正确答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A. 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 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 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 ( 2分 ) 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选择认为准确的说法,再读一读正确答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A. 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 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 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3. ( 2分 ) 读《送元二使安西》,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 诗的开头勾画了一个能增强离情别绪的环境——客舍,制造一种凄冷的氛围:春晨的细雨不但润湿了飞尘,则且洗涤了旅舍旁的柳树,送别的人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中分手了。 B. 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无比挂念心情。
C. 第一句写雨,制造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郁心情。第二句写柳,雨后柳色虽然很美,但柳象征离别,陡然增加人们浓厚的离情别意。 D. 这首诗能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诗人所流露出的强烈而真实的哀伤悱恻之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其境界并不高。
4. ( 6分 ) 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饶有兴趣( )
A. 很;特别。 B. 添 C. 宽恕,免除处罚 D. 尽管(2)宽裕( )
A. 使富足 B. 丰富,宽绰(3)羡慕( )
A. 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B. 多余
5. ( 6分 ) 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饶有兴趣( )
A. 很;特别。 B. 添 C. 宽恕,免除处罚 D. 尽管(2)宽裕( )
A. 使富足 B. 丰富,宽绰(3)羡慕( )
A. 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B. 多余
二、判断题
6. ( 2分 ) 判断正误
《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 )
7. ( 2分 ) 判断正误
《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 )
8. ( 8分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课文主要是赞扬保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2)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像保罗的哥哥一样的哥哥。 (3)小男孩请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4)保罗面对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发出了请他坐车兜风的邀请。说明保罗被小男孩的语言所感动,被小男孩的精神所感染。
9. ( 8分 ) 判断对错。 (1)李白是唐朝诗人。 (2)黄鹤楼在今湖南长沙。 (3)“故人”是指故乡、家乡的客人。 (4)《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宋朝的王维。
10. ( 8分 ) 判断正误。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传颂的送别诗。 (2)《送元二使安西》是李白写给好友元二的诗,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可见情谊之深。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大桥,交通便利了。 (4)《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三、填空题
11. ( 3分 ) 反义词。
湿润----________ 宽裕---________ 羡慕----________
12. ( 3分 ) 查字典填空。
“精”的部首是________,剩________画,意思是:
①提炼出来的精华;②经过提炼或挑选;③细;④精通。
“精美”中“精”的意思是________
13. ( 4分 ) 选择不同类词。
①铅笔 橡皮 钢笔 水壶 ________
②桃花 梅花 菊花 雪花 ________
③蚂蚁 昆虫 蝗虫 蜻蜓 ________
④屹立 挺立 耸立 独立 ________
14. ( 4分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往日——________
热情——________
庄重——________
叮咛——________
15. ( 4分 )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诗人写景的诗句为:________,________。
16. ( 6分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________之广陵》,这首诗是________送老朋友________而写的。“之广陵”的意思是________。诗中表达诗人思念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7. ( 6分 ) 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着、了、过”。①搭石,构成________家乡的一道风景。②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________这样的情景。③一排排搭石,联结________故乡的小路,也联结________乡亲们美好的情感。④他骑________自行车上学去________。
18. ( 8分 ) 按课文内容填空。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这首诗写的是他送别好友________的情景。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________。景中寄情。②《送元二使安西》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为好友________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________之情。
四、综合题
19. ( 8分 ) 有感情地朗读下面两个自然段,再做一做后面的习题。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1)缩句。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2)对结尾自然段的理解,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作者在篇末点题,揭示中心。
B. 这个不寻常的夜晚,保罗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
C. 这一自然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五、现代文阅读
20. ( 8分 ) 课外阅读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 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 :“ 妈妈生病了 ,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 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1)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2)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简要写在下面。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