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3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3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3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3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设计,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人口合理容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
    (1)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2)工业革命后:人口迅速增长。
    (3)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3.世界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还与当地的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图表点拨] 教材第18页图1-12,该图展示出:(1)世界人口指数呈增长形势。这种增长开始时数量比较小,到一定程度会急剧膨胀。(2)世界人口增长具有阶段性。农业革命(种植业开始)和工业革命是两个重要节点,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3)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微思考] 自2016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有了较大的增长,原因是什么?
    提示:受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原因: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解决途径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3.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在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微思考]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考虑,人类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增长?
    提示:不可以。因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规模一旦超出自然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范围,就会引发各种环境问题,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作用: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和制约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作用: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特别提醒] 资源是影响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其他影响因素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微思考]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该国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提示:依靠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科技。
    结合下面的漫画探讨下列问题。
    问题1 (人地协调观)为什么环境对人口的增长具有限制性?
    提示: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问题2 (人地协调观)对人口发展具有明显限制性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提示:对人口发展具有明显限制性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
    问题3 (人地协调观)人类怎样才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提示: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的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1.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2.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利用中的问题
    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会给环境、资源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人类自身发展也是有害的。当前,土地、矿产、淡水、森林等重要资源在利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1.资源环境安全系数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土地、水、矿产、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读世界10个人口最多国家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表,回答(1)~(2)题。
    (1)表中A、B两个国家分别是( )
    A.澳大利亚、法国B.朝鲜、德国
    C.俄罗斯、日本D.意大利、伊拉克
    (2)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 )
    A.水旱灾害频繁
    B.矿产资源短缺
    C.人口众多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1)C (2)C [第(1)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所示国家来看:俄罗斯资源最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应属于高安全度国家;而日本地狭人稠,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匮乏,90%以上都需要进口。因此C项符合。第(2)题,印度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C符合题意。]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2019年总人口仅为300多万,人口密度约为2.4人/平方千米,地广人稀特征十分明显。
    材料二 截至2019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 343.8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94.78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 500万人。深圳是我国外来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也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
    问题1 (人地协调观)分析材料,想一想能否向西藏大规模移民?为什么?
    提示:不能。西藏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环境承载力小,难以承受过多人口带来的环境压力,环境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
    问题2 (人地协调观)深圳市资源贫乏,目前已经严重超出了人口容量。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资源虽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容量还与其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若一个区域经济、技术力量强,利用外部资源多,也可大大提高其人口容量。
    问题3 (区域认知)若人口规模超出了当地人口容量,西藏和深圳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
    提示:西藏主要是生态破坏,深圳主要是城市问题。
    1.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等。
    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性
    一个地区的资源不断变化,是因为资源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3.人口最高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4.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具体表解如下:
    2.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a、b分别表示( )
    A.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最高容量
    B.人口最高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C.人口最高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2)与图中a呈正相关的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A (2)A [第(1)题,根据人口容量的概念可知,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合理值;人口最高容量是一个极限值。因此,a、b分别表示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最高容量。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①②③正确;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就越低,排除④。]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口容量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不能超出当地的人口容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新加坡地狭人稠,以下属于提高其人口容量有利因素的是( )
    ①资源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对外开放程度 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C (2)D [第(1)题,自然资源是影响人口容量大小的首要因素,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过度利用,①④正确。第(2)题,新加坡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不利于提高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高不利于提高人口容量。发达的科技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人口容量,②③正确。]
    本题组通过对深圳和新加坡人口容量的认识,主要考查影响两地人口容量的因素,体现了区域认知能力。资源是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口容量除了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外,与其他因素都呈正相关。
    题组1 人口增长
    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呈“L”形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为中世纪
    C.在旧石器时代,人口增长缓慢
    D.现代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铁器时代是因为人口出生率远大于铁器时代
    2.影响图中各阶段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因素是( )
    A.宗教信仰B.自然灾害
    C.社会生产力水平D.人口政策
    1.C 2.C [第1题,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为现代;旧石器时代,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现代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铁器时代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第2题,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
    题组2 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生活中的地理)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据此完成3~4题。
    3.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 )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
    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
    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
    4.下列有关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正在显著扩大
    B.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C.由于存在水循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森林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快,但气候反常事件减少
    3.B 4.B [第3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的供应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第4题,因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超过其更新能力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森林遭破坏会使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题组3 人口合理容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5~6题。
    5.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亿~16亿B.15.1亿或16.6亿
    C.8亿~9亿D.14亿~15亿
    6.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5.C 6.D [第5题,结合表格可以判断,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是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即约8亿~9亿。第6题,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有关。国家人口政策可依据人口合理容量来制定。]
    教材P17探究
    1.池塘生态系统中,空间、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量是有限的,这会影响到鱼的数量。受限制因素影响,鱼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2.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会受到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超过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会导致本地区的资源短缺并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而导致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还会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教材P18~19活动
    1.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进一步导致自然增长率升高。
    2.
    教材P20活动
    1.(1)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2)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提高,可以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一些过去没有列入资源范畴的物质,现在以及将来可能被广泛利用,增加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虽然资源的总量是巨大的,但终究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科技进步只能增加资源的可采量。
    (3)观点一:会。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得人类社会面临崩溃。
    观点二:不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用途等不断丰富和改善。可通过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
    教材P21~22活动
    1.相比于人类本身占据的空间,人类的生存空间要大得多,人类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资源。
    2.多数人同意中间派学者的观点,因为乐观派和悲观派过于极端化。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结合人类发展史来看,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人口容量,这意味着在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但人类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也可以乐观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已能主动调节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乐观的态度并不表示忽视人口容量估计的意义。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对人类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教材P23~24活动
    1.(1)严格遵循计划生育意识,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自然增长率几乎为零。
    (2)根据当地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实际状况。
    2.(1)中温带、南温带、亚热带可承载人口量多;北温带、热带、干旱及半干旱区、青藏区可承载人口量少。原因:中温带、南温带、亚热带水热条件较优越,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大,年生物量大,可承载人口量多。北温带、青藏区热量条件较差,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小,可承载人口量少;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但面积较小,可承载人口量较少;干旱及半干旱区水源条件较差,可承载人口量较少。自然环境对人口发展及其地理分布具有制约作用。
    (2)不一定。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因素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可承载人口量也将会发生变化。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综合思维)
    2.通过估算人口最高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形成正确的人口资源观。(人地协调观)
    3.运用资料,分析不同区域人口最高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区域认知)
    1.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包括哪些?
    2.世界人口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3.资源环境是怎样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4.什么是人口容量?
    5.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表现
    原因
    影响
    矿产资源枯竭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森林植被破坏
    乱砍滥伐
    草原退化
    过度放牧
    土地沙漠化
    大面积开垦草原
    大气、水环境恶化
    工业生产
    资源环境的局限性
    资源
    重要性
    利用中的问题
    土地
    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水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
    森林
    资源
    具有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资源环境安全分类
    国家
    安全度国家
    高安全度国家
    美国、A、巴西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次低安全度国家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
    B
    人口合理容量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最高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框解
    概念
    强调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
    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大小关系
    某一地区:人口最高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点
    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都具有相对确定性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大小关系
    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成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合理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2.世界人口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除了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还与当地的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3.人类在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5.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受到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亿~9亿
    人口普查次数
    第一次(1953年)
    第二次(1964年)
    第三次(1982年)
    第四次(1990年)
    第五次(2000年)
    第六次(2010年)
    人口总量/亿人
    5.944
    6.946
    10.082
    11.337
    12.426
    13.397
    人口出生率/%
    3.7
    3.934
    2.228
    2.106
    1.403
    1.19
    人口死亡率/%
    1.4
    1.156
    0.66
    0.667
    0.645
    0.71
    人口自然增长率/%
    2.3
    2.778
    1.568
    1.439
    0.758
    0.479

    相关学案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人口合理容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国际人口迁移,我国人口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世界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