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人物分析专练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人物分析专练学案第1页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人物分析专练学案第2页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人物分析专练学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人物分析专练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人物分析专练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研究,考题对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小说人物分析专练
    考点:
    1. 迈尔尼《战争(节选)》
    2. 夏阳《一双红绣鞋》
    3. 王培静《最后的微笑》
    4. 徐国平《炮仗王》
    5. 海明威《越野滑雪》

    【考点研究】
    一、考点落实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类题常考三点:①概括人物形象特点;②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③分析形象(人物形象及其他物象)的作用。

    二、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既能展现人物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怎样确定是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类题
    题干
    示例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本文第⑬~⑱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题干
    示例
    其他设问方式:
    (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的语言。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明辨
    题型
    (1)题干中有“手法”“技法”“技巧”等字样
    (2)题干中有“刻画”“表现”“展现”等字样

    (二)储备相关知识,为思维找到方向。塑造人物形象常用手法为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这里重点介绍人物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
    具体分析
    正面描写
    类别
    特点、作用
    肖像描写
    [ xiào xiàng ]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
    语言描写
    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做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考题对接】
    一、迈尔尼《战争(节选)》
    战争
    (美)迈尔尼
    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 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 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 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 20 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 斯文诺 8823 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 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 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 45 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 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 36 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 18 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 12 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 8829 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小说以“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一、迈尔尼《战争(节选)》【答案】
    1.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
    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结构分析。“电话”在文中为连结男女主人公的枢纽,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由于“电话”连接了两人,人物形象的刻画多使用语言描写。
    2.CD【解析】D项3分,C项2分,B项l分,AE不给分。A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错。B项,“委婉”的使用欠妥当。E项,“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有误。
    3.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
    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
    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主人公性格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可以依据“我”的感受和她的表现来概括其性格特点。
    4.(1)观点一: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2)观点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知识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解析】本题考查题目和文章主旨的关系。先明确观点,再陈述理由。根据“小故事”和“战争”“大题目”等词可知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采用小的事情表现大的主题,更凸显战争的残酷.观点合理即可。

    二、夏阳《一双红绣鞋》
    一双红绣鞋
    夏阳
    我是一双红绣鞋。
    六十年前的一个春夜,油灯将尽未尽时,我的主人——一个待嫁的苗女,把那根红丝线在指间一绕,打了个结,放在唇齿间轻轻一咬,算是完成了对我最后一针的刺绣。她取出另一只绣好的鞋,将我的左右脚合在一起。油灯下,我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待嫁的苗女,托着香腮凝视着我,她的脸上,悄然漫上了一层红晕。
    这时,灯碗里油干了,火苗微微地颤了两下,灭了,①一缕青烟在月色里袅袅升腾。待嫁的苗女一把将我拥入怀里,大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我偎在她高耸的胸脯上,她身上特有的少女体香,一如春天阳光的芬芳,在整个房间里荡漾开来。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偶尔,黑暗中发出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
    那个春天,她出嫁,我随她来到了夫家。
    她一身盛装,在众人的簇拥下,绣裙簪珠,衣华钗明,冠上的饰品,佩戴的银器,丁零零作响。随着她轻移莲步,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禁不住啧啧称奇。我镶着金丝边的红鞋面上,两朵百合在阳光下怒放,晃动着炫目的光泽。
    我知道,今天是她的嫁日,也是我的节日,我们一生,只为这一天。
    三天后,我被放进了箱子的最底层。在她合上箱盖时,我读到了她的目光,那目光里,盛开着恋恋不舍的甜蜜。
    我在黑暗里一躺就是六十年。即使被压在箱底,时光的灰尘依然抚摸着我的身体。
    六十年后,当我重见天日时,我所见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街景,陌生的游客,陌生的熙熙攘攘,还有陌生的各地方言在街头汹涌。这一切,让我有些惶恐。我的主人已经老了,岁月把她雕刻成一个枯瘦干瘪的老妪。我被悬挂在街边的墙上等待出售。而她,在懒洋洋的阳光下,靠着墙打盹儿。时光,在这个午后停顿了。
    一个衣着时尚的漂亮女子,在我主人面前停下脚步,注视着我,久久地,不肯离去。最后,女子推了推我的主人,问:阿婆,这个,卖吗?
    我的主人将醒未醒,点了点头。随即,瞥了那女子一眼,顿时惊呆了。她慌里慌张地站起来,盯着那女子,好一会儿,说:你……试试……合脚不?
    当女子把我穿在脚上,显得是那么的熨帖,不大不小,不胖不瘦,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就像是天生为她做的一样。她让我在半个多世纪后,掸去岁月的尘埃,重新焕发出生机。这女子站在古老的青石板街上,眼睛微微地眯着,来回转动身体,细细地打量我,任凭②融融的阳光扑簌簌地跌落在她身上,跌落出一种久违的香气,让嘈杂的大街顿时变得安静。她的美丽与娴静,让时光倒转,一如六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的主人呆呆地望着她,像面对从前那个待嫁的自己一样手足无措。女子问:阿婆,我想买一多少钱?
    我的主人摇了摇头,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晃着,说:不要钱,送给你。女子怔了一下,说:那不行,怎么好意思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我的主人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豁着没牙的嘴笑了,说:我只送该送的人。
    我的新主人叫麦苗。我跟随麦苗一路车马劳顿,来到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来到一栋豪华的孤零零的别墅。这里,是我的新家。
    一个午夜,③窗外华灯璀璨,灯火未眠。麦苗没有开灯,抱着双膝坐在地板上哭泣。我躺在她身后的席梦思床上,默默地注视着她。我的旁边,是一袭白色的婚纱,还有一双镶着红宝石的高跟鞋,它们在窗外霓虹灯的折射下,闪着高贵的光芒。我和它们相比,像一对丑小鸭,滑稽丑陋。
    麦苗哭得很伤心,如水的月光洒落她的半边脸上,泪眼蒙陇。
    她把我贴在脸上,摩挲了很久,最后把我的左脚小心地包好,搁进了衣柜的最底层,另一只——我的右脚,被放进了一个准备邮寄远方的包裹箱里,还塞了一张纸条。在麦苗即将合上盖子的一刹那,一颗带着她体温的泪珠掉落下来,菊花般洇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体味到了她对我的眷恋,是如此的深情。
    我重新回到黑暗的世界里。相伴六十年后,两只鞋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我倍感孤独。我无法预知我的左脚和右脚是否还有团聚的那一天。
    那张纸条上写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
    1.三个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写出人物怎样的心情? (6分)
                              
                              
                              
    2.“麦苗”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红绣鞋“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这些描写,目的是生动地表现红绣鞋的美丽、精致。苗女的心灵手巧和对爱情的祝愿
    B.苗女“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这里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巧妙结合,巧妙表现了人物心理。
    C.小说结尾交代纸条上写的内容一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暗示了麦苗与爱人两地分居的情况,与她对婚姻生活的强烈不满。
    D.这篇小说借“一双绣花鞋”的“眼睛”描写了两个时代、两个地域、两个人物的爱情故事,讴歌了苗女与麦苗坚贞纯洁的爱情理念。 对现代爱情忧虑
    4.小说以“一双红绣鞋”为叙述对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二、夏阳《一双红绣鞋》【答案】
    1.①暗示苗女待嫁时激动幸福的微妙心理。
    ②表现麦苗内心的欣喜与向往。
    ③反衬麦苗的孤独寂寞。
    2. ①美丽娴静:麦苗的香气让嘈杂的大街顿时变得安静,美丽与娴静让时光倒转。
    ②心灵纯美:喜欢传统的绣鞋又不愿接受馈赠。
    ③渴望真情:在实现的无奈中,留下一只绣鞋,又把另一只绣鞋送给恋人。
    3.CB【解析】A.深层表现苗女心灵手巧与对爱情的祝愿。D.不是“两地分居”,而是两人分手,不是“婚姻生活的强烈不满”,而是对爱情的绝望。E.除了“一双绣花鞋”的“眼睛”还有“一双绣花鞋”的遭遇,不是讴歌“坚贞纯洁的爱情理念”,而是表现对现代爱情的忧虑。
    4. ①结构上:以“红绣鞋”为线索,贯穿始终。
    ②内容上:红绣鞋象征对爱情的追求与无奈。
    ③人物上:丰满了人物形象,刻画了人物心理。
    ④艺术上:对“红绣鞋”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角度叙述,形成拟人的表现手法,生动亲切。

    三、王培静《最后的微笑》
    最后的微笑
    王培静
    华老师已经是胃癌晚期,通过两次大手术和六期化疗,她的身心经受了极大的创伤,她自知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
    她是省师范大学的教授,几十年来,从她手中毕业的学生成千上万,有的成了拥有相当级别的领导,有的当上了上市公司的老总,有的移居国外发展。许多学生在得知她病重的消息后,从全国各地或国外回来看她。见到这么多学生,知道他们都很记挂她,她也着实感动过。
    但说过、哭过之后,没学生在场的时候,她脸上时常显露出些许的失望。这一点没有逃过女儿小倩的眼睛。小倩轻轻凑近妈妈的耳边说:“妈妈,您有什么心事,说给女儿好不好?妈妈,我可是您的亲生女儿。”小倩看着妈妈有些憔悴的脸庞,话没说完,眼睛里已经有泪溢出。
    “傻丫头,妈妈这一辈子知足了,有你爸爸的爱,有你这个懂事的女儿疼我,有那么多学生惦记着我,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她努力抬起一只手,去给女儿擦眼泪。
    有一天,华老师打着吊针,轻声长叹了一口气。小倩赶紧握住妈妈另一只没扎针的手说:“妈妈,您心里有话,还是说出来吧。”她示意小情把床起来了些,小倩重新握紧了妈妈的手。
    “我心里老是想,我教了这几十年书,带了这么多学生,虽然事业都发展得不错,可仔细想想,没一个还在干教育的,包括你在内。想起这事,我心里就有点不舒服。我教书育人,教育我的学生也教书育人,应该是没有错呀。可我带了这么多学教育的学生,没一个干我这行的,我怀疑,这是不是我的一种失败。”
    “妈妈,您想多了。不管您的学生现在在干什么,当官也好,做事业也好,只要有出息,只要没人进监狱,就算您的成功。”
    “妈妈,既然您这样说,我想好了,我辞职不在机关干了,我去考教师资格证,我要去教学,干您的老本行。”
    “你真的这么想?”华老师好像一下子有了精神,声调也提高了。
    小倩使劲点了下头,华老师脸上浮现出了笑容。母女俩对视着,继而都笑了。小倩心里想,好久没有看到过妈妈的笑容了。
    小倩忙向校友群和同学群里发了个微信,说明了妈妈的情况,让大家帮忙寻找有没有还在教育系统里的妈妈的学生。可几天后,有人提供的几个线索都被排除了。她从网络上搜索,什么也没搜索到,看着妈妈越来越虚弱的身体,小倩不免有些失望。
    大概是半个月后的一天,有人敲病房的门。小倩去开门,一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站在门口,胆怯地小声问:“华老师是住在这个病房里吗?”
    “你是?”
    “我是她的学生张小柱,我现在的名字叫张育仁。”
    “张小柱?你是贵州安顺的那个同学张小柱?”华老师问道。
    “华老师,是我,您还记得我?”那中年男人进来一下子跪在了病床前。
    “怎么不记得?你的普通话说得不好,同学们都笑话你。你虽然在班上学习不是最好的,但你学习刻苦,从来没有旷过课,挂过科。小柱,快,快起来。”华老师努力想坐起来,但一直没有成功。
    小倩说:“妈,您身体太虚弱了。还是躺着吧。”
    小柱起来,坐在病床边拉着华老师的手说:“华老师,我可能是您的学生中,最没出息的一个。”
    “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生活上有问题吗?”
    “老师,我毕业后就回了老家的大山里教书,我现在是我们家乡一所希望中学的校长。”
    “真的?太好了。”
    华老师眼睛里闪出了光芒,她示意女儿,自己要坐起来说话。
    “华老师,得知您得了重病,我想我一定要来看看您。我上学时向您借过两次钱,我一定要亲手还给您。”
    “那点钱,不值得一提了。”
    “华老师,我给您带来了两个礼物,这是我的全国优秀教师证书,这是我二十多年来写下的‘教学心得’,想请您指点后出版。”
    “太好了,小柱,不,育仁,我为有你这么一个好学生,感到高兴和自豪。我答应你,你的书稿我会认真看的。”
    这一刻,华老师像打了强心剂,声调高了,说话也有了底气。最重要的是,她的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
    最后的这段日子,华老师过得很舒心,她身心的痛苦好像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嘴里有时还哼上了歌曲。
    一个月后,华老师安详地走了,身边放着她给张育仁精心编校过的那部书稿。
    (选自《山东文学》,有删改)
    1.小说在塑造华老师的形象上用了哪些手法?请举例分析。(6分)
                              
                              
                              
                              
    2. 小说中的华老师对教育事业有怎样的情感?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先介绍了华老师的病情、身份,又介绍了她的学生的工作情况,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我可能是您的学生中,最没出息的一个”这句话,可能有张育仁谦虚的成分,但也道出了教师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
    C.“最后的微笑”这一标题有设置悬念的作用,暗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也讽刺了当前不愿从事教师职业的社会风气。
    D.小说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华老师的形象,能引起人们对教师的尊敬。
    三、王培静《最后的微笑》【答案】
    1.①神态、语言等描写:没有学生在场时,华老师脸上流露的失望,及其与女儿小倩和学生张育仁的对话,均表现出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热爱。
    ②侧面描写:在华老师病重时,许多学生自发从各地前来探望,侧面表现出华老师深受学生爱戴。
    ③对比:见到张育仁前,华老师为学生中无人从教深感忧虑,见到张育仁后,华老师倍感欣慰。通过对比,充分表现出华老师敬业爱业的形象。(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分为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相关
    句子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结合“但说过、哭过之后,没学生在场的时候,她脸上时常显露出些许的失望”“我心里老是想是这是不是我的一种失败”“张小柱?你是贵州安顺的那个同学张小柱”真的?太好了”华老师眼睛里闪出了光芒,她示意女儿,自己要坐起来说话″“那点钱,不值得一提了”等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可知,华老师脸上流露的失望,华老师与女儿小倩和学生张育仁的对话,表现出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结合“她的许多学生在得知她重病在身的息后,从全国各地和国外回来看她,见到这么多学生,知道他们都很记挂她,她也着实感动过"等侧面描写可知,华老师深受学生爱戴。但说过、哭过之后,没学生在场的时候,她脸上时常显露出些许的失望”“华老师眼睛里闪出了光芒,她示意女儿,自己要坐起来说话"“这一刻,华老师像打了强心剂,声调高了,说话也有了底气。最重要的是,她的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等前后对比,充分表现出华老师敬业爱业的形象。
    2. ①热爱教育事业。从教几十年,关爱学生,一直心系教育。②关心教育事业。担心教育事业后继乏人,为学生中有从事教师职业并且取得了成绩而高兴。③忠诚于教育事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为学生编校书稿,为教育事业奋斗到最后时刻。 
    3. C【解析】C项,“讽刺了当前不愿从事教师职业的社会风气”理解有误。教书一辈子的华老师,临终一切都感满意,唯一使她不合眼的是教了成千上万学生,当官的、做事业的,就不见有当教师的学生来看她,觉得一生教育失败,学生都不愿做老师。最后,一个自称最没出息的学生来看她,他是大山里希望小学的教师,也许是华老师唯一当老师的学生,带来了他的书稿《教学心得》,请华老师审阅,华老师激动地当场答应,并要坐起来,露出了最后的微笑,走时,身边放着她给这学生精心审读过的那部书稿。本文无讽刺之意。只是引发人们对教师岗位及教师行业的思考。只是对这种风气进行反思。

    四、徐国平《炮仗王》
    炮仗王
    徐国平
    过去,浞城人家过年,有钱没钱都离不开两样东西。
    一是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再就是齐家埠的炮仗。年画贴在家里喜庆纳福,炮仗放上几响驱鬼镇邪。
    每逢年集,人们置办完年货,都要走出城北门涌向齐家埠,特别是那些半大的顽童。只见大街两侧的摊子上,摆满了粗细不一的炮仗,火红夺目。叫卖声和炮仗响声起伏不断。
    生意最火的要数大街中间的一家铺子,人出人进,十分兴隆。铺面只三间,大门上首横挂一块金匾,上书三个鲜红大字:震天响。
    店主叫王啸天,是齐家埠的炮仗王。据说,他家的炮仗一响,如闻炸雷,整个浞城都要抖三抖。
    炮仗装的都是自制的黑火药。黑火药虽是一硝二硫三木炭,可炒制起来却是最危险也是最技术的活。药炒嫩了,威力小声发闷;炒过了,起火炸锅伤人。只有恰到火候,炮仗响时的动静才大。
    一般人都炒到七分火候,便罢手不再冒险。王啸天的绝活就在炒制黑火药上。每到炒制火药时,他让人把材料拉到离村三四里远的自家菜园里,然后在菜园中间支起一口大铁锅,他一个人生火挥着一把木锨炒药。连着几天几夜,谁也不让近前,连饭菜都是他老婆送到菜园门口。足够的火药炒制完后,装进木桶,才算是大事完成。
    炮仗的好孬三分靠装七分靠药。王啸天的牌子就是靠火药打响的。
    起初,王啸天的铺子没挂牌匾,只挂了一面王记的幌子。客商识货,年年都是先到他家的铺子订货。王啸天有个规矩,每年只做一定数量的炮仗。客户来晚了,他家没货,就推荐另家的货。客户屡次劝他,生意这么好,何不扩大?他摇头一笑说,生意一家独做,别家咋活啊?
    这年秋后的黄昏,王啸天吆喝伙计,正准备关铺门。突然,闯进一彪形大汉,说要谈一笔生意。王啸天有些纳闷,炮仗还没装药,没到出货的时候。只见大汉掏出一根金条往柜台上一放,说不要他的炮仗,愿出双倍的价钱买他炒制好的所有火药。王啸天沉思片刻说,老客早就跟我预订好货了,岂能违约。又问为何只要火药?大汉说,你有钱赚就行,别问这么多。王啸天淡然一笑,将金条推给大汉,说本店只做炮仗生意,不卖火药。
    过了两日,王啸天去城东的纸店清点刚进来的麻纸,回家的半道上,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被人用黑布蒙头劫持了。
    王啸天以为自己遇上绑票的了,迷迷糊糊走了大半天,被推进一处山庙。取走蒙眼,王啸天见庙内围坐着十几号持枪拎刀之人,其中一位,正是去他店铺里买火药的彪形大汉。此人叫牛大刀,带着一百多号人在双羊寨占山为王。原来,他们想攻打杨家埠。杨家埠商贾众多,钱财丰厚。可惜围墙又高又坚固,几次攻打都没成功。牛大刀想用火药轰开围墙。
    王啸天闻知,断然回绝。牛大刀威胁说不给火药,就砍掉他的一只手。王啸天面无惧色,说就是砍掉我的头,也决不拿出火药,让无辜惨遭涂炭。
    牛大刀气急败坏,让几个喽啰上前摁住王啸天。刀光一闪,王啸天被牛大刀剁去了一只右手。王啸天当即疼昏了过去。
    王啸天虽缺右手,可用左手仍没妨碍他继续炒药。
    这年开春,日本鬼子把一个炮楼修在了齐家埠,封住了浞城的北大门,人们暗地里都咬牙切齿,骂恶狗当道。
    好在,有一支八路军的游击队,时时袭扰炮楼里的鬼子。
    鬼子知道游击队擅长夜间出来活动,就给齐家埠下了一道命令,除了不准擀制炮仗,夜间还不许点灯。也巧,麦收后的一天夜里,王啸天的老伴儿睡到半夜,被嘎嘎的鸡叫惊醒了。她以为是黄鼠狼偷鸡,慌忙披衣点上灯就朝外跑,刚出二门,炮楼上“啪”的一枪,将她打倒了。
    朝夕相伴的老伴儿瞬间命丧黄泉,王啸天悲痛万分。
    老伴儿下葬后,地里的玉米和高粱秸起来了。游击队几次虎口拔牙,要拔掉日本鬼子设在齐家埠的炮楼。可惜,游击队没有火炮和炸药。日本鬼子凭借炮楼坚固据守,几次强攻都没有拿下,还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这时,王啸天找到游击队,说他有办法。让战士们在黑夜里挖地道,靠近鬼子的炮楼。然后,他一个人躲进自家的菜园里,没日没黑地炒制黑火药。
    火药炒完后,王啸天又让战士从他家抬来一口棺材。
    这是王啸天给自己准备的棺材,用上好的楠木,请了浞城最好的木匠,做工精致,特别是油漆,漆得光亮透明,不仅如此,上面还画着精美的金色和红色的花纹。王啸天知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不定哪天赶上倒霉,火药炸了,小命一下就没了,还是早准备好后事。
    地道挖好后,游击队将那口棺材拖进去,很快就听一声巨响,如闻炸雷,整个浞城都抖了三抖,炮楼瞬间被炸飞上天。
    此后,连着几年都没有听到王啸天的炮仗声。据说,他被八路军胶东军区请走了。那些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土地雷,里面装的火药都是王啸天炒制的。
    直到抗战胜利,齐家埠又重听到了王啸天的炮仗声。人们敲锣打鼓,将那块震天响的牌匾挂在了王啸天的店铺大门之上。
    1.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王啸天的形象特点。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炒制炸药工艺不复杂,但火候很难掌握,弄不好就有生命危险。其他人的炮仗做得不如王啸天,主要就是火药没他炒得好。
    B.王啸天被称为炮仗王,既是因为他家的炮仗最响,还因为他把自己做的威力巨大的火药送给八路军炸毁了日本兵的炮楼。
    C.小说讲述王啸天的故事时,主要采用的是第三人称,使叙述更自由,有利于多方面呈现王啸天这个民间手艺人的传奇故事。
    D.作者塑造王啸天这个形象时,有侧面烘托,但更多的,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描述主人公的行为举止,突出其鲜明的个性。
    3.小说前面9个自然段的内容似乎没有完全集中在王啸天身上,但却是作品不可或缺的。请简要赏析这9个自然段在整个作品中的作用。
                              
                              
                              
                              
    四、徐国平《炮仗王》【答案】
    1.①艺高胆大(技艺高超):他炒制火药胆大心细,只剩一只手也敢炒;炒制的火药爆炸力惊人,无人能及。②为人仗义(讲义气):他家的炮仗卖得好,但他始终控制销量,让别的商家有生意可做。③爱憎分明(深明大义):对土匪,他宁愿失去右手也不卖火药;对游击队、八路军,则倾力相助。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①“王啸天的绝活就在炒制黑火药上。每到炒制火药时,他让人把材料拉到离村三四里远的自家菜园里,然后在菜园中间支起一口大铁锅,他一个人生火挥着一把木锨炒药。连着几天几夜,谁也不让近前,连饭菜都是他老婆送到菜园门口。足够的火药炒制完后,装进木桶,才算是大事完成”,可知王啸天艺高胆大。②“王啸天有个规矩,每年只做一定数量的炮仗。客户来晚了,他家没货,就推荐另家的货。客户屡次劝他,生意这么好,何不扩大?他摇头一笑说,生意一家独做,别家咋活啊”,可知王啸天为人仗义(讲义气)。他家的炮仗卖得好,但他始终控制销量,让别的商家有生意可做。③“王啸天淡然一笑,将金条推给大汉,说本店只做炮仗生意,不卖火药”“王啸天闻知,断然回绝。牛大刀威胁说不给火药,就砍掉他的一只手。王啸天面无惧色,说就是砍掉我的头,也决不拿出火药,让无辜惨遭涂炭”“这时,王啸天找到游击队,说他有办法。让战士们在黑夜里挖地道,靠近鬼子的炮楼。然后,他一个人躲进自家的菜园里,没日没黑地炒制黑火药”“地道挖好后,游击队将那口棺材拖进去,很快就听一声巨响,如闻炸雷,整个浞城都抖了三抖,炮楼瞬间被炸飞上天”,可知王啸天爱憎分明。
    2.B【解析】B项,“王啸天被称为炮仗王……还因为他把自己做的威力巨大的火药送给八路军炸毁了日本兵的炮楼”错误,王啸天被称为炮仗王,就只是因为他家的炮仗最响,这个名号在他被绑架前就有了。
    3.①这几段交代浞城人的年节习俗,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②介绍炮仗制作工艺,以此突出王啸天的高超技艺。③介绍王啸天的技艺、商道,为下文他被绑架以及在土匪、八路军游击队面前的不同表现做了必要的铺垫。
    【解析】“过去,浞城人家过年,有钱没钱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再就是齐家埠的炮仗。年画贴在家里喜庆纳福,炮仗放上几响驱鬼镇邪”,可知交代浞城人的年节习俗,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一般人都炒到七分火候,便罢手不再冒险。王啸天的绝活就在炒制黑火药上。每到炒制火药时,他让人把材料拉到离村三四里远的自家菜园里,然后在菜园中间支起一口大铁锅,他一个人生火挥着一把木锨炒药。连着几天几夜,谁也不让近前,连饭菜都是他老婆送到菜园门口。足够的火药炒制完后,装进木桶,才算是大事完成”“炮仗的好孬三分靠装七分靠药。王啸天的牌子就是靠火药打响的”,这几段介绍炮仗制作工艺,以此突出王啸天的高超技艺;“王啸天有个规矩,每年只做一定数量的炮仗。客户来晚了,他家没货,就推荐另家的货。客户屡次劝他,生意这么好,何不扩大?他摇头一笑说,生意一家独做,别家咋活”,这几段介绍王啸天的技艺、商道,为下文他被绑架以及在土匪、八路军游击队面前的不同表现做了必要的铺垫。

    五、海明威《越野滑雪》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由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丁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1.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 小说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 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 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3.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 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五、海明威《越野滑雪》【答案】
    1.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需要学生紧密结合上下文和主人公的形象、动作、语言等进行分析。对话表现了尼克和乔治对滑雪运动的喜爱,对将来能再次滑雪的渴盼,以及对对以后没有机会滑雪的颓丧。
    “我们要去滑,没错”“我们一定得滑”“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写出了二人对将来能再次滑雪的渴盼,表达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写出了二人想到以后很有可能没机会滑雪事,内心的颓丧、郁闷、惘然。
    2. D【解析】D项,“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错误,过度解读主旨,应该是表现了他们想通过滑雪摆脱现实生活的牵绊。
    3.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逛思。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需要学生紧密结合文本,从小说的情节构成、情节手法、人物形象、读者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小说1、2、9、10、11段,用大量笔墨,细致描绘了尼克和乔治滑雪的情景,12-35段写二人在小客栈的逗留,文章并未写二人其它的生活情景,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读者可以通过二人对滑雪的喜爱与渴盼,通过二人离别时一再相约的情景,想象二人滑雪之外的生活,这是文本隐藏的内容。文章结尾既有二人对滑雪的渴望,又有二人因为再难滑雪的惘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何不能在滑雪,两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将来二人到底能不能滑雪等,引人遐思。

    相关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 学案8 分析环境描写——研读“风景”,聚焦人物: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学案8 分析环境描写——研读“风景”,聚焦人物,共12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讲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精品学案 (新高考):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讲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精品学案 (新高考),共31页。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次要人物分析与专练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次要人物分析与专练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研究,考题对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