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3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5植被与土壤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7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4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
展开专练24 地表形态的塑造(阶段练 专练20~专练23)
一、选择题
[2021·沈阳二中高三模拟]冰川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山岳冰川又称为“高山冰川”,发育于山地、并受地形的影响比较大。下图为某山岳冰川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各类冰川地貌,①②③④为观景台的候选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刃脊,由冰川堆积物堆积形成
B.乙为冰碛湖,由冰水混合物富集而成
C.丙为冰斗,由冰川前缘侵蚀而成
D.丁为V型谷,冰川侵蚀底部岩石形成
2.若想观赏乙处的冰川地貌,观景台最适合设在图中的何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如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由图1可知,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 )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
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
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4.根据图2,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
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
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二模]福建泉州洛阳河上的洛阳桥始建于宋代,桥墩全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且形态独特,呈两头尖的筏形,桥墩上布满大量外壳附着力强、适宜微咸水及咸水环境的牡蛎。据此完成5~7题。
5.洛阳桥所用长条石多就地取材且质地坚硬,富含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该岩石为( )
A.花岗岩B.石灰岩
C.大理岩D.砂砾岩
6.洛阳桥的桥墩形态独特呈两头尖的筏形,其主要目的是( )
A.营造桥梁景观B.节省建造材料
C.减少迎水冲击D.利于船只穿行
7.洛阳桥的桥墩上布满大量牡蛎,说明该桥所在河段( )
A.水体富营养化严重B.受海水潮流影响
C.含沙量季节变化大D.河道淤积速度快
[2021·北京高三二模]冰碛丘陵是指冰川消融后,有冰碛碎屑物汇合形成的起伏不平的地表形态。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波堆藏布谷地分布有面积较大的冰碛丘陵(上图)。下图为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示意图。死冰是指冰川前端断开并脱离冰川的部分。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排序正确反映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③⑥⑤
9.图中( )
A.地貌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
C.地势起伏大导致死冰消融量差异
D.冰碛丘陵物质由粗到细分异显著
[2021·广东梅州市高三二模]冲积扇是河流携带砾石和泥沙等物质在出山口处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表为1800~2020年天山南麓某冲积扇耕地面积及其平均海拔,据此完成10~11题。
年份 | 耕地面积(公顷) | 耕地平均海拔(米) |
1800 | 1800 | 680 |
1840 | 1650 | 685 |
1960 | 4000 | 715 |
2000 | 3200 | 740 |
2020 | 2300 | 720 |
10.1840年之前,该冲积扇的耕地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B.土壤
C.光照D.热量
11.该冲积扇实施生态退耕的时期最可能是( )
A.1800~1840年B.1840~1960年
C.1960~2000年D.2000~2020年
[2021·江西高三二模]雨水冲刷能力和土壤抗侵蚀能力共同影响土壤侵蚀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两个地区土壤侵蚀差异。据此完成12~13题。
12.内蒙古东部雨水冲刷能力弱,原因是( )
A.降水量少B.坡度大
C.植被丰富D.土层深厚
13.辽宁东部比内蒙古东部土壤抗侵蚀能力强弱与原因分别是( )
A.强 植物枝叶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强
B.强 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强
C.弱 植物枝叶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弱
D.弱 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弱
[2021·天津高三二模]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山高谷深,地理环境独特。下图为横断山区南段某区域河流的景观。据此完成14~15题。
14.塑造横断山区地形格局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和流水侵蚀B.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
C.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D.岩浆活动和冰川沉积
15.造成图示河段河床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床岩性坚硬 ②河床坡度平缓 ③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④河岸土石疏松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21·北京高三一模]海坛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花岗岩石柱“半洋石帆”和原生态的“石头厝”民居是当地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读图,完成16~17题。
16.“半洋石帆”景观( )
A.属于海上喀斯特地貌B.形成受海水侵蚀影响
C.适合夏季的雨后观赏D.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17.“石头厝”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墙体厚重——昼夜温差大B.窗户狭小——空气潮湿
C.屋顶坡度缓——降水少D.房顶石压瓦——多台风
二、综合题
18.[2021·江西上饶市高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以丘陵地形为主的新西兰北岛不同,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可占该岛面积的70%,许多山峰超过3000米,其中库克山海拔3764米,为新西兰最高峰。南岛山地顶部多积雪、冰川,现代冰川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新西兰南岛峡湾地貌发育,在峡湾峭壁上,大小瀑布叮咚或者轰鸣,汇成动听的天然交响乐。下图为新西兰地形图。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析新西兰南岛山脉形成的原因。
(2)与北岛相比,分析新西兰南岛冰川广布的主要原因。
(3)推测新西兰南岛峡湾地貌集中分布区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4)阐释峡湾两壁瀑布众多的主要原因。
专练24 地表形态的塑造
(阶段练 专练20~专练23)
1.B 根据图可知,乙处湖泊地处谷地,为冰川消融时,冰碛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积水成湖,B正确;甲处为刃脊,由冰川侵蚀形成,A错误;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丙处为山脊,C错误;丁处远离冰川,河谷较为开阔,主要与流水侵蚀有关,D错误。故选B。
2.A 若想观赏乙处的冰川地貌,观景台最适合设在图中的①处,原因是①处坡度上密下疏,为凹坡,①处和乙处之间无障碍物阻挡,A正确;②③④距离乙处较远,且有障碍物阻挡,B、C、D错误。故选A。
3.A 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减少,此处以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减少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
4.A 根据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泥沙沉积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
5.A 根据材料岩石特征可知,洛阳桥所用长条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质地坚硬,含有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常用于建筑材料,石灰岩、大理岩和砂砾岩不具有此特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C 洛阳桥桥墩采用两头尖的筏形,主要是当地降水量大,夏季多暴雨,河流水量大,流水对桥墩冲击力大,所以两头尖的筏形主要是减少迎水冲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B 从材料可知牡蛎生长在咸水环境,桥墩上的牡蛎应该来自海洋,所以是随海水潮流搬运至此,可知该河段位于河流入海口,受海水潮流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D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冰碛丘陵是发源于死冰之上的冰碛地貌,随着死冰的融化,集中在凹穴中的冰川或冰面湖相沉积,由原先的地势低处一跃而成为地势较高处,即冰碛丘陵,故选项D正确。
9.B 冰碛丘陵是冰川堆积地貌,不是侵蚀,A错误。随着死冰的融化,冰川搬运的物质会沉积在地势较低处,不管颗粒的大小,因此冰川的堆积作用分选性弱,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因此B正确,D错误。图中冰碛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对死冰消融量影响小,C错误。故选B。
10.B 1840年之前,该冲积扇的耕地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是因为海拔较低的地方分布有冲积扇,土壤较为肥沃,海拔较高的地方土壤条件差,故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B正确。水源受海拔影响较小,A错误。读图所知,耕地平均海拔差异较小,耕地平均海拔差在40米左右,光照、热量差异较小,C、D错误。故选B。
11.D 结合图示可知,在1800年到2000年,耕地面积波动变化,耕地平均海拔升高,说明海拔高处存在开垦为耕地的情况,且耕地平均海拔下降,说明海拔较高处耕地退耕还林,但在2000年到2020年后呈现出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推测该时期最有可能实施生态退耕,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A 雨水冲刷能力与降水量大小及降水强度有关,内蒙古东部与辽宁东部相比,受夏季风影响更小,降水量少,雨水冲刷能力弱,A正确;坡度大小、植被丰富程度,土层厚度不是导致雨水冲刷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13.B 辽宁东部比内蒙古东部土壤侵蚀程度弱,抗侵蚀能力强,C、D错误;由图可知,辽宁东部雨水冲刷能力强,而抗侵蚀能力也强,与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强有关,辽宁东部地区气候较湿润,多高大乔木分布,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强,内蒙古东部深居内陆,气候较干旱,多草原分布,植被较稀疏,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弱,A错误,B正确,故选B。
14.A 横断山区的地形格局表现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的。内力作用表现为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使地壳隆起抬升;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从而形成山高谷深的地形格局。故选A。
15.B 读图可知,该段河床宽而浅,河道弯曲。形成原因主要是河床坡度平缓,水流缓慢,流水下切侵蚀作用较弱,堆积作用明显,②正确;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径流量大,河流含沙量大,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减小,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弯曲的河道,③正确;河床岩性坚硬不易被流水侵蚀,通常河谷较窄,①错误;如果河岸土石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河谷深,④错误。故选B。
16.B 由图文材料可知,“半洋石帆”位于东部沿海海中,受海水侵蚀严重,同时也受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B正确;“半洋石帆”是花岗岩,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A错误;“半洋石帆”位于海洋中,离陆地较远,夏季雨后海面风浪大,此时观赏较为危险,C错误;“半洋石帆”是自然地理景观而非人文历史景观,D错误。故选B。
17.D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房屋石压瓦能够降低台风对居民的影响,D正确;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A错误;福建沿海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潮湿,为了通风透气,应该把窗户修大,B错误;当地降水多,为了便于排水,屋顶坡度一般比较大,C错误。故选D。
18.答案:(1)新西兰南岛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岩层受到挤压隆起形成高耸的褶皱山脉。
(2)纬度偏高,山地多而海拔高,高山顶部气温低;山脉西坡为印度洋吹来的西风迎风坡,地形雨多,降水丰沛,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
(3)西南部板块交界处,地壳破碎;西南部山地降水丰富,冰川发育,许多山谷受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冰川谷;随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形成峡湾。
(4)峡湾地区降水丰富、积雪冰川融水多,两岸河流发育;河流在流入峡湾处,因两岸陡崖壁立,形成跌落流水,因而瀑布众多。
解析:(1)注意设问“运用板块构造学说”,新西兰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新西兰南岛隆起抬升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2)与北岛相比,新西兰南岛纬度更高,气温更低,且海拔较高,同时受西风带影响时间更长,降雪量更大,积雪冰川累积多,故和北岛相比,新西兰南岛冰川更为广布。(3)新西兰南岛峡湾地貌集中分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区板块交界处,原因分析如下:西南部纬度较高,气温低,地质历史上第四纪冰川侵蚀作用明显,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形成峡湾地貌;西南部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碰撞挤压,地形破碎;海浪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综上,新西兰南岛峡湾地貌集中分布在西南部沿海板块交界处。(4)峡湾所在地纬度高,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积雪冰川融水量大,形成河流,峡湾两侧落差大,坡度陡,河流流经并跌落,形成壮观的瀑布。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4地表形态的塑造: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4地表形态的塑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94中国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94中国地理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77非洲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77非洲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