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牛顿第一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点评:
本节教案的设计知识线索系统性、逻辑性都比较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创设各种学生自主活动的教学过程,组织各种方式的相互交流,活动方式的设计跟教学内容的特点相匹配
本节课的特色: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与初中知识衔接相当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规律得出的过程中,对前期的知识准备非常细致充分,规律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
课 题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概念,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科学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物理学追求的是宇宙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抛弃力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的潜在意识。
把惯性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教学资源
木板、玻璃板、小滑块、气垫导轨等
教法设计
实验探究式、讲授探究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上一节课中伽利略对于力和运动的正确认识
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物体将如何运动?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演示实验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不受力运动状态将不改变
演示气垫导轨实验
不受力运动状态将不改变,物体要是受力呢?
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应怎样定义?
引导学生分析图3-2-1
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形式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牛顿在总结前被科学家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板书: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引导学生从定律的表述中全面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板书:三条内涵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具有惯性
板书:惯性的定义
例题:上升的热气球中脱落的物体将如何运动?
不同的物体具有的惯性有区别吗?
如何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板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学生结合现象科学分析规律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归纳: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考、解答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互相讨论。
承上启下
创设问题引发学生从方法的角度思考。
培养学生思辨
从感性角度认知,加深理解
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把惯性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二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①指明了物体不受力或受力为零时的运动状态
②指明了物体具有惯性
③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运动情况、受力情况无关
例:上升的热气球中脱落的物体将如何运动?
②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具,主要教学过程,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据生活现象思考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