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48练)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48练)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48练) 【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____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______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______、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_______.……(_____ );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B.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C.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D.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D.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B.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C.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D.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 。汉乐府诗《孔崔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辞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 。《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 5.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6分)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念奴娇•西湖和人韵辛弃疾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注】指西湖处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桃叶: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的名字。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词开篇用“晚风”“新荷”点明了词人游西湖的时间是初夏的一个傍晚。B.“惯趁笙歌席”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C.词的下阕想象林逋梅妻鹤子的生活,表达出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D.尾句照应了“看公”二句,劝友人恣意游湖,尽情饮酒,不必挂怀桃叶。7.本词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都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西湖美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 , ”作比,告诫世上女子不要过分沉迷在甜美的爱情之中。(2)在《三峡》中,郦道元仰观冬春之景,见到“ ”,峰间瀑布飞悬,山水树木“ ”,感受到无穷的趣味。(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①清代的才子佳人小说,在出版时大多附有序跋。序跋作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包括官员、文人、书商、寒士等,由此也决定了序跋中观点的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人小说观念的变化,其中包括对小说功能认识的变化。②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与前代的小说序跋一样,注重强调小说教育。教化的社会功能。沪北俗子《玉燕姻缘传序》:“……以见善恶报施,天道不爽,洵足以垂鉴戒。”静恬主人《金石缘序》更明确主张小说相较于“经史”,更容易产生教化人心的社会作用,小说创作者应该致力于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同样是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但不同时期的小说序跋强调小说社会功能的动因是有所不同的:明代中期以前,强调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主要是为了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而明末及清代,经过晚明进步思想的洗礼,小说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对小说的包容和认同大大增加,甚至统治阶级成员也加入了阅读小说的行列;代表俗文学的小说和代表雅文学的诗文几乎形成了半分天下的格局;小说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已不再是不入流的文学形式。在这种背景下,序跋作者为了争取小说地位而强调其社会功能的用意也随之大大缩减,它更多的是对“文以载道”思想的一种客观继承与坚守。而与此同时,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对于小说的娱乐功能则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认识。③撰写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创作,阅读小说作为一种欣赏活动,具有鲜明的消遣娱乐功能,但在文学批评中该功能一直没有被重视,历代的小说序跋中更是鲜有提及。而消遣娱乐,可以追潮至孔子“游于艺”的思想,“游于艺”的价值内涵在历代的序跋中都很少有体现,而这一情形在清代的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中有了根本的改变——关于小说娱乐功能的内容比比皆是。李春荣在《水石缘自序》中从创作和阅读两个维度对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做了更加周全的说明。他认为小说的创作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悬拟赏心乐事美景良辰”“或有意趣可哂”;阅读小说有提神、赏心悦目的作用:“阅之解颐,为爽心快目”。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重视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这一方面与才子佳人小说的题材富含娱乐色彩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与清代的社会文化思想有着重要关联:清代的社会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对晚明“革故鼎新”思想的继承、反思和解构的基础上的。受李贽等晚明思想家的影响,清代的文学思想既有从“礼”,即情感克制的一面;又有主“情”,即情感释放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才子佳人小说的序跋一方面强调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一——对“礼”的遵从与信守;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小说的娱乐功能一对“情”的关注与释放,体现了“志于道”和“游于艺”两种价值观的对立融合,反映了清人对小说功能认识的变化。④对小说功能的认识往往是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突出了小说的娱乐功能,实际上表现了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孔子“游于艺”的思想在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志于道”与“游于艺”在此实现了对立统一,小说的功能定位也由传统的社会教化走向了教化与娱乐的融合统一。(摘编自孙玮志《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对小说功能认识的新变》)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代为才子佳人小说写序跋的人来自不同阶层,他们的不同观点,导致了清人小说观念的改变。B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与前代小说序跋同样强调小说教育、教化的社会功能,但动因有所不同。C .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在历代小说序跋中长时间不被重视,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有了根本改变。D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重视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与当时小说题材和清代社会文化思想有关联。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①段概述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基本情况,引出其对小说功能认识的变化这一中心论题。B . 文章第②段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论述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也注重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C .文章主要分析了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对小说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的认识,评价客观,持论公允。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在论证过程中多取古人序跋为例,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有说服力。3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A .明末及清代,小说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既是晚明思想家进步思想影响的结果,也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支持。B .在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作者看来,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既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更体现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C . 清代社会文化思想对晚明“革故鼎新”思想的继承、反思和解构,使得这一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题材富含娱乐色彩性质。D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对小说功能认识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将小说的功能定位由传统的社会教化走向教化与娱乐的融合统一。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也。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时顺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尚书仆射虞诩以雄有忠公节,上疏荐之曰:“臣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伏见议郎左雄,数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厄,以为警戒,实有王臣蹇蹇之节,周公谟成王之风。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由是拜雄尚书,再迁尚书令。上疏陈事曰:“臣闻柔远和迩,莫大宁人,宁人之务,莫重用贤,用贤之道,必存考黜。臣愚以为守相长吏,惠和有显效者,可就增秩,勿使移徙,非父母丧不得去官。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帝感其言,申下有司,考其真伪,详所施行。雄之所言,皆明达政体,而宦竖擅权,终不能用。永建四年,雄又奏征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弟为诸生。有志操者,加其俸禄。及汝南谢廉,河南赵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于是负书来学,云集京师。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被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雄上言:“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痒序之仪。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帝从而改之。初,雄荐周举为尚书,举既称职,议者咸称焉。及在司隶,又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以为将帅,而直尝坐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雄悦曰:“吾尝事冯直之父而又与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乃是韩厥之举也。”由是天下服焉。(节选自《后汉书•左雄传》)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B. 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C. 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D. 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5.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汉代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品行方正的人做官,汉武帝时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B. 周公,即周成王姬旦,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因其封邑在周,时爵为上公,故称之为周公。C. 博士,秦汉时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为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D. 庠序,指中国古代的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雄为人刚正,自律耿直。他任冀州刺史时,不与喜欢私相请托的地方豪门大族交往;奏请朝廷查办贪污狡猾的两千石官员时,毫不畏惧。B. 左雄敢于进言,言辞深切。他几次上书言事,言辞深刻恳切;许多大臣认为左雄有忠诚国事的义节,后经尚书仆射虞诩的推荐,其被朝廷封任尚书。C. 左雄注重教育,关爱后生。他不仅奏请征召海内有名的儒生为博士,使公卿的子弟为诸生,同时对年龄虽小,但通晓经典的谢廉、赵建,也奏请封他们为童子郎。D. 左雄宽厚仁爱,注重礼节。刘据因本职事务被谴责,在送往尚书府查办的路上被粗暴对待,左雄在上书中引用古制指出此举不妥,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柔远和迩,莫大宁人,宁人之务,莫重用贤,用贤之道,必存考黜。 (2)吾尝事冯直之父而又与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乃是韩厥之举也。 8. 顺帝新立时,大臣们的表现都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748练)【基础训练】1.【答案】A【解析】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妥善:妥当完善。妥当:稳妥适当。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如火如茶: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2. 【答案】 D【解析】“疮痍”与“创伤”重复,排除A;句序不当,排除A、B;“制造”和“财富”搭配不当,排除C。3. 【答案】C【解析】利用句式的一致性,排除B、D;“凝聚”比“凝结”更合乎语境,排除A、D。4.“信”指使者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 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或:却在开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5分)5.参考答案: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从语言、情感、意象、结构等方面点评,每点2分,共6分)6.C“表达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错误,表达词人对林逋这样的风流处士的仰慕之情。7.(6分)视听结合。本词从听觉描写雨打荷叶之声,从视觉描写碧水彩霞、飞鸟游鱼之景;白诗从听觉描写黄莺呜叫,从视觉描写春水初涨,绿杨成阴之景。动静结合。本词既描写了彩霞映碧水的静景,又描写了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的动景;白诗既有对西湖的水、云、杨树、白沙堤的静态描写,又有黄莺争栖、新燕啄泥的动态描写。色彩映衬,本词用红霞与碧水相映衬,白诗用绿杨与白沙堤相映衬。8.(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绝巘生多怪柏 清荣峻茂 (3)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综合训练】1 .A. “他们的不同观点,导致了清人小说观念的变化”错,曲解文意,原文是“……由此也决定了序跋中观点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人小说观念的变化”,是“反映了清人小说观念的变化”而非“导致了清人小说观念的改变”。2 .B. “引用论证”错,第②段引用沪北俗子《玉燕姻缘传序》中的话,不属于引用论证,而是举例论证。3 .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也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支持”错,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统治阶级成员也加入了阅读小说的行列”;B. “在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作者看来”错,扩大范围,原文中只是李春荣在《水石缘自序》中表述的观点,不能扩大为清代才子佳人小说;“更体现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的表述曲解文意,原文中“李春荣在《水石缘自序》中从创作和阅读两个维度对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做了更加周全的说明……”,并未强调在小说阅读环节,小说的娱乐消遣功能表现得更强;C. 强加因果,两者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两者都是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重视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的影响因素。故选D 。4. 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那些不依从国法禁令,不为皇帝所用的人,就终身监禁,即使遇到赦令,也不能按资格录用。如果有被弹劾,逃跑而不服国法的人,应将他全家流放到边境州郡,这样来惩治效尤者。”“不从法禁”“不式王命”,句式一致,之间断开,排除BD;“虽会赦令”“赦令”,词组,质检部断开,排除A。故选C。 5. 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B项,“周公,即周成王姬旦……”错误,周公非周成王,而是周成王之叔父,是辅助周成王重臣。故选B。 6. B【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B项,“许多大臣认为左雄有忠诚国事的义节”错误,根据“尚书仆射虞诩以雄有忠公节”可知,认为左雄有忠诚国事的义节的是尚书仆射虞诩,而非许多大臣。故选B。 7. (1)我听说使远方安定与使内地和睦,没有比让百姓安宁更重要的,让百姓安宁的根本措施,就在于任用贤才,而任用贤才的原则,一定要有考绩以定官吏的升降。(2)我曾经侍奉过冯直的父亲而又与冯宜交情深厚,现在宣光拿这件事弹劾我,这是韩厥当年做过的义举啊。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迩”,内地;“宁”,安宁;“考黜”,有考绩以定官吏的升降。(2)“善”,与……交好;“奏”,弹劾;“举”,义举。 8. 大臣们大多懒散懈怠,拱手不行,缄默自守,但有如左雄坚守忠诚公道的义节者,有如虞诩慧眼识英才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原文,时顺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尚书仆射虞诩以雄有忠公节,上疏荐之曰:“臣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伏见议郎左雄,数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厄,以为警戒,实有王臣蹇蹇之节,周公谟成王之风。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意思是,当时汉顺帝刚登上君位,大臣们懒散懈怠,朝廷政事有好多缺漏与失误,左雄几次上书言事,言辞深刻恳切。尚书仆射虞诩认为左雄有忠诚国事的义节,就上书推荐他,说:"我看现在公卿仅下的朝臣,大多数是拱手不行,缄默自守,以建立私恩为贤能,以为皇帝尽忠冬节为愚蠢,甚至互相告诫说:'人可不能做那种无瑕的白璧,马马虎虎才会有后福。'我见议郎左雄多次密封上书言事,甚至引用皇上身遭困厄的事实,用来警醒人,确实有帝王之臣的忠贞节操,有周公为成王出谋划策的风范。应该提拔他到有权进谏的职位上来,一定会有匡正国事辅佐陛下的成效。”即大臣们大多懒散懈怠,拱手不行,缄默自守,但有如左雄坚守忠诚公道的义节者,有如虞诩慧眼识英才者。【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汉安帝时,被推举为孝廉,不久升迁为冀州刺史。卅部有很多豪门大族,专爱拉关系走门路,左雄经常把门关着,不与他们来往。左雄奏请朝廷查办贪污狡猾的两千石官员(郡守),没有什么回避忌讳的。永建初年,朝廷以公车征召他并任他为议郎。当时汉顺帝刚登上君位,大臣们懒散懈怠,朝廷政事有好多缺漏与失误,左雄几次上书言事,言辞深刻恳切。尚书仆射虞诩认为左雄有忠诚国事的义节,就上书推荐他,说:"我看现在公卿仅下的朝臣,大多数是拱手不行,缄默自守,以建立私恩为贤能,以为皇帝尽忠冬节为愚蠢,甚至互相告诫说:'人可不能做那种无瑕的白璧,马马虎虎才会有后福。'我见议郎左雄多次密封上书言事,甚至引用皇上身遭困厄的事实,用来警醒人,确实有帝王之臣的忠贞节操,有周公为成王出谋划策的风范。应该提拔他到有权进谏的职位上来,一定会有匡正国事辅佐陛下的成效。”于是朝廷任左雄为尚书,不久又升迁为尚书令。左雄上书言事说:“我听说使远方安定与使内地和睦,没有比让百姓安宁更重要的,让百姓安宁的根本措施,就在于任用贤才,而任用贤才的原则,一定要有考绩以定官吏的升降。我认为太守国相等长吏,仁惠、和顺有显著成效的人,可直接给他们增加俸禄,但不能随意使他们转任调动,不是父母大丧,不能无故去职离任。那些不依从国法禁令,不为皇帝所用的人,就终身监禁,即使遇到赦令,也不能按资格录用。如果有被弹劾,逃跑而不服国法的人,应将他全家流放到边境州郡,这样来惩治效尤者。”汉顺帝被左雄的言辞打动了,下令有司考察奏书所言是否属实,再给以具体施行办法。左雄说的话,都切中时弊,切实可行,但是宦官执掌朝政,最终还是没有被采用。永建四年,左雄又奏请征召海内有名的儒生为博士,使公卿的子弟为诸生。其中有志气有操行的,增加他们的俸禄。有汝南郡的谢廉、河南郡的赵建,年龄才刚刚十二岁,各自都能通晓经书,左雄都奏请封他们为童子郎。因此背起书籍来学习的人,云集于京师。大司农刘据因本职事务被谴责,下诏送尚书府查办,传呼的吏役一路上催赶,又用鞭子抽打。左雄上书说:"九卿的官位仅仅次于三公,在大臣之列,行有佩玉节度,要走得安详稳重;举止间有庠序礼教的风仪。孝明皇帝开始才有对大臣殴打的处罚,这都不合于传统的法制。”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并下诏改正做法。当初,左雄推荐周举担任尚书,周举到任后干得很出色,议论的人都称道这件事。等左雄升任司隶校尉时,又推举前冀州刺史冯直担任将帅,而冯直曾经因为贪赃获罪,周举就以此上奏弹劾左雄。左雄高兴地说:“我曾经侍奉过冯直的父亲而又与冯直交情深厚,现在宣光拿这件事弹劾我,这是韩厥当年做过的义举啊。”因此,天下人对左雄都很敬服。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34练)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29练)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30练)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