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地理课后练习9资源跨区域调配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1页
    高中地理课后练习9资源跨区域调配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2页
    高中地理课后练习9资源跨区域调配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达标测试,共7页。
    [合格过关练]
    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注: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1吨煤可发电2 500千瓦时;山西省向外输电的价格为0.245元/千瓦时;同时,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读图,回答1~2题。
    1.山西省电力向东输出,最大的受益地区为( )
    A.辽中南地区 B.长三角地区
    C.山东半岛 D.京津唐地区
    2.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的意义主要是( )
    A.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缓解用水矛盾
    1.D 2.B [第1题,结合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可知,山西省电力向东输出,主要输入京津唐地区,因此受益最大,故选D项。第2题,山西坑口电站的建成,变输煤为输电,可以缓解交通压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山西省的经济效益,减少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但是会加大山西省的大气污染,故选B项。]
    读图,回答3~5题。
    3.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补充气源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4.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5.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A.俄罗斯 B.欧洲
    C.中亚 D.波斯湾
    3.C 4.A 5.A [第3题,宁夏、陕西北部天然气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线路从此地经过可以补充气源。第4题,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现象,油气资源分布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而油气消费则相反,这使得我国必须大范围调配能源资源。第5题,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②③④的来源地分别是俄罗斯、中亚(或哈萨克斯坦)、中东波斯湾地区和拉丁美洲。]
    截至2020年6月2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306亿立方米,其调水量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一半还多,惠及四省市约6 700万人。据此回答6~8题。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相比( )
    A.水质较差 B.水源充足
    C.不需要开挖输水渠道 D.需要逐级提水
    7.下列关于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能缓解沿线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加剧汉江洪涝灾害的威胁
    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B 7.C 8.A [第6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相比水源充足,水质较好,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输水,但没有现成输水渠道可用,需要重新开挖。第7题,华北地区水运不发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对华北地区航运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南水北调线路沿线地区的地下水位会有所上升,可能会加重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故B项错误;南水北调的调水原则之一是“先治污后调水”,因此该工程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故C项正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起到分洪作用,能减轻汉江洪涝灾害的威胁,因此D项错误。第8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往华北地区调水,由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因此春季调水量最大。]
    川气东送(下图)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市。下面是川气东送线路图和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表。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修建时可能带来水土流失问题
    B.影响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C.可以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
    D.经过的高原和山地多、工程难度较大
    10.下列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煤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B.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C.2000~2011年,原油消费量逐渐下降
    D.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9.B 10.D [第9题,减少管线长度,尽量避免穿越林地、大型河流等对当地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地段,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尽量减少对地面的扰动,是影响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第10题,由图可知,2000年之后,原煤、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故A、B项错误;2000~2011年,原油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但消费总量不一定为下降趋势,故C项错误;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故D项正确。]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继南水北调之后,国家正在筹划引渤海水入新疆的海水西调工程。该项目设想,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在地势落差大的区域还可设发电厂。
    (1)引渤入新工程沿途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治理沿途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2)渤海海水调到新疆以后,会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哪些?
    (3)该工程对沿途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哪些?
    [解析] 本题以引渤入新工程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了引水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题,首先要能明确沿途主要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然后有针对性提出治理沿途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第(2)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新疆”和“生态环境效应”。第(3)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沿途地区”和“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 (1)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场;解决途经地农牧区的生活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
    (2)增加新疆蒸发量和降水量,调节周边气候;减轻沙漠化、沙尘暴及其威胁。
    (3)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带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
    [素养培优练]
    (2021·江西南昌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接近(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鄂尔多斯高原 D.柴达木盆地
    13.图示天然气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变化将会 ( )
    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
    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
    C.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
    D.使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
    12.A 13.B [第12题,读图可知,2000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重心在(33.5°N,107.5°E)附近,地理位置离四川盆地最近。第13题,天然气生产重心总体上往西北移,消费重心往东南移,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改变,故东部雾霾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东部地区资源紧缺状况得以缓解,有助于其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西部资源开发有利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效益,不会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对西北荒漠化问题影响不大。]
    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8年4月10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14~15题。
    示意图说明:中缅油气管道起于缅甸西海岸的皎漂,经缅甸从云南瑞丽入境至昆明,进入中国西南地区。
    14.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15.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③减少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14.A 15.D [第14题,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山高谷深,气候湿热,A项正确;植被茂密,虫蛇出没会对管道建设带来一定困难,但与气候湿热、恶劣的地形条件相比,虫蛇出没相对容易克服,B项错误;沿线没有荒漠分布,水源充足,C项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D项错误。第15题,油气以管道运输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①错误;油气没有输送到北方地区,不能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②错误;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减少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③正确;能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④正确;能够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正确。]
    16.(2021·广东深圳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该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农业最发达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平原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小,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底通水,这大大缓解了黄淮海平原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平原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解析] 第(1)题,需结合经纬度和海陆轮廓进行定位,确定线路所经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特征,可结合题目进行分析(气候类型、降水状况影响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地形影响水的自流方向,从而影响调水能耗)。第(2)题,对于调入区来说,调水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使各项经济活动和生产、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第(3)题,注意本题要求,从节流方面考虑措施。
    [答案] (1)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采用阶梯水价;提高居民节水意识等。
    年份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1978
    70.7
    22.7
    3.2
    3.4
    2000
    66.1
    24.6
    2.5
    6.8
    2007
    69.4
    20.0
    3.4
    7.2
    2011
    70.4
    17.7
    4.5
    6.0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引水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优秀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资源跨区域调配同步测试原卷版doc、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资源跨区域调配同步测试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主要是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