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8课 《木兰诗》-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练习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8课 《木兰诗》(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 第8课 《木兰诗》(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第8课 《木兰诗》(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第1页
    第8课 《木兰诗》(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第2页
    第8课 《木兰诗》(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第1页
    第8课 《木兰诗》(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第2页
    第8课 《木兰诗》(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8 木兰诗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8 木兰诗测试题,文件包含第8课《木兰诗》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第8课《木兰诗》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8课 《木兰诗》一、阅读下面两个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节选自《木兰诗》)(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选自《木兰从军》)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坐明堂            明堂:明亮的厅堂B.愿千里足            驰:赶马快跑C.当户红妆            理:梳理、整理D.雄兔脚扑朔            扑朔;动弹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装。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甲)第二段的内容。  4.语段(甲)和语段(乙)都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这件事,有什么异同点?  5.分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A2.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每张床上都坐一坐。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时的衣裳。3.亲人迎接木兰,木兰回家满心欢喜,换回女儿装束,火伴大为惊讶。4.同:都完整地写了木兰从军的过程,表达了对木兰、对女子的赞叹之情。异:【甲】文用诗歌形式,以描写为主,突出了木兰“女英雄”形象,辅以抒情。【乙】文以简洁的叙述为主,目的是引出议论: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5.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总结了全文。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木兰开朗风趣的性格特点和自豪的神情。③篇末点题,赞美了木兰的谨慎、机敏,表达了对木兰、对女子的赞美之情。【分析】1.考查词语理解。A解释不正确。“明堂”指殿堂,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故选A。2.考查古诗文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为互文手法,即“开我东西阁门,坐我东西阁床”;东西阁门,每个房间的门;东西阁床,每个房间的床;脱,脱去;著,穿上。3.考查内容概括。前六句写“爷娘”“阿姊”“小弟”欢天喜地迎接木兰回家, 次六句写木兰回家的欣喜:把家里看个够,回复女儿装。最后四句写火伴们发现木兰是女郎的真相,大为惊讶。4.考查同题材诗文对比阅读。要注意其共同点,分析因诗文的不同而产生的区别。同:两者是同题材作品,【甲】【乙】都是对木兰代父从军这一材料进行处理,并且只用这一个材料,情节一致,在主要内容上是相同的。由“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及“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可知两文都赞赏了木兰,从而赞美了女子的机敏勇敢,在情感态度与主题上是相同的。异:表达侧重点不同,【甲】诗以描写、抒情为主,对木兰从军作了诗意的展开,详写了木兰上战场前的准备,离战场后的荣耀,略写战场的景象,丰富了木兰的形象,突出了木兰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表现的是“女英雄”的形象。【乙】文以叙述为主,描写极简洁,表现的是木兰的“英雄”形象。目的是引出议论: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叙述木兰从军是为了议论服务。5.考查具体段落的作用。《木兰诗》是叙事诗,叙述性作品结尾段通常起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抒发感情,点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本句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生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总结了前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敏进行由衷的赞美;这句话以木兰的反问语气来写,有亲切生动的感觉,又能表现出木兰开朗风趣的性格特点和自豪的神情。【参考译文】【甲】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每张床上都坐一坐。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时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乙】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可汗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建奇功。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选自《木兰诗》)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①石砫: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②宣抚使:当地土司。③播州:与下文的酉阳、云阳,皆地名。④瘐死:古代指囚犯在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狱中病死。6.解释加点的词。(1)气传金柝            (2)赏赐百千(3)征播州              (4)伍肃然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8.木兰和秦良玉都是古代的巾帼英雄,请结合文本说说她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   【答案】6.(1) 北方  (2)有余   (3) 跟随    (4)军队7.(1) 将军和士兵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之后胜利而归。(2)她所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十分忌惮。8.坚毅勇敢、骁勇善战、不慕名利等。【分析】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为: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朔,北方。(2)句意为: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强,有余。(3)句意为: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从,跟随。(4)句意为:全军肃静严整。戎,军队。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百战,言战事之多。十年,言时间之长。注意互文的修辞。(2)号,号称。为,被。惮,忌惮。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应结合文中的事件来分析。甲文,通过对战争的描写以及归来后木兰对皇帝奖赏的处理,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英勇善战,且不贪荣华富贵的女子;乙文,秦良玉夫妇打败贼军的偷袭,并且追击到贼军老巢,连续攻破七座寨子,但却没有邀功请赏,她所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十分忌惮,这些也表现了她的勇猛善战与漠视名利的高贵品质。参考译文】甲: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乙:秦良玉,四川忠州人,嫁给石砫宣抚使马千乘。明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秦良玉另外带领五百精兵携带军粮跟随出征。第二年的正月二日,贼军乘明朝官军举行宴会时,夜袭明军。秦良玉夫妇首先打败贼军的偷袭,并且追击到贼军老巢,连续攻破七座寨子,和酉阳诸军一起直取桑木关,将贼军打得大败。他们的战功位居南川路首位。平息贼乱后,秦良玉没有向朝廷请功。后来,马千乘被辖区内的民众诬告,病死在云阳监狱中,秦良玉继任了丈夫的职务。秦良玉为人富有胆略和智谋,擅长骑马射箭,并且通晓诗文,风度沉静文雅。但是她管制部下却十分严格,每当行军发令,全军肃静严整。她所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十分忌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木兰歌韦元甫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贏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威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闻所戚戚        欲: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子复尚        少:____________________(3)风裂人肤        朔:____________________(4)却纨绮裳        易:____________________10.翻译下面的句子。(1)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2)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11.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答案】9.    (1)想要    (2)年少,年纪小    (3)北方    (4)更换    10.(1)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2)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11.    厉兵秣马    将军得胜归    士卒还故乡    12.《木兰诗》的结尾以兔作喻,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讴歌和赞美;《木兰歌》结尾是直抒胸臆,以议论语句直接表达对木兰功绩的评价和赞美。【分析】9.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1)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欲:想要。(2)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少:年少,年纪小。(3)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朔:北风。(4)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易:更换。10.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屯:停,驻。傍:旁边。(2)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是:一样。殊:不同。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秣马备戎行”的意思是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后演变成成语“厉兵秣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军与壮士们征战十年身经百战后胜利归来。“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意思是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两句意思差不多。1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后一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木兰歌》以议论语句直接抒情,表达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的赞美。【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照顾自己呢?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黄。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11课《台阶》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第11课《台阶》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精练,文件包含第17课《爱莲说》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第17课《爱莲说》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巩固练习,文件包含第5课《黄河颂》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第5课《黄河颂》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