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案15(人教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35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弹力》教案15(人教版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35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2 弹力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 弹力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形变和弹性形变
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并能判断方向。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中常见的形变现象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探究形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形变与弹性之间的关系后,使学生了解探究弹力的实际意义,学会探究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3、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尊重事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2、积极参与观察和实验,认真讨论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二.【教学重点】
弹力概念的建立、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难点】
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弹簧 橡皮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视频播放:弯曲的竹竿使水中的木块发生运动、拉弓射箭等情景。让学生试着回答以上动作的完成有什么共同特点
新课教学
一.弹力的产生
动画模拟弯曲的竹竿使水中的木块发生运动、拉弓射箭等: 同学们观察动作的完成,总结什么是形变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拉圆珠笔的弹簧和橡皮筋:
(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3)弹性限度: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讨论与交流]我用力推墙或压桌面,那么墙和桌面也会发生形变吗?
动画模拟微小形变实验:①按压桌面②挤压玻璃瓶。让学生自习观察,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一些物体比较坚硬,虽发生形变,但形变量很小,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
[猜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什么呢?
实例分析1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进行下面的操作:用手扯住弹簧或橡皮筋的两端,在其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弹簧或橡皮筋,使其发生形变。在操作的同时,用心体会一下手与弹簧或橡皮筋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根据力的定义,我们知道弹簧与左右手之间有力的作用,那同学们知道弹簧对左手的力是向哪个方向的?对右手的力又是向哪个方向的?
生:对左手的力向右手方向,对右手的力向左手方向。
师:为什么是这样的方向呢?
生:我想是因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由于要恢复原状而把两手向中间扯。
实例分析2
师:两手拇指根处相互挤压,发生形变。用心体会两手间的相互作用。
师:左手对右手的力向什么方向?右手对左手的力向什么方向?
生:左手对右手的力向右,右手对左手的力向左。
师:为什么是这样的方向呢?
生:因为两手相互挤压时均发生了形变,为了恢复原状,左右手相互往外推。
综上:像上面2例中弹簧对手的力,两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弹簧或手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叫做弹力。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发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回顾开始时课件展示情景:让学生分析并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
3、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接触力)(2)、接触处产生弹性形变。
二.几种常见的弹力及方向
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1)、平面与平面接触
A
F
A
A
例题1:分析A受到的弹力(A均处于静止状态)
(2)、点与面接触
B
A
例题2:分析物体A受到的弹力(A均处于静止状态)(3)、曲面与曲面接触
A
例3:分析球A所受到的弹力
A
B
A
2、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弹力有无的判断
方法:撤去支撑物法 假设法+共点力平衡法
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着消失。
三.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2、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挂在悬线下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悬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悬线下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3、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 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 面。
4、在下图中,a、b(a 、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四.小结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
2、弹力
(1).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
(4).弹力有误的判断:撤去支撑物法 假设法+共点力平衡法
3、常见的几种弹力
(1).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2).压 力: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拉 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方向。
五.布置作业
开放式问题(视频播放:撑杆跳高、跳水);
提出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开放式地讨论
①从形变与弹力知识去思考,撑杆跳高运动员跳得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滞空时间主要由哪方面决定?
六.板书设计
(一)形变:
(二)弹力
2、分类: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
弹 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弹力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 弹力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2 弹力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仪器,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