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2 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节能:
1、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3、理解形变概念,了解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以及数据的准确记录,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究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判断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正确画出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是突破难点的标志.
三、教学方法
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总结规律.
四、教具:弹簧、小车、竹片、砝码、钢片
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教材第6页图1-10,第7页图1-15)
五、课时:1节
六、教学过程
观察实验
1、观察用弹簧拉静止的小车
小车:由静止→运动
弹簧:被拉长
2、水平支起竹片,竹片上放置砝码,观察砝码和竹片
竹片:发生弯曲
砝码:处于静止状态
3、观察用弹性钢片推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
钢片:发生弯曲
物体:被推开
(二)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三)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显然受力物体之所以受到了弹力,是由于与之相接触的施力物体发生了形变所产生的.
弹力产生的条件:1.直接接触 2.产生形变
(四)动画显示微小形变的两个实验
教材第37页3-1-2
教材第38页3-1-3
讨论:该实验在设计思想中运用了什么方法?
放大法.
(五)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
拉伸形变(压缩形变)
对于 弯曲形变 都是如此
扭转形变
(六)弹力的方向
结论:通常所说的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结论:通常所说的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七)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
弹力概念
相互接触
弹力产生条件
发生形变
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
方向:
绳的拉力方向
(九)课外作业:
1.练习(1、2、3)
2.略
说明:有关判断是否存在弹力的似是而非类型题目,由于涉及三力及多力平衡问题,建议本节课暂不训练.教材第8面练习二中第(1)题虽是判断两球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但题目已交待清楚“不互相挤压”.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弹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弹力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2 弹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2 弹力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具,主要教学过程,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弹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弹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弹性形变和弹力,弹力的大小,实例探究,课余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