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1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31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共3页。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算重力。
3、知道重力的意义。
教学重点:
重力的理解。
教学难点:
重心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讲解、演示
教具准备:
弹簧秤、钩码、薄板、细线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3)力可以又几种分类?分别举例说明。
引入:两个物体,用手掂一掂,发现它们不一样重,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引导学生回答:这两个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不同。
新课:
1、什么是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注意: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物体的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做地球自转时的向心力)
2、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就是指和水平面垂直。
注意:不是垂直向下。
提问:以下两幅图,重力的方向各是如何?请在图中画出。
G G
3、重力的大小
(1)可以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
原理:二力平衡
问:用杆秤秤什么?
(2)可以用公式计算
G=mg
其中m是指物体质量,g在地球表面附近取9.8N/kg。
(3)用二力平衡法求出
在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也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4、重心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即均匀物体)
物体的重心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若是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直棒,均匀球体,均匀圆柱体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即不均匀物体)
物体的重心位置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具体例子请学生阅读课本4页图1-4
实验:用悬挂法测量不规则薄板的重心。
提问: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课堂练习:课本第5页(1)、(2)、(3)
课后作业:课本第5页(4)
预习作业:预习第三节 弹力
1、什么是形变?形变有哪几种?]
2、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弹力的方向怎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具,主要教学过程,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能力训练点,德育渗透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作业,板书设计,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