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2地图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
(2020·湘鄂八市十二校联考)我国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开展实地高程测量,按一定等高距绘制了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并在图中按相同比例绘出学校的范围。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的比例尺最可能是( )
A.1∶200 B.1∶20 000
C.1∶200 000D.
2.图示信息反映了( )
①测量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③在学校可能看到海上日出 ④河流上游比下游流速快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B 2.D [第1题,一般中学的面积较小,长宽多为几百米,结合图示学校面积,可判断比例尺采用1∶20 000最合适。第2题,测量区域海拔大约在5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①错误;图中河流流向大体自西向东流,②错误;图示学校东方为海洋,且学校与海洋之间没有障碍物阻挡视线,③正确;图示河流上游等高线较下游密集,则上游地势落差大于下游,河流流速上游比下游快,④正确。]
(2020·承德模拟)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B.b
C.cD.d
4.下列河段最有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D.④~⑤河段
5.图中陡崖(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
B.底部海拔可能为11米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3.A 4.A 5.B [第3题,据图可知,a位于山丘的阳坡,冬季采光条件好;并且a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b位于西侧的山坡上,光照条件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c位于山顶,海拔高,气温低。d位于北侧山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第4题,①~②河段位于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且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水流最缓,最有利于泥沙沉积。第5题,据图可知,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米,底部海拔为0~30米,计算可知陡崖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米;底部海拔可能为11米;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宜布局交通线。]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
①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崎岖 ②地形以丘陵为主,河谷地貌发育 ③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7.图示聚落中,会受到山洪威胁的有( )
A.a、d B.b、c
C.c、dD.a、c
8.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图中甲、乙两地适宜布局的农业生产部门分别是( )
A.甲地—耕作业 乙地—大牧场放牧业
B.甲地—林业 乙地—耕作业
C.甲地—果园业 乙地—淡水养殖业
D.甲地—果蔬种植业 乙地—花卉种植业
6.C 7.D 8.B [第6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数值大小可知,该地区海拔多低于500米,地形应以丘陵为主,①错误;图中谷地较多,且该地处于我国的东部地区,河流应较多,②正确;从总体上看该地东北部地势较高,西南部地势较低,③正确;仅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无法判断该地区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④错误。第7题,由图可知,a、c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应处于山谷,山谷处可能发育河流,易受洪水威胁,而b、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处于山脊线附近,受洪水威胁小。第8题,由图可知,甲地附近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为宜林地区,适宜发展林业;乙地附近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适宜发展耕作业。]
(2020·广东联考)下图是我国云贵高原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据此完成9~11题。
9.在一次绳降比赛中,组织者计划的路线是从H处下降。运动员准备的绳子长度最适宜的是( )
A.45米 B.55米
C.105米D.125米
10.组织者能全程拍摄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
A.甲 B.乙
C.丙D.丁
11.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
A.北缓南陡的山地 B.北陡南缓的山地
C.北缓南陡的天坑D.北陡南缓的天坑
9.C 10.D 11.C [第9题,绳子长度取决于陡崖相对高度,图中H处的陡崖有四条等高线重合,根据图中注记判断,等高距为20米,利用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可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约为60~100米,最大相对高度接近100米,准备绳子时要留有一定余地。第10题,从图中照片可知,摄影机应是仰视侧面拍摄。甲地与绳降比赛地之间有山脊阻挡,拍摄不到比赛运动员。乙地比比赛地高,其摄影机应是俯视拍摄。丙地与比赛地之间为凸形坡,从丙地不能全程拍摄比赛地。丁地与H地之间没有阻挡视线的地理事物,且丁地位于比赛选手的右下方,与图片所示方位吻合。第11题,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和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判断,该地是一个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地形,由于周围多陡崖,等高线密集,可能是天坑地形;从等高线疏密变化来看,南部更密,且多陡崖,北部较疏,因此该天坑北缓南陡。]
为了保证农忙时节的灌溉用水,我国东部地区某村庄计划修建水库。如图为水库大坝建设的两个方案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20米。读图,完成12~14题。
12.有关方案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坝高程超70米
B.水库最深近60米
C.大坝长为100米
D.库区上游坡度大
13.方案二中有两个水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水库蓄满水时,面积大体相同
B.两水库蓄满水时,水量大体相同
C.上水库水体盐度一般比下水库高
D.下水库泥沙淤积一般比上水库多
14.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最突出的优点是( )
A.工程量小 B.库容量大
C.淹没地区小D.防洪能力强
12.B 13.A 14.C [第12题,根据等高距为20米可知,方案一中可确定大坝高程为40~60米,但不能确定坝顶高程;若水库蓄满水,水库内最深处接近60米;图中没有比例尺,不能确定大坝长度;库区上游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第1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方案二中上、下两个水库蓄满水时面积大小和形态较接近,但下水库较深,水量较大;两座水库的水都可外流,盐度皆低;一般泥沙多淤积在上水库。第14题,工程量集中在坝体建设方面,两个方案里,方案一的坝体更高,可能更厚,而方案二坝体多,两个方案工程量大小不好判断;方案一库容量更大;防洪能力主要取决于库容,方案一防洪能力更强;方案二的突出优点是淹没地区小。]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回答15~16题。
15.上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16.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D.无岛
15.D 16.D [第15题,交点为鞍部,其海拔为200~250米。AB线大致是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②;MN线是沿山峰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 所以答案为D。第16题,该地区最低海拔是100米,最高蓄水位海拔是150米,蓄水区只局限在河谷地带,无岛屿出现,选D。]
二、综合题
17.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规划中的铁路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
(3)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发现①地的植被比②地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4)该地理学习小组计划晚上在③地露营。请你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流。从等高线分布来看,该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铁路在甲处布局合理,在乙、丙、丁处布局不合理。乙处地势较平坦,铁路线应走直线;丙处铁路线经过聚落中心,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丁处铁路线与多条等高线相交,坡度较大。
(3)①地位于阳坡,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①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①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相对肥沃。
(4)不合理。③地位于山谷出口处,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等水文灾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46海洋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46海洋地理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45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45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44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44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