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全册PPT课件
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背景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4,÷43,×4=1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0=7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明确0在四则运算中的运用,并能准确描述有关0的运算。
通过解决问题,经历概括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算式中的3和4各表示什么意思?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因数 因数 积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12 ÷ 3 = 4(瓶) 12 ÷ 4 = 3(枝)积 因数 因数 积 因数 因数
已知两个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问题: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除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问题:说一说除法和乘法有什么关系?
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3-13=0+504=
0×8=0÷36=
0÷9=392×0=
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答:蜗牛6小时能爬行30米。
② 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120÷12=10(盒)
③ 蜗牛6小时爬了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几米?
答:蜗牛平均每小时爬行5米。
④ 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8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5600÷8=700(人)
答:这头牛重700千克。
(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13936÷67=208
13936÷208=67
已知△+□=○,◇×◆=☆,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 )
(2) ○-△=□( )
(3) ☆÷◆=◇( )
(4) ☆×◇=◆( )
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
1、第6页做一做;2、第7页练习二第4、5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一单元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匹配版pptx、第一单元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doc、第一单元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示范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34,÷43,说一说什么是除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作业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两个因数的积,另一个因数,÷1538,÷3815,÷2445,÷45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