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共3页。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本课时要点本节内容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分析什么原因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什么原因使物体发生了形变.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入了力的概念及力的图示方法,,接着又引出了重力及重心等概念.并在重力的基础上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介绍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及基本特征.目标点击◇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4.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过程和方法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问题要点1、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物体产生形变呢?2、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的单位是什么?3、如何形象地描述力?什么是力的图示?什么是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4、什么是重力?其方向如何?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吸引力一样吗?5、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落?何谓物体的重心?6、科学家想建立一种“统一场“来解决相互作用问题,它们都是哪些相互作用?知识深化探究知识点1 力和力的图示[情景设置]1、用手推动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2、原来运动的一个小车,受到手的作用小车受力静止下来3、原沿南北方向运动的一块铁块,在西边放一块磁铁,铁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4、用手拉弹簧,弹簧变长了[[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以上四个问题中前三个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以及速度方向发生变化,都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即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手拉弹簧、弹簧变长了, 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由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 [归纳总结]1、力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是受力物体,另一个是施力物体。2、对于一个确定的力,它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或不接触的物体上。 [典例分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说法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说法D正确.[学法点拨]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它的理解仍然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在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问题上,并且两个力地位是相同的.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该放在重心的研究上,知道不同情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知识点2 重力 [情景设置]壮观的瀑布从峭壁飞流而下,树上掉下的苹果落到地上,这些自然现象和现实中的情况你能做出合理解释吗?[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正是因为地球的吸引才会出生由述现象。 [归纳总结]由于地球状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1、重力是矢量,大小:G=mg。2、重心:一个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在一点。这一点称为重心。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为物体的几何对称中心,重力不一定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以外,质量颁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有关外,与物体的质量颁布有关。 [典例分析]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答案:CD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学法点拨]除了重力之外,自然界还有很多力的作用,它们的类别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方法,这些相互作用都是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演变而来。[易错点提示](02上海高考) [举一反三] 知识点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2、电磁相互作用:存在于电荷间和磁体间,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3、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部粒子间,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距离增大时,作用急剧减小。4、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微观粒子间,其作用范围小于10-12m. 能级训练A基础强化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B能力提升3、一杯子装满水,杯子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4、把一个边长为 L 的正方形薄板绕底边顶点缓慢转动 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A基础强化答案】1、A 2、D【B能力提升答案】3、D 4、(-1)L/2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的分类,重心,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经典例题,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章 相互作用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 细解考纲,知识梳理 双基再现,小试身手 轻松过关,基础训练 锋芒初显,举一反三 能力拓展,名师小结 感悟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