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同步测试题2(人教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49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同步测试题2(人教版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49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课时作业,共5页。
第4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21.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A.集装箱太重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思路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集装箱没有动,说明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当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集装箱才会运动。答案:CD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思路解析:桌面受到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书本,书本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们是不同性质的力,所以A错;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本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B错;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都属于弹力,D正确。答案:CD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弹力产生的条件是:①相互接触,且接触面不光滑;②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相互接触,且接触面不光滑;②发生弹性形变;③有相结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由它们的产生条件可知,产生摩擦力时,一定产生了弹力,但产生了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与弹力大小无关。答案:C4.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思路解析:梯子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答案:C5.如图4-1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为G,平衡时球在A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拉长x到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kx B.kx+G C.G-kx D.以上都不对 图4-1 图4-2 思路解析:对此题,很容易选A项,但是错了,其原因是:x不是弹簧变化后的长度与不发生形变时长度的差值。球在A位置时弹簧已经伸长了(令它为Δx),这样,FB=k(Δx+x)=kx+kΔx,球在A位置平衡,即G=kΔx,所以FB=kx+G,故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B6.如图4-2所示,不计质量的细绳被小球竖直拉紧,小球与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小球受到的力是( )A.重力、轻绳的拉力B.重力、轻绳的拉力及斜面的弹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D.轻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思路解析:小球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与斜面之间无弹力作用。原因是它们之间没有产生形变,可假想将斜面撤去,球不动,说明球与斜面之间无弹力作用。答案:A7.2006四川 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固定一小球,现手持弹簧上端使小球随手在竖直方向上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a分别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弹簧的伸长分别是x1、x2;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且大小恒定,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x1′,x2′。则( )A.x1′+x1=x2+x2′B.x1′+x1<x2+x2′C.x1′+x2′=x1+x2D.x1′+x2′<x1+x2思路解析:没有空气阻力向上加速时kx1-mg=ma,向下加速时mg-kx2=ma,两式相减得k(x1+x2)=2mg;有空气阻力时,设阻力为Ff,则向上加速时kx′1-mg-Ff=ma,向下加速时mg-kx′2-Ff=ma,两式相减得k(x′1+x′2)=2mg,所以x′1+x′2=x1+x2。答案:C8.如图4-3所示,A、B两物体叠放,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4-3 A.由于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之间无摩擦力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C.B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D.B物体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思路解析:先分析物体A,物体A受四个力作用,其中B对A的静摩擦力和F属于平衡力,等大反向,由此得到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再分析物体A、B组成整体的情况,整体受四个力的作用,其中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F属于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由此得到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B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综上可以知道B、C、D是正确的。答案:BCD9.质量为1kg的物体停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动摩擦因数为0.2。现给物体加一水平方向的外力F,则当F=1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1=____N;当F=2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2=____N;当F=3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3=____N。(g=10m/s2)。思路解析:当F=1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F1=F,当F=2N.时,物体恰好运动,也满足F2=F,当F=3N时,物体相对地面滑动,为滑动摩擦力Ff=μFN,求得F3=2N。答案:1 2 210.如图4-4所示,物块与一轻质弹簧相连,置于水平面上,将物块拉至A点时释放,物块恰好能静止不动,物块所受摩擦力为Fμ,今用一力将物块向右拉,使弹簧再拉长x至B点时,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此时弹簧的弹力F=____。 图4-4 图4-5 思路解析:对物块受力分析,有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摩擦力,水平向左的弹簧的弹力。摩擦力保持不变,与处于A位置一样大为Fμ。所以弹簧的弹力为Fμ+kx。答案:Fμ+kx11.把一条盘在地上的长为L的匀质铁链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把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匀质薄板ABCD(图45)绕C点翻到对角线AC处于竖直位置时,其重心升高了____。思路解析:把链子向上拉直时,重心位于处,原来在地面上,所以升高了。正方形ABCD的重心位于处,当绕C点翻到对角线AC处于竖直位置时,其重心位于对角线的中点,即L处,所以,重心升高了L。答案: L12.如图4-6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图4-6 解: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 则物体B对其压力=GB=20N,地面对A的支持力=GA+GB=60N,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μ=20μ,A受地面的摩擦力=μ=60μ,d又由题意得:F=+=60μ+20μ=80μ,F=32N,代入即可得到μ=0.4.13.如图47所示,有一重为G=2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静摩擦因数(数值上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之比)μs=0.52。试求下列情况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图4-7 (1)当物体受到方向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12N和F2=8N两个水平推力作用时;(2)当撤去其中一个力F1时;(3)当撤去的不是F1而是F2时。解:(1)据题意最大静摩擦力Fmax=μsG=10.4N当F1=12N和F2=8N时,F1-F2=4N,所以物体未动,则Fμ=4N,方向水平向左;(2)当撤去F1时,F2=8N<10.4N,物体也未滑动,所以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与F2反向;(3)当撤去F2时,由于F2>Fmax,所以物体滑动,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则Fμ=μFN=μG=10N。14.一个弹簧测力计,由于更换了弹簧,以致原先的刻度板所标数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经测试,此弹簧不挂重物时,示数为2N;挂100N的重物时,示数为92N(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那么,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时,所挂物体的实重为多少?解:根据题意,设重物重力为G,列方程:=得G=20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