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教案01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教案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高二《文化生活》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设计意图:1、高二分科后,高考政治在文科综合只占36分;理科综合中所占比例更少,只有14分,而且都是选择题,所以非政治班的同学对学习政治的兴趣不大,此课目的之一在于如何提高普通班学生学政治的兴趣。

    2、通过对此框内容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爱国热情、增强同学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3、要重视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过程的感悟。

    二、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作用   

    本课作为介绍中华文化的另一特征,在第三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分析了中华文化为何长寿源远流长之后,接着分析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从而更深层次地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全貌、中华文化的精髓,为第七课中华民族精神这种文化的认同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及特点。博大与精深的不同含义。

                 2)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增强对文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3、 能力目标:(1)围绕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的能力。

    (2)围绕中华各民族文化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特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中华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师教法

    1、  情感激励法

    本框题着重介绍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是很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题材。因此,在讲授独树一帜,独立风骚时,让学生列举更多的文学与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例子或其它方面的事例,激发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归纳综合和比较鉴别法

    (1)在讲解独树一帜,独立风骚 的中华文化时,通过归纳综合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不同,具有中国特色。中华文化内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化内涵及表现也各不相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用比较鉴别法让同学们理解各民族文化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标志。

    (二)、学生学法

    1、资料辅助法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已学的历史地理知识),可以较好地把握住博大精深的内涵。

    2、质疑探究法

    抓住博大精深的表现和不同含义,层层设疑,精读教材得以理解。

    四、教学手段 :课件展示、情景设问、习题讲评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

    提出问题1、中华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源远流长得益于什么?

    回答问题

    温故而知新,目的在于复习旧的知识中华。

    导入新课

    音乐伴奏下播放一组图片,并提出问题:1、材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有一个词来形容吗?

    思考并回答1、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2、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等。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对学习这一框题的兴趣。并引出课题

    教授新课

    第一目题的讲解

    指导学生看书P66-67并提出问题:1、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方方面面,书中主要列举了哪些主要的见证呢?

    看书并回答

    设疑,引导学生看书通过思考归纳得出答案并划书。

     

     

    2、再设疑问:关于文学艺术,教材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学艺术的作用,请找出来。二是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地位,请找出来。[展示课件]

    (中国的许多个第一)

     

    师生互动、设疑等环节,引导学生看书通过思考归纳得出答案并划书。

    (实现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

     

     

    做一道练习题

    思考得出答案:D

    检测学生对刚学知识的掌握。

     

    3、[展示课件]

    提出问题:(1)、图表说明了什么?举例子:讲解千古之谜

    1、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器不锈之谜

    2、青铜剑锋利无比之谜

    3、青铜器铸造使用标准化工艺之谜

    你能列举我国古代的领先的科学技术有哪些?学习了这一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得出答案。通过老师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爱国热情。(突破重点、难点)

    特别是通过启发让学生明白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学习文学艺术。为中华文化添彩。

     

    做一道练习题

    思考得出答案:D

    检测学生对刚学知识的掌握。

    第二目题讲解

    4、[展示课件]

    课堂探究,对比吴越文化滇黔文化两种文化的差异

    问题1:从地理角度看,两者的不同?引导回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上,两者文化上的差异是什么?我们的岭南文化与之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1、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辩析清楚中华文化区域性的特征。(实现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第三目题讲解

    通过对各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石窟、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器的认识与分析。

    并提出问题:看了图片和老师的讲解,你能否得出: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两者关系要把握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讨论、思考

    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引导他们得到相关的启示。 [结论]: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增强对中华民族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解决重点、难点)

    小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华文化这座文化殿堂,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当然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世界文化所做的贡献,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值得去引以为豪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博览群书,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不断推新,革故鼎新

     

    使学生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实现这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做练习包括填空和单选题

    释疑并指导解题

    做题、提问

    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博大与精深的不同含义。

     

     即学即练

    (一)、检测性练习:

    1、  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D)

    A、 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B、 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丽多彩

    C、 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D、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据首位

    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D)

    A、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 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  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确的有(A)

    A、 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 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

    4、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C)

      A.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

    5、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C )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二)填空

    1、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立风骚表现在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3、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 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之一。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   整体性  的特点。

    4、都江堰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5、我国幅员辽阔,受 地理、历史 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6、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凝聚力

     

     

    六、板书设计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文学艺术:重要的地位----表现-----启示:

    (2)科学技术:地位、特点、意义---启示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成因 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

    3、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关系:

    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凝聚力。

     

    七、教学反思

    1、我尝试学生为主的探究课形式和教师启发、引导,课堂讨论、探究等学生主体参与的两种教学形式,感觉各有所长。前者课堂气氛热闹,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后者的教育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课堂气氛较好。我觉得这节课挺成功的。

    2、本课信息量大,靠简单的教师课堂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动员学生在课前花较多的时间收集整合相关信息。本课教学中各环节安排的比较紧凑,所以时间安排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进行调控。

    3、在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环节中,如果能找到更多视频资料,直接播放给学生来看,那么将更加真实,更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憾,不过因为条件和时间所限没有找到。

    4、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老师的设问需要直接,教师的启发、引导需要到位。

     

    相关教案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共5页。

    2021学年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小结与反思,教学反馈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