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导学案
展开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区域认知)
2.掌握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理解长江流域的环境状况,掌握长江流域保护环境的措施。(综合思维)
1.长江流域有何生态效益?
2.长江流域的开发原则是什么?
3.怎样建设长江经济带?
4.如何开发长江“黄金水道”?
5.说明长江水能开发状况。
6.长江流域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7.长江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是什么?
8.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是什么?
一、长江流域概况
1.长江概况
(1)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2)发源地与注入海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东海。
(3)穿越地区: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
(4)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5)径流量: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约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2.长江流域概况
(1)人口:占我国人口的1/3。
(2)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一半左右,水稻产量占到全国七成。
(3)经济发达
①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②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4)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功能
①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
②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微思考] 四川盆地被誉为“天府之国”,试说明其原因。
提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成都平原地平土肥,物产丰富。
[轻巧记忆] 水资源的功能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
(1)河源和上游地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2)中下游地区: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2.长江经济带建设
(1)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
(2)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1)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2)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
(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
4.长江水能资源开发
(1)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长江水能可开发量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
(2)水能主要分布河段: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
(3)水能开发: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
[特别提醒] 河流的梯级开发
河流梯级开发主要是指对河流水能的开发。在河流径流量较稳定且丰富、落差集中、水急滩多的河段,依地势高低依次建设多个水电站,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同时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效益,这样的河流开发方式叫梯级开发。
[微思考] 影响水电站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水量:与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②落差:穿越地区等高线密集或位于阶梯过渡处;③开发条件:适宜建坝(一般为峡谷:投资和工程量小;地基坚实,少地质灾害)。
三、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1.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
2.水质状况及治理
(1)现状: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根源:在于排污。
(3)治理: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1)保护与综合治理: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建立地区间、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2)具体措施:一是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三是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四是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特别提醒] 水资源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意义
流域内的水资源对于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开放共享性。因此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会影响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微思考] 指出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提示:沿途工业发达,工厂众多,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农业耕作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污染地下水,地下水汇入长江导致污染;“黄金水道”航运量大,船只的漏油、废弃物倾倒等导致污染。
长江流域概况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歌词中反映出长江什么资源丰富。
提示: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问题2 (区域认知)分析长江流域主要还有哪些优势。
提示:森林、矿产、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等。
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要素
特征
地形
地貌类型多样,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山地(横断山脉)、丘陵(东南丘陵)、盆地(四川盆地)和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均有分布
气候
多数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源头部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资源
水量丰富,位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密布
流域
面积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汉江、嘉陵江、湘江、乌江、赣江等)众多,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我国之首
2.长江流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及现状
有利条件
发展现状
上游地区
①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①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③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中游地区
农业
①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工业
①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②水源充足
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下游地区
农业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工业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河流水能丰富与否的分析思路
2.河流内河航运价值的大小的分析思路
1.读长江流域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地处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流域内的省份均为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
C.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阶梯内部的水能资源丰富
D.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2)在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条件中,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是( )
①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冬季气温高 ③东南丘陵红壤土质黏重,酸性强 ④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⑤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1)D (2)C [第(1)题,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上游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寒气候,A项错误。长江中游各省份矿产资源丰富,但不是所有省份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B项错误。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项错误。第(2)题,东南丘陵的红壤土质黏重,酸性较强,肥力较低;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破坏严重。这两个特征均不利于该区域经济发展。]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是我国流域开发的一种重要模式。“流域”就是由单个业主负责整个河流或河段的开发;“梯级”就是由业主按规划的梯级方案以及规划确定的开发时序组织实施;“滚动”就是利用母体电站或先期电站开发获得的收益用于后续电站的开发;“综合”就是要充分发挥流域开发的发电、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多重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域开发也提出了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新的要求。
问题1 (人地协调观)分析对流域的综合开发,可以发挥哪些方面的效益。
提示:发电、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多重效益。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如何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提示:流域的综合开发就是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充分发挥流域的综合效益,同时兼顾流域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从而促进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1.长江流域航运发达,被誉为“黄金水道”
条件
长江水系发达,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支流和京杭运河沟通南北;干支流通航里程长;长江干流港口众多,其中重庆是上游最大的港口,武汉是中游第一大港,南京是下游重要港口,上海是我国最大港口
措施
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区域性
航道网
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航道网、以长沙为中心的洞庭湖水系航道网、以武汉为中心的汉水航道网、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水系航道网、以合肥为中心的巢湖水系航道网和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航道网
2.长江经济带建设
(1)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2)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3)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3.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
(1)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河源和上游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中游
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
下游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开发条件与现状
①长江上游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
开发条件
发展现状
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相继建设了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
矿产资源丰富
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
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②中、下游地区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
地区
发展的有利条件
发展现状
中游
地区
农业
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工业
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水源充足
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下游
地区
农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长江经济带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开启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读下图,完成(1)~(2)题。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能源、水力资源丰富 ③政策支持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年来,“长三角”与川渝地区物资往来数量不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黄金水道的作用 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A (2)D [第(1)题,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正确;据图可知,川渝地区矿产、能源、水力资源丰富,②正确;两地都有政策支持,③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地区,交通条件优于川渝地区,④错误。第(2)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空间位置不邻近,①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优于川渝地区,③错误;依托便利的黄金水道,两地经济互补性强,使两地物资往来数量不断增长,②④正确。]
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长江江豚生活在葛洲坝到长江河口、洞庭湖、鄱阳湖等水域,以小型淡水鱼类、虾、乌贼等为食,主要依靠自身声纳系统活动,易受噪音干扰。如今江豚濒危,整个长江流域已不足1 000头。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江豚濒危的原因。
提示:葛洲坝到长江河口、洞庭湖、鄱阳湖等栖息地面积萎缩,改变了江豚的生存环境;流域内航运繁忙影响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过度捕捞,导致食物来源减少;水污染严重,影响江豚的生存环境;人类捕杀、工程建设等其他人类活动均会造成江豚濒危。
问题2 (人地协调观)针对江豚濒危的现状,请提出保护措施。
提示:禁止过度捕捞;治理水污染,减少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建立江豚自然保护区;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对江豚的保护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相关水域的科学有序管理;工程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
1.长江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原因
长江流域局部污染严重的根源在于排污
措施
严格控制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2.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新机制
具体内容
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明确各地区环境容量,制订负面清单,强化日常监测和监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责制度。对不符合要求占用的岸线、河段、土地和布局的产业,必须无条件退出
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
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完善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推行环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建立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
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等方式,激发沿江省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实行分类分级的补偿政策。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上中下游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进行横向生态补偿
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全面贯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效模式
3.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历史上多洪涝灾害。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据此回答(1)~(2)题。
(1)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
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落差大,多曲流
(2)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是( )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B (2)D [第(1)题,一般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包括来水量大、落差小,导致排水不畅等,而材料中显示该河落差大,故可从来水量大角度分析。该地位于长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故选B。第(2)题,该流域内河流落差大,不可能全流域通航,A错;修建水利工程能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而不是原料,B错;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易加剧该流域水土流失,C错;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以山水、大坝、水库为景点的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故选D。]
区域认知:长江流域协作开发
国家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东、中、西部发展各有战略定位。据此回答(1)~(2)题。
(1)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空间发展的不协调 ③交通发展的不通畅 ④人口流动的不畅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东、中、西部的发展符合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是( )
A.加快从东部向西部的人口移民
B.发挥长江三角洲的辐射引领作用
C.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向外转移
D.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化工产业基地
(1)A (2)B [第(1)题,经济发展上,存在着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的巨大不平衡性,表现在经济发展总量、人口总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发展的内需和出口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①对;空间发展的不协调表现在长江经济带中每个省的城市发展各自为政,缺少经济带应有的协调、协作关系,②对;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水道是最明显的优势区位条件,但是长江航运瓶颈明显制约了经济带的发展,③对;人口流动现在越来越方便,④错。选A项。第(2)题,按照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规划,下游方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发达,技术力量最雄厚,应该起到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辐射引领作用,选B项。]
本题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背景,考查流域的协作开发,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理解长江流域的区域地理环境。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下游地区更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3.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4.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大体上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
5.长江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可开发量为1.9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国家相继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6.长江流域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
7.造成长江流域局部污染严重的根源在于排污。目前,长江流域内的许多企业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
8.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三是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四是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题组1 长江流域概况
读图,回答1~2题。
1.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
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B.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
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
D.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
2.长江干流流经我国的( )
①地势三大阶梯 ②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 ③三大自然区 ④三个温度带和三类干湿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A 2.A [第1题,长江大的支流自西向东分别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第2题,长江干流只流经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未流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流经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区两个温度带;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三类干湿地区。]
题组2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生活中的地理)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该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中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旅游业
B.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发展工农业生产
C.上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4.(生活中的地理)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其形成的区位条件有( )
①年径流量大 ②冬季不结冰,全年可通航 ③从源头到入海口皆可通航 ④沿途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D 4.B [第3题,长江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水能,中游防治水患,发展工农业生产;防治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流域开发的核心是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第4题,长江上游水流湍急,通航价值低,航运价值受水量、结冰期、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影响。]
题组3 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长江下游地区在开发与整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应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
①水污染 ②水土流失 ③大气污染 ④沙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为综合治理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应( )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大力发展钢铁、化工等重工业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封山育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C 6.C [第5题,“长江下游”是关键词,而水土流失是上游突出的环境问题,沙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6题,钢铁、化工工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封山育林是上游地区为防治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措施。]
教材P89探究
1.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2.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面、严格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的同时,科学、合理、有序地利用长江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沿岸有污染的企业关闭或者搬迁,根除污染隐患;针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开展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专项治理;加强中上游的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修复湿地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在流域上下游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方面,要按照上下游一体化保护原则,在邻近省份之间建立区域协商机制;依托黄金水道,建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教材P91活动
1.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2.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及旅游资源,如攀枝花的铁矿、六盘水的煤矿、自贡的天然气等。长江中游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如大冶的铁和铜、水口山的铅锌矿等。长江下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不仅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都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旅游资源。
3.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沟通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以及众多的旅游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沿江地带工农业发达,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布局了一大批钢铁、石化、能源、汽车、机械、建材等一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企业。江北嘴、陆家嘴两大金融中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长三角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地区,是世界制造业、航运业、金融业、商贸业的中心之一。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将我国南北经济结为一体。
教材P94~95活动
1.(1)三峡工程可以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对中游洪水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三峡工程可以加宽、加深上游航道,使水流趋缓,增加中游枯水期流量,减轻中游航道泥沙淤积,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促进上、中游物资流通。三峡工程可以向中、上游供电,缓解电力紧张状况。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在中游农业、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2)全面分析生态和社会人文概况,制定水利工程最优建设方案,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采取环保的建设措施,减轻生态破坏。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开发目标,合理选址。及时建立多种生态环境监督机制,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追踪和监测,及时治理环境,减少生态破坏。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提高中游航道水深,解除长江中游河段的通行瓶颈,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荆汉新水道等工程建设,提高长江中游大型船舶的通过能力,提升黄金水道功能;以沿江重点港口为节点,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积极打造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多式联运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从而提升黄金水道的整体运力。由于长江水系横跨诸多省市的不同行政区划,要建设黄金水道,关键是要形成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合作开发,才能打造好长江“黄金水道”。
教材P96~97活动
1.过度捕捞鱼虾,白鳍豚食物来源减少;人类过度开发长江,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白鳍豚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繁殖能力减弱;过往船只多,船只威胁白鳍豚的生存;人类乱捕滥杀。
2.(1)湖泊的重要功能: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调蓄洪水,降低洪涝(旱涝)灾害的影响;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2)长江流域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威胁加剧;湖泊面积变大,湖泊蓄水能力增加,减小下游防洪压力。湖泊中泥沙淤积严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加剧,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改善水环境,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教材P99~100活动
1.地理位置:北半球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地形:上游起伏大;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多雨,夏秋少雨,水量大,季节变化大,洪涝频发。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航运条件差。
2.田纳西河通过梯级开发,在径流量大、落差较大的河段集中建设多个大坝,修建多个水库,在汛期通过大坝多次拦蓄洪水,降低洪峰,延缓洪峰对下游的冲击,从而起到防洪的效果。
3.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污染治理);发展特色旅游业。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2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2课时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1课时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长江流域概况,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导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