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主要有哪些?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有哪几类?有何意义?
    (1)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2)意义: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3.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巨大,关键是什么?
    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特别提醒]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要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什么是生产功能?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2.什么是平衡功能?
    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结果是什么?
    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1.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①~⑦表示的物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环境中的________物合成________物,同时把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储藏在有机体中。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使自然界中的________发生迁移,同时改造了________圈、________圈和岩石圈。
    [答案] (1)有机物 无机物 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 水 氮(⑥⑦答案可互换) (2)无机 有机 太阳 化学 (3)化学元素 大气 水
    2.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都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你认为保护斜坡A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B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以下地理环境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岩石 生物 大气 水 土壤
    (2)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
    (3)恢复①处的植被
    (4)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栖息地遭破坏,物种减少 水位降低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eq \a\vs4\al([例1]) (2020·全国卷Ⅰ)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❶。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❷。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
    [思维流程]
    第一步:提取信息
    ❶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❷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
    第二步:调用知识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气候要素的变化对地表植被的影响非常明显。
    第三步:综合判断
    第(1)题,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使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长白山北坡林线海拔提升且近年刚刚稳定,所以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幼树。
    第(2)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岳桦结实是在夏季(生长季),结实线稳定,意味着升温幅度不大。而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推测应该是冬季升温幅度大。
    第(3)题,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由此可知岳桦林的种子传播范围也是基本稳定的,所以推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的原因是岳桦结实线稳定。
    [尝试解答] (1)A (2)C (3)D
    1.明确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4)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2.理解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两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考向一 针对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考查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据此完成1~3题。
    1.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
    B.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
    D.地壳持续性下沉
    2.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
    A.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
    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
    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
    D.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
    3.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海底淤泥 海水搬运、沉积
    B.海底淤泥 风力搬运、沉积
    C.河流泥沙 流水搬运、沉积
    D.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答案] 1.B 2.B 3.C
    考向二 分析某特殊区域,考查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潮滩是植被演替(植物群落在干扰后的恢复过程或裸地上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最理想的区域,潮滩上由潮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沟谷系统叫潮沟。潮滩植被(耐盐碱性:碱蓬>大穗结缕草>獐毛>白茅草)的演替不仅发生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演替也非常明显。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区潮沟分布及潮沟垂直方向植被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潮水主要流动方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5.甲植被可能为( )
    A.碱蓬 B.大穗结缕草
    C.獐毛D.白茅草
    6.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潮沟垂直方向的植被演替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丙、乙、甲、丁
    [答案] 4.B 5.D 6.B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意义
    eq \a\vs4\al([例2]) (2019·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❶。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❷。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❸。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思维流程]
    第一步:提取信息
    ❶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使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中分离出来。
    ❷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❸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大陆冰川消退后,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
    ❹图中显示了地中海、黑海、里海的地理位置及周围地理事物分布。
    第二步:调用知识
    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山脉隆起,进一步改变了区域的气候、水文、地貌等地理事物,影响了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
    第三步:综合判断
    第(1)题,由信息❶可知,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使里海从地中海中分离出来,结合信息❹可以看出,板块运动导致了山脉隆起,使里海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同时山脉隆起也阻挡了海洋气流进入,使气候变干。
    第(2)题,由信息❷可知,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此时大陆冰川开始融化,融化后的冰川水大量进入里海,使其补给量大于蒸发量。
    第(3)题,由信息❸可知,气候进一步转暖后,大陆冰川大幅消退,此时里海的水源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改为河流水补给,且此时蒸发加剧,导致盐度升高。
    第(4)题,由信息❶和信息❹可推知板块运动是其演化的必要条件。
    [尝试解答]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
    (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区域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下图示意植被破坏引起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
    (1)警示意义。
    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还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
    考向一 通过研究环境变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0·长沙市长郡中学调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松树,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11千米;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3/4每十年向西迁移15.4千米,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回答1~3题。
    1.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B.水分
    C.光照 D.土壤
    2.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地( )
    A.年均温降低 B.蒸发量减少
    C.自然灾害减少D.土地开发利用
    3.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
    A.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
    B.水分变化大于热量变化
    C.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
    D.热量变化大于水分变化
    [答案] 1.A 2.D 3.C
    考向二 分析区域环境特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0·广东4月联考)纳米比亚死亡谷位于纳米布沙漠中,是一块白色的盐沼盆地。死亡谷曾是一片绿洲,生长着许多刺槐树,但随着沙漠中水源的变迁,刺槐纷纷死亡,干枯的树干在烈日的焦烤下变黑,一棵棵突兀地立在白色的盐沼上,千年不腐。当地仅有稀少的灌木丛依靠薄薄的晨雾维持生命。下图示意死亡谷地理位置和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纳米比亚死亡谷干枯的刺槐历经千年而不腐烂的主要原因是( )
    A.刺槐地下根系发达,耐盐碱
    B.刺槐枝叶稀疏,蒸腾作用较弱
    C.气候炎热干燥,降水量稀少
    D.蒸发旺盛,树干内盐分积累多
    5.影响死亡谷晨雾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①沙丘起伏 ②大气运动 ③河流径流量 ④下垫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D.③④
    6.纳米布沙漠北部沙丘的缓坡多位于沙丘( )
    A.东南部 B.西南部
    C.西北部D.东北部
    [答案] 4.C 5.B 6.A
    考向三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0·潍坊市模拟)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密度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示意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密度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4-7月间,导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上生物量 B.水分蒸发量
    C.太阳辐射量D.灌溉用水量
    8.近年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在春小麦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毛苕子的种植方式)的种植模式助力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脱贫增收,这种种植模式抑制土壤盐碱化最显著的时段是( )
    A.4-7月 B.7-10月
    C.10-12月D.12月至次年4月
    [答案] 7.A 8.B
    由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生存空间: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的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2)气候: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环境: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少;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4)天敌:①缺少××××,天敌少;②受到××××天敌威胁。
    (5)人类活动: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生存空间: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2)气候: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纬度高,水温低,生长速度慢;③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④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3)水文: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适宜水生动物(鱼类)生长。
    (4)食物:①多条河流入海(湖),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5)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6)人类活动: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
    长江江豚是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动物,近年来其生存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较大影响。为保护江豚,我国在长江流域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通过定点定量投喂,进行半自然状态人工网箱养殖鱼并饲养江豚。研究人员发现,江豚与鱼类一样有早晚摄食规律。下图示意长江的一段封闭河流故道(江豚研究地)。据此完成(1)~(3)题。
    (1)研究人员发现在③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 )
    A.觅食活动B.避免阳光照射
    C.水温适宜D.躲避人类干扰
    (2)研究人员发现在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因为人工池( )
    A.水浅、光照足 B.水浅、空间小
    C.江豚生存适应性弱D.受人类活动影响多
    (3)推测江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是(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④区域D.⑤区域
    (1)A (2)B (3)D [第(1)题,江豚有早晚摄食规律,人工网箱养殖鱼用来饲养江豚,图中显示③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江豚在清晨来此频繁活动是由于觅食活动。第(2)题,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说明人工池水中氧气不足,这与选择封闭河流故道,水浅、空间小密切相关。第(3)题,图中显示⑤区域临近出口,水体交换频繁,且水面较宽,人类活动少,干扰少,因此江豚活动最集中。]
    地理环境整体性类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
    细化课标
    素养要求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能描述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
    2.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综合思维: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地某种地理事象的成因。
    2.区域认知:抓住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区域特征与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3.人地协调观: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要相互协调。
    要素
    与地貌的联系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大气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
    土壤
    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生物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
    要素
    与土壤的联系
    大气
    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生物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地形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项目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区域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弄清要素间的因果关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区域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

    相关学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共2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第1讲植被与土壤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第1讲植被与土壤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植被,土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褶皱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