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第3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第3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气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锋与天气
1.什么是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主要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2.锋面的结构与天气有何特征?
(1)结构特征:图中的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
3.锋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是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如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冬季贵阳的阴雨天气都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特别提醒]
(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2)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锋面倾斜方向都在冷气团一侧,降水也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二、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1.基本气压场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对天气(以北半球为例)的影响是什么?
3.锋面气旋有何特点?
(1)概念: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剧烈,往往产生阴雨天气,甚至造成雷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常见地区: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性质上看,左图中B是________(填“冷”或“暖”)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地。
(2)右图中天气系统F从气压分布状况上是________,从气流状况上是________,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____天气。
(3)左图中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目前正向________(填方向)移动。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答案] (1)冷 C (2)高压 反气旋 北 晴朗
(3)暖锋 北 连续性降水或雾
2.读图,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甲处的箭头表示风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反映的是________情况。
(2)该系统中心属于________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来说属于________,水平方向气流运动呈________时针方向。
(3)甲地目前在________气团控制之下,不久将经历________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A、B、C、D四个区域中降水强度较大是________,降水强度较小的是________。图中冷锋的前进方向是________。
[答案] (1)北 近地面 (2)低 气旋 逆 (3)暖 冷锋 (4)A D 东南
锋面与天气
eq \a\vs4\al([例1]) (2020·山东等级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❶。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❷。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
(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
[思维流程]
第一步:提取信息
❶材料中显示了露点和干线的含义。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 称为干线。
❷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❸图中显示了经纬度位置、地名以及站点的温度、露点、风力、风向等。
第二步:调用知识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往往带来大风、降温及雨雪天气;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往往带来连续性降水天气。锋面在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步:综合判断
第(1)题,结合信息❷❸分析可知,三种不同性质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面,冷锋、暖锋往往位于锋面气旋处,北半球锋面气旋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锋面处风向差异较大,冷锋左侧一般是西北风、右侧一般是西南风,暖锋北侧一般是东北风、南侧一般是西南风,据此可判断出冷暖锋面位置,画图注意位置要准确、符号要正确。
第(2)题,分析信息❶❷可知,来自太平洋的气团由于受落基山脉影响,在山地东侧形成下沉气流,比较干燥,干线东侧的气流来自墨西哥湾,比较湿润,“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因此东侧的湿气团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抬升、气温降低,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会形成降水。
第(3)题,综合分析信息❶❷❸可知,本区西部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脉西侧形成地形雨,由于受落基山脉影响,在山地东侧形成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比较干燥;102°W附近为面积广大的平原,下垫面性质均一,干线东侧的气流来自墨西哥湾,比较湿润,湿空气可以快速深入陆地,沿途气团性质变化不大。
[尝试解答] (1)(1)准确判断冷锋、暖锋位置,并用冷锋、暖锋符号绘制。如下图所示。
(2)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
(3)本区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本区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
1.冷锋、暖锋的判断和区别
(1)依据概念判断。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2)依据符号判断。
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虽然符号简单,但是信息量相当丰富。
(3)依据结构判断。
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②看降水区的位置。
(4)依据天气特征判断。
①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②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2.锋面对我国的影响
(1)我国的锋面雨带及影响。
每年给我国带来降水的主要是锋面活动,季风的转换与盛行形成了锋面雨带,夏季风的进退造成了规律性的锋面雨带的移动,使我国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①锋面类型。
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②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9月:雨带南撤。
10月:雨季结束。
③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2)影响我国的两个典型的准静止锋。
考向一 结合景观图示,判断锋面系统的影响
(2020·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下图是3月26日分别在河北张家口和湖北武汉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左图中可见“雪压桃花”的景象,说明当地( )
A.前期气温已经回暖
B.冷气团有较充足水汽
C.冷锋过境伴有沙尘天气
D.之后气温将持续下降
2.冷空气一日后到达武汉( )
A.气象台会发布道路结冰预警
B.降水能满足春小麦生长需求
C.大风将形成落樱缤纷的美景
D.长江在武汉段水位迅速升高
[答案] 1.A 2.C
考向二 结合天气状况分析,考查锋面天气的特征
(2020·邢台市模拟)2016年1月20日的大寒节气前后,受西伯利亚强寒潮的影响,我国普遍出现强降温。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及严重冰冻天气。下图为本次寒潮形成雨雪分界线的时空分布变化图和浙江果农对柑橘采取的防冻措施图。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图中雨雪分界线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冷锋天气系统的南下
B.暖锋天气系统的南退
C.受海上台风的强烈影响
D.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4.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所在位置向西南方向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沿地势低的四川盆地南下
B.锋面气旋中冷锋呈顺时针旋转
C.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影响
D.甲、乙为山地高原,气温较低
5.如图所示,浙江果农对柑橘采取的防冻措施能够起到防冻作用的原理是塑料薄膜( )
①能增强大气逆辐射而增温 ②能阻挡地面辐射,减小降温幅度 ③阻止冷空气进入,减少内外热量交换
④自身可释放热量进行保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3.A 4.D 5.B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eq \a\vs4\al([例2]) (2020·江苏高考)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时①地最可能(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D.黄沙满天车难行
[思维流程]
第一步:提取信息
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以亚欧大陆为主。图中显示此时①处为低压,②处为高压,③处位于高压西侧,④处位于低压西侧。
第二步:调用知识
北半球低压控制地区,近地面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北半球高压控制地区,近地面水平气流顺时针辐散,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第三步:综合判断
第(1)题,读图分析,四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结合等压线的数值及近地面风向的作图过程判断,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风向为偏西风;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北风;③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南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北风。
第(2)题,读图分析,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①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并且①地纬度低,气温高,因而最可能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倾盆。
[尝试解答] (1)C (2)A
1.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气旋与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①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②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
3.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线处。
(2)确定半球或风向:根据北半球或南半球,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或反过来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关系判断北半球或南半球。
(3)判断冷暖空气(气团):“北冷南冷”。确定了南北半球后,北半球锋面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锋面南侧为冷气团。如上图若为北半球时,H、K、E为冷气团,M、N、F为暖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东暖西冷”。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东侧锋面均为暖锋,西侧均为冷锋。如上图无论是南半球或是北半球,CD均为暖锋,AB均为冷锋。
(5)确定锋面的移动方向:“北逆南顺”。北半球锋面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锋面顺时针方向运动。如上图若在北半球,则锋面AB、CD均逆时针方向运动。
考向一 结合天气统计图,考查气旋系统的天气特点
江淮气旋是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受其影响冬春季节我国东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雪。下图为某年2月12日23:00至2月13日20:00山东省东营市受江淮气旋影响下的天气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本次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大致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2.2月13日8:00前后降水形式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风向 B.气压
C.温度D.降水量
[答案] 1.A 2.C
考向二 结合示意图分析,考查锋面气旋的发展特点及影响
(2020·湖南师大附中5月模拟)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现代气象研究将锋面气旋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下图为锋面气旋发展4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中阴影为云区,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3~5题。
Ⅰ Ⅱ Ⅲ Ⅳ
3.锋面气旋的发展过程为( )
A.Ⅰ→Ⅱ→Ⅲ→Ⅳ
B.Ⅳ→Ⅱ→Ⅰ→Ⅲ
C.Ⅲ→Ⅳ→Ⅰ→Ⅱ
D.Ⅳ→Ⅲ→Ⅱ→Ⅰ
4.锋面气旋发展过程中,暖气团全部脱离地面被抬升到空中,低层即将全部被冷气团占据的是( )
A.Ⅰ B.Ⅱ
C.ⅢD.Ⅳ
5.锋面气旋春季在我国北方活跃,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地形 B.水文
C.植被D.气温
[答案] 3.B 4.C 5.D
地理图表专攻(三)| 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
eq \a\vs4\al([典例]) (2020·天津等级考)下图为某日14时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D.大雪纷飞
(2)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D.福州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A (2)D
1.判读此类图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高低气压的主要因素;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冬季气压高,夏季气压低。
(2)等压线最大弯曲处为低压槽或高压脊,其中低压中心延伸出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高压中心延伸出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3)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风速的大小。一般而言,疏小密大。
(4)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上。一般而言,左为冷锋,右为暖锋。
2.此类图的判读流程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年11月17日某时段三个不同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① ② ③
1.①时刻,M地盛行(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该时段,图示区域依次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为( )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3.该时段,P地经历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
A.气温先上升后下降 B.气压持续升高
C.由阴雨转为晴朗D.持续性雨雪天气
1.D 2.D 3.A [第1题,据图可知,①时刻M地位于高压中心(反气旋)的东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再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M地吹西北风,故选D。第2题,根据冷锋在我国东部形成后向南移动的一般规律可以判断,②时刻气压场形势出现最早;该时刻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聚集并开始向南移动(等压线凸向东南);③时刻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南下的冷气团在我国华北地区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①时刻华北地区的冷锋南下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压场形势出现最晚。故选D。第3题,根据上题分析,图示区域气压场出现的顺序是②③①。从②时刻至③时刻,P地受暖锋影响,气温上升。①时刻P地刚受冷锋影响,气温下降,A对。③时刻,P地气压值高于1 020 hPa,①时刻P地气压值为1 020 hPa,B错。②时刻P地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①时刻P地处于冷锋控制之下,为阴雨天气,即P地天气由晴朗转为阴雨。]细化课标
素养要求
1.会判读锋面结构示意图,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识记基本气压场分布,掌握高气压、低气压的分布特征。
3.熟知反气旋、气旋的结构特点,理解高、低压对天气的影响。
4.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天气系统的影响。
1.综合思维:运用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天气变化趋势。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响某地的天气系统。
3.地理实践力:绘制锋面(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示意图。观察学校某时段天气变化并运用天气系统知识加以解释。
过境时
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的天气
天气系统
低压
高压
水平气流
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
顺时针由中心流向四周
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我国典型实例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天气;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
符号
标明移动方向
区别锋前锋后
黑三角的指向即为冷锋移动方向
三角符号标注的位置为冷锋锋前,另一侧为锋后
半圆突出的方向即为暖锋移动方向
半圆符号标注的位置为暖锋锋前,另一侧为锋后
类型
江淮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时间
夏初
冬半年
形成
冷暖气团在江淮一带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由极地大陆气团带来的冷锋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导致锋面不能大幅度移动
天气特征
出现长达一个月的连绵阴雨(梅雨)天气
昆明受暖气团控制,以晴朗温暖天气为主;贵阳受冷气团控制,以阴雨冷湿天气为主
类型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气压系统与天气,锋面气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共2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最新考纲,方法规律,活学巧用,疑点辨析,补充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章 第3讲 常见天气系统 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