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古诗文 课外2.《春夜洛城闻笛》课件-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展开【原文再现】 【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诗歌大意】【结构图解】【主旨点睛】【写作特色】
【考点梳理】考点一:文学常识考点二:名句积累考点三:重要词语考点四:文本品析【中考传真】【模拟演练】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洛城,即洛阳。闻,听到。笛,指玉笛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为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思乡之情,写了这首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这一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深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本诗借满城飘荡、无处不在的笛声传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思念故园的殷殷情怀。
紧扣题眼,艺术夸张。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阳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夜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阳城是并不过分的。
《春夜洛城闻笛》作者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我国____代伟大的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_____”,与______并称为“李杜”。他的诗风格_________,想象瑰丽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3)《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春夜洛城闻笛》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1)春夜洛城闻笛 ( )(2)谁家玉笛暗飞声(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何人不起故园情( )
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曲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2.朗读前两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
示例一: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暗”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示例二: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满”是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1)“暗”是隐约的意思,指笛声断续。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或: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之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或:“暗”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把笛声的幽微、断续、隐约表现得淋漓尽致,衬托出夜晚的安静。或:“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笛声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2)“满”是充满,无处不在的意思。“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之情(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飞”和“散”用得好,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①“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②“散”是遍布的意思,写出了笛声无处不在。
5.说说你对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理解。
这两句诗写出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以客观写主观,渲染了诗人浓重的思乡怀亲之情。
6.说说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作用。
这两句诗叙写诗人春夜闻笛的感受,不是为写音乐的美妙,更不为赞美吹笛人技艺的高超,而是为下文诗人听到“折柳”曲勾起思乡之情作铺垫。
7.“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柳”这一意象在诗歌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听到《折杨柳》笛曲。“折柳”相送,寓指分别时的留念之情。
8.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哪一句?请对此句作简单分析。
句子:此夜曲中闻折柳。分析: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后两句是如何传达出思乡怀亲之情的?
“柳”与“留”谐音,自古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折柳”指《折杨柳》曲调,其曲哀怨,作者借此传达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10.请你结合本诗,说说作者的“故园情”因何而起?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更加深了这种情感。
11.本诗第二句“散入春风满洛城”和第四句“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①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表达效果: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②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表达效果:加强思乡的感情。
1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指明悟诗情的方法。
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或:抒发了诗人思乡怀亲之情。或: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思念故园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
13. 李白创作这首诗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中创作的?
创作背景:客居洛阳、春夜难眠、忽闻笛声,从而触动诗人羁旅情怀。
1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1)“折柳”指《折杨柳》曲调,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2)示例一:我同意关键之说。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示例二:我不同意关键之说,因为即便不知道“折柳”的寓意,但最后一句直接表达诗人惜别怀远的思想感情很明确。
15.为什么折柳代表送别呢?
示例一:“柳”与“留”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示例二:柔顺袅娜、随风摆动的柳枝,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彼此分别时恋恋不舍的心情。
16.“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洛城”指什么地方?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听到《折杨柳》笛曲。《折杨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古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示例:我同意“关键”之说。《折杨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的主旨是抒发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杨柳》笛曲引起的,可见“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意对即可。《折杨柳》是唐代赠别、乡思名曲,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
4.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散”字准确地表现了笛声随着春风传遍洛阳城,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思乡之情。
5.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何人所吹,从何处来的意思。第二句“满洛城”是说笛声高亢嘹亮,加上春风助力,全城都听到了。 B.第三句不说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曲,而说在曲中听到了折柳意。这个“折柳”代表了送别的场景,能唤起听者一连串的记忆,为下句作铺垫。 C.“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激起思乡之情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表现了这种怀乡感情的强烈。 D.此诗着重写了听者听了笛声之后的感情变化,从侧面烘托出玉笛声的艺术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属同一手法。
【解析】这首诗写乡思,作者因闻笛声而感发,起句即从笛声落笔,是从正面烘托笛声的艺术魅力。
2.“柳”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说说“折柳”在诗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柳”与“留”谐音,在古代诗词中多用于离别诗或思乡诗中的物象,代表惜别或思念之意。本诗用“折柳”表达思念。
3.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赏析。
洛阳城的夜里非常寂静,笛声呜咽随着春风传遍整个洛阳,用笛声衬托出夜晚的安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4.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静夜里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苦。
5.全诗紧扣一个“_____”字,抒写诗人闻笛的感受,抒发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对《春夜洛城闻笛》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发了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情。D.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解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怎样理解“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暗”字?
“暗”字照应题目中的“夜”;写出了诗人“闻笛”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笛声,想寻找它的来源,却又不知是何人所吹,从何而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在不经意间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夸张手法。描写出夜深人静的时候,优美的笛声借助春风飞遍洛城,勾起了无数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期末复习古诗文 课外《春夜洛城闻笛》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本册综合复习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文再现,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诗歌大意,结构图解,春夜洛城闻笛,思乡之情,主旨点睛,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古诗文 课外8.《约客》课件-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古诗文 课外8.《约客》课件-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文再现,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约客赵师秀,诗歌大意,结构图解,时令和环境,寂寞怅惘,人物和事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古诗文 课外1.《竹里馆》课件-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古诗文 课外1.《竹里馆》课件-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文再现,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竹里馆王维,诗歌大意,结构图解,竹里馆,幽篁幽,深林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