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测试卷(2)-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展开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如图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
【答案】1.A
【解析】读图示分析可知,天津称“沽”的村落都坐落在海河沿岸,近些年来,随着天津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原村落所在地区的景观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称“沽”的村落消失。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图。读图完成2~4题。
2.若从大气环保的角度看该城市工业区布局是合理的,则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
A.伦敦 B.加尔各答
C.上海 D.开普敦
3.关于M、N、O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A.旅游休闲区、商业区、行政区 B.商业区、住宅区、旅游休闲区
C.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 D.商业区、旅游休闲区、住宅区
4.对于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路干线穿过了风景区,有利于风景区的开发和保护
B.铁路线从城区穿过,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C.河流流经城区中心,避免了热岛效应的产生
D.该城市的地势整体上西南高、东北低
【答案】2.A 3.B 4.D
【解析】第2题,由图可知,工业区位于该城市的东北方向,说明该地区常年盛行偏南风。伦敦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南风,符合题意,选A项。加尔各答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B项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C项错;开普敦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北风,D项错。
第3题,由图可知,M位于城市中心,为商业区;N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O远离城市,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为旅游休闲区,选B项。
第4题,公路干线穿过了风景区,不利于风景区的开发和保护,A项错;铁路线从城区穿过,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B项错;河流流经城区中心,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不能避免,C项错;由图中河流流向,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说明该城市的地势整体上西南高、东北低,D项对。
读下图,回答5~6题。
5.该地可能位于( )
A.山东丘陵 B.珠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辽东丘陵
6.某房地产开发商计划把甲处果园建成高级住宅区,其理由是( )
①沿河分布,地形平坦,利于耕种 ②地势较高,依山傍水,通风、采光条件好,风景优美
③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 ④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甘蔗、桑树等热带、亚热带作物,四个选项中只有珠江三角洲符合条件。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地势较高,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并且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又远离工业区,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
读北京市不同类型车位数与夜间停车需求量统计图,完成7~8题。
7.甲类车位主要集中分布于( )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8.为缓解停车位供需矛盾,北京市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错峰共享车位 ②减少路侧车位数量
③大力发展立体停车 ④提高夜间停车费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类车位数量最高,且夜晚需求量高,应为人们的休息场所——住宅区。
第8题,车位供需矛盾主要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车位数不足有关;大力发展立体停车,可增加车位数量;同时实行错峰共享车位,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停车位。
下图为发展中国家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完成9~10题。
9.Ⅲ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小,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土地租金最高 B.环境质量极差
C.交通不够便利 D.服务设施不全
10.Ⅰ区域可能属于( )
A.工业区 B.居住区
C.商业区 D.科技园区
【答案】9.A 10.B
【解析】第9题,Ⅲ区域位于市中心,为商业区,该区域土地租金最高,因此常住人口数量较小。
第10题,图示Ⅰ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最多,可能属于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科技园区均属于工作区域,不是常住人口主要分布区。
我国东南沿海某特大城市,改革开放后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城市空间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a b c d B.b a d c
C.d c b a D.c d a b
12.可能和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关系不大的是( )
A.政策 B.外资
C.历史文化 D.城市规划
【答案】11.B 12.C
【解析】第11题,按照城市发展一般过程,开发区一般在城市外缘,随着开发区和老城区的发展区域空间扩大,后期在开发区周围又产生一些小的开发区。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外资、城市规划,没有涉及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13~14题。
甲(铁索桥) 乙(绍兴酒桥)
丙(卢沟桥) 丁(风雨桥)
13.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
14.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答案】13.A 14.C
【解析】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为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为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的烙印。
(2019·杭州高一检测)读中国生态文化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各文化区景观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草原文化区——海拔较高、地形崎岖
B.江南水乡文化区——林海雪原、河湖密布
C.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三山夹两盆
D.华南妈祖文化区——平原辽阔、沃野千里
16.关于各文化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云贵高原文化区——气温低,年较差大
B.华北平原文化区——雨热同期,季风现象显著
C.黄土高原文化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四川盆地文化区——温暖湿润,太阳辐射强
【答案】15.C 16.B
【解析】14选,15选。 第14题,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林海雪原是东北地区的景观特点;华南地区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较小,且多肥力较低的红壤。第15题,云贵高原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四季如春。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并非沙漠的主要分布区。四川盆地应位于西南和东南两类夏季风的相遇处,多云雾天气,所以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建筑。据此,完成17~18题。
17.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18.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答案】17.C 18.D
【解析】第17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由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
第18题,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忌直求曲,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完成19~20题。
19.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0.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答案】19.B 20.D
【解析】第19题,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比重增长缓慢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30%,城镇人口比重迅速增长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镇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为后期阶段,后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第20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从事第二、三产业(非农产业)的人口增加。
如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 (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个国家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答案】21.C 22.C
【解析】第21题,读图可知,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始终高于美国,A、B项错误;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且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22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价格上涨;随着城市化的高水平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大,相应地,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减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亲嘴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亲嘴楼”逐渐增多。这些城中村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下图示意南宁市某区的“亲嘴楼”。据此完成23~25题。
23.南宁市的“亲嘴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
A.人口增加 B.土地紧张
C.环境恶化 D.交通拥堵
24.“亲嘴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④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5.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答案】23.B 24.D 25.A
【解析】第23题,根据材料“亲嘴楼”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且楼层越来越高,说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住房拥挤,B正确。
第24题,图中反映了住房拥挤问题,房屋过于密集,通风、采光条件差,②正确;房屋密集,道路狭窄,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③正确。
第25题,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过多,乱建房屋的原因是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A正确;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主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B错误;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能够缓解就业紧张状况,但不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C错误;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能够暂时缓解城市住房拥挤状况,但不是根本措施,D错误。故选A。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27.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答案】26.C 27.A
【解析】第26题,城市人为释放热增多,导致城市中心出现热岛效应。
第27题,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可以避免卫星城内污浊的空气流到城区,对城区造成污染。
意大利米兰位于地中海地区北部,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14年,米兰市中心建成两座“垂直森林”大楼(如下图)。“垂直森林”是由民居与不同绿化植物构成的,夏天枝繁叶茂,冬天落叶满地,不同季节建筑外观各异。大楼内还配有节水回收浇灌系统和太阳能系统。据此完成28题。
28.与传统社区绿化相比,推进“垂直森林”的建设有助于( )
A.节约城市建设成本 B.集约利用城市土地
C.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D.提供居民休憩场所
【答案】28.B
【解析】第28题,与传统社区绿化相比,推进“垂直森林”的建设有助于集约利用城市土地,但增加城市建设成本;冬季落叶,改善城区空气质量效果不如传统社区绿化;不能提供更多的居民休憩场所。
随着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开发“都市里的乡村”,即推广社区农业化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如日本筑波科学城保留了大片的农田,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形成“没有郊区的新城”……在城市中有意识地引入农田,使农田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也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新理念。据此完成29~30题。
29.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突出的优势是( )
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 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
C.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D.居民维护,可以降低运行的成本
30.农田融入城市可以( )
A.保护原始的农业环境 B.增强城市自我服务的功能
C.提供居民劳动的场所 D.减少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答案】29.D 30.B
【解析】第29题,“城市农田”主要是农业景观,较为单一;农田主要功能为种植农作物,以土地为主;与公园相比,农田在种植时会施放化肥、农药等,有一定的污染;农田主要是由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进行维护,而公园应由政府园林部门专人进行维护,故农田的运行成本低于公园。
第30题,农田融入城市的首要目的是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农田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定的农产品从而增强城市自我服务的功能;结合材料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可知农田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提供劳动场所;城市土地即使不建设农田也可以变成其他用地方式,并不会导致土地被浪费。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城市是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判断地租最高处的依据。(4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6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6分)
年份 | 降水量/% | 蒸发量/% |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1960 | 100 | 40 | 12 | 48 |
2012 | 100 | 27 | 41 | 32 |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拥堵献计献策。
【解析】第(1)题,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地租最高;C位于城市最外围,地租最低。
第(2)题,D处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势较高,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第(3)题,该市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大,说明植被覆盖降低,地表硬化面积增加。
第(4)题,从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发展公共交通等角度分析。
【答案】(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D地。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邻近森林公园,处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⑤交通比较便利。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4)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也飞速加快,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做好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材料二 如图为苏州城市西北部局部图,前面是寒山寺风景区,运河、老式民居、枫桥、寒山寺等古迹历历在目,远处则是高楼林立的苏州新区,这里集中了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国际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
(1) 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乡个性的重要体现。列举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至少六条)(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怎样协调城乡发展和城乡特色景观及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4分)
【解析】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继承,又是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城镇发展必须突出地方传统特色,突出区域文化特点。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有城市历史文物、旧时典型街区景观、古建筑、古树、老字号、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地方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装饰与服饰、著名的学校、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同时要搞好新旧城市协调发展,既保护旧城景观,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1)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有:城市历史文物、旧时典型街区景观、古建筑、古树、老字号、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地方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装饰和服饰、著名的学校、博物馆和展览馆等。
(2)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既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又使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保护、发展两不误。
33.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图甲是某城市小区平面图,图乙为我国某中等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各题。(14分)
图甲
图乙
(1)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哪些?(4分)
(2)图乙①②③曲线中,③表示工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那么①和②曲线代表的主要功能区分别是什么?请说明理由。(4分)
(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该市在距市中心15.5千米的郊区(如图乙中④所示)规划设计了一座新的卫星城,说明该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题,荷花池的生态功能应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分析。第(2)题,图乙所示的①曲线,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应为商业区;②所示曲线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中面积最大,应为居住区。第(3)题,卫星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散大城市职能、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等方面。
【答案】(1)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2)①所示曲线为商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原因是该曲线所示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②所示曲线为住宅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原因是该功能区是各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而且离市中心也不很远。
(3)分散大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