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5338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5338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5338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导电,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
2.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①、②、③、④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的四种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3.向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棕色,停止加热,就制得了Fe(OH)3胶体。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D.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
4.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表示的是
①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K2CO3+H2SO4=K2SO4+CO2↑+H2O
③CaCO3+2HCl=CaCl2+CO2↑+H2O ④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5.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干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
6.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Fe3++2I-=2Fe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CN)+I2=2Fe(CN) +2I-,试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Fe3+>Br2>I2>Fe(CN)
B.Br2>I2>Fe3+>Fe(CN)
C.Br2>Fe3+>I2>Fe(CN)
D.Fe(CN)>Fe3+>Br2>I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直径大小决定的
②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③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④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⑤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⑥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⑥
8.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BaCl2→BaSO4B.CuO→Cu(OH)2C.NaOH→Na2SO3D.MgSO4→Mg(OH)2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
B.无色溶液:、、、
C.含大量的澄清溶液:、、、
D.强碱溶液:、、、
10.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6:5:6B.1:3:5C.15:5:3D.1:6:10
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A.B.
C.D.
12.如图所示,纵轴表示导电能力,横轴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曲线B表示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C.曲线C表示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曲线D表示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
13.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A.Cu、CuO、Cu(OH)2B.C、CO、H2CO3
C.CaO、Ca(OH)2、CaCO3D.H2O2、H2、H2O
1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Z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生石灰做干燥剂涉及化学变化 ③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⑥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A.①③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④⑥D.②④⑤
16.某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2N2H4+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700℃,,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N2H4是氧化剂
C.N2O4发生氧化反应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二、非选择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uO具有氧化性,能够和氨气反应,产物中含有两种单质,请写出在加热条件下CuO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RO和Cl2可发生如下反应:RO+Cl2+2OH-=RO+2Cl-+H2O,由以上反应可知在上述过程中RO被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RO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__。
(3)Mn2+、Bi3+、BiO、MnO、H+、H2O组成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发生BiO→Bi3+的反应过程。将以上物质组成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其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3BrF3+5H2O=9HF+Br2+HBrO3+O2中,若有15个H2O分子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溴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
18.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1)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是氧化剂。
(2)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
(3)氧化性:K2Cr2O7_______Cl2(填“>”“<”或“=”)。
(4)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_______
19.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Na2CO3、CaCl2、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粉末于一支试管中,加入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往试管中继续滴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往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若要进一步确定是否含有可能的物质,还要做鉴定____________离子的实验。
(3)写出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是中学典型的试管实验,在往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每次滴加不同的溶液后要注意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不需要做第②步实验,直接往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继续有白色沉淀生成就可以判断。你认为正确吗?若正确答是;若不正确答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下列物质中:
①稀硫酸②液态氯化氢③熔融氯化钠④Fe⑤二氧化碳⑥乙醇⑦NH3·H2O⑧BaSO4
属于电解质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弱电解质有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能直接导电的有_________。
(2)从上述物质中挑选合适物质,按照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各写一个):
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
酸碱中和反应:_______
(3)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Na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a(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适量澄清石灰水除去NaOH中的少量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故A正确;
B.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
C. 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难溶于水的盐溶液几乎不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比如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但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
D.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C
【解析】本题图形中物质间的反应分别为①(复分解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置换反应)。
故答案选:C。
3.B
【解析】A.胶体属于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故A正确;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为1-100 nm之间,故B错误;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故C正确;
D.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不具有丁达尔现象,因此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4.A
【解析】①HCl是一元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①符合题意;
②H2SO4是二元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反应K2CO3+H2SO4=K2SO4+CO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②符合题意;
③CaCO3难溶于水,不能拆写为离子形式,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③不符合题意;
④CH3COOH是一元弱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拆写为离子,所以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2CH3COO-+CO2↑+H2O,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5.C
【解析】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都属于酸性氧化物,A正确;
B.活性炭、C60、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
C.乙醇、四氯化碳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都可以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都属于碱性氧化物,D正确;
故答案为:C。
6.C
【解析】依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反应方程式①判断氧化性Fe3+>I2,由反应方程式②得到氧化性Br2>Fe3+,由反应方程式③得到氧化性I2>Fe(CN)63-,综合可得C项正确;
故答案选C。
7.B
【解析】①丁达尔效应是胶粒对光线的散射形成的,与胶粒的直径大小有关,故①正确;
②溶液中微粒能透过半透膜,因此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故②正确;
③胶体不一定是液体,胶体可分为气溶胶(如雾、云)、液溶胶和固溶胶(如有色玻璃),故③错误;
④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故④正确;
⑤胶体具有介稳性,若不提供聚沉条件,则不会产生沉淀,故⑤错误;
⑥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使胶体发生聚沉,故⑥正确;
因此①②④⑥正确,故B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B
【解析】A.BaCl2与H2SO4、Na2SO4等反应,均可生成BaSO4,故A不符合题意;
B.Cu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Cu(OH)2,故B符合题意;
C.NaOH与SO2发生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故C不符合题意;
D.MgSO4与NaOH、Ba(OH)2等反应,均可生成Mg(OH)2,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C
【解析】A.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则不能大量存在,A项不符合题意;
B. 含的溶液呈紫色,B项不符合题意;
C. 与、、、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存在,C项符合题意;
D. 在强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0.A
【解析】反应①中氯气为唯一氧化产物,且全部是Cl元素被氧化生成,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ml氯气转移2ml电子;
反应②中KClO3为唯一氧化剂,且全部被还原,根据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生成1ml氯气转移ml电子;
反应③中氯气为唯一氧化产物,且全部是Cl元素被氧化生成,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ml氯气转移2ml电子;
则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2::2=6:5:6,故答案为A。
11.B
【解析】A.氧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失去2个电子,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6个电子,可表示为,A错误;
B.镁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2个电子,氧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得到2个电子,可表示为,B正确;
C.碳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4个电子,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到2个电子,因此可表示为,C错误;
D.碳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4个电子,氧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得到2个电子,因此可表示为,D错误;
答案选B。
12.C
【解析】A.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OH与HCl发生反应生成NaCl和水,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反应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离子,则带电电荷的物质的量不变,但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减弱,不能用曲线A表示,故A错误;
B.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生成物乙酸钾为强电解质全部发生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应该是曲线A,故B 错误;
C.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小,溶液导电性最弱,但随硫酸的滴加,溶液变为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可曲线C表示,故C正确;
D.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不能用曲线D表示,故D错误;
答案选C。
13.C
【分析】
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析】A.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选项A错误;
B.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B错误;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要求,故选项C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生成氢气,故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4.B
【解析】A.利用过滤法可将Z中固体和液体分离,故A正确;
B.X中分散系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乙中分散系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故B错误;
C.根据实验现象,碳酸钙与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故C正确;
D.Z中是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5.A
【解析】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①错误;
②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因为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②正确;
③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③错误;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④正确;
⑤鸡蛋壳膜是半透膜,离子和小分子可通过半透膜,故可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此过程为渗析,是物理变化,⑤正确;
⑥和反应:,⑥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⑥不正确,故A符合;
故选A。
16.D
【分析】
在反应2N2H4+N2O4=3N2+4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N2H4中的-2价升高为N2中的0,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N2O4中的+4降低为N2中的0,以此来解答。
【解析】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因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
B.N2H4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则N2H4为还原剂,B错误;
C.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该反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2为生成物,是由N2H4氧化产生N2,所以N2为氧化产物;由N2O4还原产生N2,所以N2又是还原产物,则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7.3CuO+2NH33Cu+N2+3H2O 氧化 +4 4
【解析】(1)已知CuO具有氧化性,能够和氨气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应为Cu、N2),则在加热条件下CuO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 3Cu+N2+3H2O。
(2)在一定条件下,RO和Cl2可发生如下反应:RO+Cl2+2OH-=RO+2Cl-+H2O,利用电荷守恒可确定n=2。因为Cl2作氧化剂,所以RO作还原剂,被氧化,RO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4。
(3) 发生BiO→Bi3+的反应过程,则Mn2+→MnO,由以上推断,可确定正确的离子方程式:2Mn2++5 BiO=14H++5Bi3++2 MnO+7H2O,
(4)在3BrF3+5H2O==9HF+Br2+HBrO3+O2中,有5个H2O参加反应,生成1个O2,失去4个电子,被水还原的BrF3为个,则若有15个H2O分子参加反应,被水还原的溴原子的个数为=4。
18.氯(Cl) K2Cr2O7(重铬酸钾) Cl2(氯气) HCl(氯化氢或盐酸) >
【解析】(1)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氯元素被氧化,Cr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K2Cr2O7是氧化剂。
(2)氯元素被氧化,氯气是氧化产物,HCl发生氧化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K2Cr2O7>Cl2。
(4)Cr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则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
19.CaCl2、Na2CO3 Ba(NO3)2 Ba 2+(阳) Ag++Cl- = AgCl↓ (胶头)滴管 立即清洗干净 否,CO过量也会与Ag+生成沉淀干扰Cl-的判断
【分析】
①取少量粉末于一支试管中,加入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沉淀为碳酸钙或碳酸钡,所以一定含碳酸钠;
②往试管中继续滴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将碳酸根完全除去,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检验;
③再往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氯离子,一定存在氯化钙;
综上所述白色粉末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可能含有硝酸钡。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CaCl2、Na2CO3;可能含有的物质是Ba(NO3)2;
(2)第二步中引入了硝酸,所以要检验是否含有硝酸钡,需检验是否含有Ba 2+(阳离子);
(3)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Cl- = AgCl↓;
(4)在往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胶头滴管;为防止污染试剂,每次滴加不同的溶液后要注意立即清洗干净胶头滴管;
(5)原固体中含有碳酸钠,CO过量也会与Ag+生成沉淀干扰Cl-的判断,所以不能直接往试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20.②③⑦⑧ ⑦ ⑤⑥ ①③④ Fe+2H+=Fe2++H2↑ H++NH3·H2O=H2O+ NaCl=Na++Cl- NH3·H2O OH-+ Na2CO3=2Na++ Ca(OH)2 =Ca2++2OH- Fe2O3+6H+=2Fe3++3H2O Ca2++2OH-+CO2=CaCO3↓+H2O Al(OH)3+3H+=Al3++3H2O Ca2++=CaCO3↓
【分析】
根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分析;注意电解质电离时遵守原子守恒,结合发生反应的原理书写离子方程式。
【解析】(1)①稀硫酸能导电,是溶液,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是强电解质;
③熔融氯化钠能导电,是强电解质;
④Fe能导电,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⑥乙醇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⑦NH3·H2O不导电,是弱电解质;
⑧BaSO4不导电,是强电解质;
则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③⑦⑧;弱电解质有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⑤⑥;能直接导电的有①③④;
(2)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才能是离子反应,则上述八种物质中,Fe和硫酸溶液能氧化还原反应,对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稀硫酸和NH3·H2O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H2O+ ;
(3)①NaCl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
②NH3·H2O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OH-+ ;
③Na2C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 ;
④Ca(OH)2 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Ca(OH)2 =Ca2++2OH-;
(4)①盐酸去除铁锈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②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
③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④用适量澄清石灰水除去NaOH中的少量Na2CO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aCO3↓。
【点睛】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一些氢化物和一些有机物如蔗糖和酒精等;特别注意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且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也可能导电,如CO2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碳酸的缘故;另外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提升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提升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考点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考点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考点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期末考前自测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