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
1.(3分)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2.(3分)如图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哪个( )
A. B. C. D.
3.(3分)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4.(3分)像的成因有三个,即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是所列的成像实例: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小孔成像);
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对这些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
5.(3分)分别用铅、铁、铝制成三个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密度大小:铅>铁>铝)( )
A.铅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6.(3分)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3) B.(2)(4) C.(3)(4) D.(1)(2)
7.(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8.(3分)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9.(3分)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10.(3分)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从杯中溢出10g的水,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ρ水=1.0×103kg/m3,ρ煤油=0.8×103kg/m3)的杯子里,溢出煤油的质量为( )
A.12.5g B.10g C.8g D.6.4g
11.(3分)下列有关声音的现象中,其本质与其它三个现象不同的是( )
A.在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响亮得多
B.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C.岸上人说话,能把水中的鱼吓跑
D.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能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
12.(3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
A. 瞄准鱼下方叉鱼 B.放大镜
C.湖中的倒影 D.水碗中的筷子
二、填空题(共6题)
13.(3分)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1)一本书的厚度为8 ;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
(5)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6)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
14.(3分)如图所示,秒表的读为 s。
15.(3分)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16.(3分)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
(1)湖面结冰: ;
(2)烧水时看到“白气”: ;
(3)自来水管“出汗”: ;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
17.(3分)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这个现象中,折射角是 。(填度数)。如果让入射角变大,那么折射角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3分)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 kg的水银;最多能装 m3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19.(3分)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
三、简答题(共2题)
20.将一瓶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拿出后会出现两个现象。
现象一:瓶内的水结冰并且“多”了;
现象二:过了一会儿,瓶的外壁出现一层小水珠。
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21.火山爆发能产生次声,还有哪些现象能产生次声?(举两例)人为什么要尽量远离次声源?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
2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2)在实验中用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把 的振动转化成了 的振动,便于观察。
(3)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会发现塑料小球振动的 ,振幅 ,响度 。(选填“越大”或“越小”)
2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清晰但不完整(如图1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了 (举一例即可)。
(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
(5)图2中有四幅示意图,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位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A. ②①B.③①C. ②④D. ③④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五、计算题(共2题)
24.铁桥长153m,在它的一端用锤敲一下,另一端某人将耳朵贴在桥上听到两次敲击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42s,求声音在铁桥中的传播速度。(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25.有一个玻璃瓶质量为3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8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
求:(1)这个瓶的容积是多少L?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3)这个瓶子装满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后总质量是多少kg?
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题)
1.【解答】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解答】解: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遇到障碍物就会形成影子,所以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
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⑤.故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5.【解答】解:由ρ=得V实铅=,
同理可得V实铝、V实铁,
∵铅、铁、铝的质量相等,且ρ铅>ρ铁>ρ铝,
∴V实铅最小,那么铅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就最大;
故选:A。
6.【解答】解:①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②“出汗”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需要放热;
③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发生的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④霜是水蒸气凝华的结果,需要放出热量;
故选:A。
7.【解答】解: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指的是响度,生活中把“高低”和“大小”说混了,故A错误;
B、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登月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
C、喇叭发声时在振动,这种振动具有能量,使烛焰摇动,故C正确;
D、不同的乐器演奏,即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也能分辨出来,这就是音色不同分辨出的,故D正确。
故选:A。
8.【解答】解:A、“湖光映彩霞”是由于湖面相当于镜面,由于光的反射,彩霞在水中成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使眼睛受骗。故B不符合题意。
C、“皮影”实质是影子,是利用力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解:如果同学们不对图片进行分析,很容易选B,这是错误的,因为凸形气泡不是玻璃元件,故它不是凸透镜.这是一块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因此对照过去的平行光有发散作用,所以C是正确的.
故选:C.
10.【解答】解:根据ρ=可得,溢出的水体积:
V水===10cm3,
∵实心金属球的密度大于水和煤油的密度,
∴实心金属球放在水和煤油中均要下沉,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
则V排=V金属球=V水=10cm3,
溢出煤油的质量:
m煤油=ρ煤油V排=0.8g/cm3×10cm3=8g。
故选:C。
11.【解答】解:A、B、D三选项中都涉及到声音的反射知识,正是由于声音的反射现象的存在,才造成了在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响亮得多、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能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等现象;而C选项中,岸上人说话,能把水中的鱼吓跑,是因为空气、水能够传播声音造成的,是涉及声音的传播知识。
故选:C。
12.【解答】解:A、瞄准鱼下方叉鱼,是因为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其原理为光的折射;
B、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
综上分析,只有C选项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题)
13.【解答】解:(1)书的厚度,若为8cm则太厚了,一般书没有这么厚,故用mm比较合适。
(2)学生身高应为160cm,即1.6m。
(3)双人课桌的长度应为120cm,即1.2m。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应为3mm。
(5)乒乓球的直径应是40mm,即4cm。
(6)门的宽度应是0.95m。
故本题答案为:mm;cm;cm;mm;mm;m。
14.【解答】解: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5×60s+37.5s=337.5s。
故答案为:337.5s。
15.【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5cm对齐,估读为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
故答案为:2.50。
16.【解答】解:(1)湖面结冰是湖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由烧水时产生的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液化形成的;
(3)自来水管“出汗”,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自来水管液化形成的;
(4)“冰花”是由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窗凝华形成的;
(5)冰棒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故答案为:凝固;液化;液化;凝华;液化。
17.【解答】解: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30°=60°,
因此折射角为90°﹣60°=30°。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若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增大。所以如果折射角不断增大,则入射角一定不断增大。
故答案为:30°;变大。
18.【解答】解:由ρ=得V=,
则一瓶水的体积:V水===5×10﹣4m3,
由题意可知,V水银=V水,
由ρ=得m=ρV,
则一瓶水银的质量:m水银=ρ水银V水银=13.6×103kg/m3×5×10﹣4m3=6.8kg,
由题意可知,V酒精=V水=5×10﹣4m3。
故答案为 6.8,5×10﹣4。
19.【解答】解:金属球A的密度:ρA===8g/cm3,
金属球B的密度:ρB===8g/cm3,
金属球C的密度:ρC===5g/cm3。
因为ρC<ρA=ρB,所以金属球C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8g/cm3。
故答案为 C,8g/cm3。
三、简答题(共2题)
20.【解答】解:一、根据可知:;;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冰和水的质量相等;
∴V冰>V水;即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
∴瓶内的水结冰看起来“多”了,实质是瓶内的物体体积大了。
二、拿出后的瓶子瓶壁的温度低于外界温度,会使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而放热液化,附着在瓶壁上成,呈现人眼看见的小水珠。
答:一、瓶内的水结冰,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
二、瓶壁的温度低于外界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液化成小水珠。
21.【解答】答:(1)地震和海啸也能产生次声波;
(2)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所以人要尽量原理次声源。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
22.【解答】解: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声音,且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②塑料小球将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了塑料小球的振动,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转换法,是为了便于观察。
③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塑料小球振动的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叉;塑料小球;
(3)越大;越大;越大。
23.【解答】解:(1)根据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定义,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上调。
(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4)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当将凹透镜片取下,像会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则向左移动光屏。
(5)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③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①图。
(6)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故亮度会变暗。
故答案为:(1)10; (2)上;(3)放大;幻灯机;(4)左;(5)B;(6)不变;变暗。
五、计算题(共2题)
24.【解答】解:因为管长s=153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所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0.45s;
因为两次声响相隔0.42s,且声音在铁中的传播时间比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少;
故声音在铁中的传播时间t2=t1﹣0.42s=0.45﹣0.42s=0.03s。
则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v铁===5100m/s。
答:声音在铁桥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m/s。
25.【解答】解:(1)水的质量=800g﹣300g=500g,V瓶=V水===500cm3=0.5L
(2)另一种液体的质量=700g﹣300g=400g,V液=V瓶=500cm3,ρ===0.8g/cm3=0.8×103kg/m3
(3)m=ρV=1.8×103kg/m3×0.5×10﹣3m3=0.9kg=900g,总质量=900g+300g=1200g=1.2kg
答:(1)这个瓶的容积是0.5L,(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0.8×103kg/m3,(3)总质量是1.2kg。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银川十五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银川十五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能力提升物理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能力提升物理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测试(一)(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测试(一)(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