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寒假作业(6)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展开
(6)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1.工业上合成氨一般采用700 K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
①适当提高合成氨的速率
②提高的转化率
③提高氨的产率
④催化剂在700 K时活性最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2.将和充入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改变条件,下列关于平衡移动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改变条件 | 平衡移动方向 |
A | 使用适当催化剂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 | 升高温度 |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 | 再向容器中充入和 | 平衡不移动 |
D | 向容器中充入氦气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A.A B.B C.C D.D
3.可逆反应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 )
A.
B.
C.
D.
4.已知反应的,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正反应速率是的逆反应速率的3倍
B.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D.若平衡时、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的物质的量是的物质的量的3倍
5.如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中“净化”可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B.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步骤③、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为保持足够高的反应速率,应在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时及时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
6.对于合成氨反应,下列研究内容和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研究内容 |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平衡时增大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图示 |
A.A B.B C.C D.D
7.相同温度下,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和1g,乙容器中充入2g和2g,分别进行合成氨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后的浓度:乙>甲
C.的平衡转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乙>甲
8.反应Ⅰ、Ⅱ、Ⅲ均会在工业生产硝酸中发生,其中反应Ⅰ、Ⅱ发生在氧化炉中,反应Ⅲ发生在氧化塔中,不同温度下各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温度(K) | 化学平衡常数 | ||
反应 | 反应 | 反应 | |
500 | |||
700 |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选择性催化反应Ⅰ的催化剂可增大氧化炉中NO的含量
B.通过改变氧化炉的温度可促进反应Ⅰ而抑制反应Ⅱ
C.通过改变氧化炉的压强可促进反应Ⅰ而抑制反应Ⅱ
D.氧化炉出气在进入氧化塔前应进一步提高温度
9.在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B.氢碳比:
C.在氢碳比为2.0时,点(正)小于(逆)
D.P点时,容器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0.某温度下,对于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mol氮气、3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B.平衡状态由A到B时,平衡常数
C.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的转化率增大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11.已知:。
Ⅰ.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使之发生反应: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和的转化率之比是__________。
(2)当达到平衡时,将同时减小一半,平衡将向移动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
(3)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移动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Ⅱ.在密闭容器内充入和。反应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试回答问题:
(1)恒容条件下,从开始反应到建立起平衡状态,______;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只改变反应温度,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改变条件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填字母)。
A.0.2mol/L
B.0.12mol/L
C.0.10mol/L
D.0.08mol/L
(2)其他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加入和,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若向容器中继续加入和,在同样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则和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若为恒温恒容容器,则和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无法比较
12.工业常用铁钼氧化物作催化剂,用甲醇空气氧化法制甲醛,反应过程涉及如下反应:
(有关数据均在298K时测定)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反应温度对甲醇氧化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1)用反应Ⅲ制甲醛要比直接用反应Ⅰ制甲醛优越,原因是___________。
(2)生产时,要控制为0.4左右,目的是_________。(试从反应热和反应适宜的温度思考)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甲醇的转化率接近100%的原因是反应Ⅲ属于完全反应
B.氢气的摩尔燃烧焓为
C.600K以后甲醛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甲醛发生热分解反应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活性两方面考虑。
2.答案:B
解析: A项,使用适当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错误;B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确;C项,再向容器中充入和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错误;D项,向容器中充入氦气,由于容器的体积不变,和的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题图1中温度下先达平衡,说明反应速率更快,则,时,生成物浓度增大,说明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题图2中达平衡后增大压强,,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即,故选B。
4.答案:C
解析:A项,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平衡时的正反应速率是的逆反应速率的,错误;B项,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变,则平衡不移动,错误;C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减小,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正确;D项,设反应开始时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和,直至达到平衡时消耗的物质的量为,则消耗的物质的量为,此时,若和的转化率相等,,则,即的物质的量是的物质的量的3倍,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A项,步骤①中“净化”是除去杂质,以防止催化剂中毒,正确;B项,合成氨的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转化率,加压也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正确;C项,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高温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而液化分离出和、的循环再利用均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步骤④、⑤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步骤③不能,错误;D项,在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时及时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氮气和氢气的分压增大,相当于和的浓度增大,从而能保持足够高的反应速率,正确;故选C。
6.答案:C
解析: A项,由于条件下先达到平衡,故,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左移动,的体积分数应降低,错误;B项,由于此反应的,故升温平衡向左移动,的转化率应降低,错误;C项,增大的量,会使正反应速率瞬时增大,化学平衡右移,正确;D项,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错误。
7.答案:D
解析:因为乙容器中的原料投入量正好是甲的2倍,故A项正确。假设开始时乙容器的体积是甲的2倍(如图所示),则此时甲、乙两容器中达到的平衡是等效平衡。再将乙容器的体积压缩至与甲相等(如图中丙),则在此过程中化学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它们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项正确,D项错误。此时,丙中、、的浓度分别比甲中、、浓度大,但丙中、浓度要分别小于甲中、浓度的2倍,而丙中的浓度要大于甲中浓度的2倍,B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A项,尽管两种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都很大,但可以使用选择性催化反应Ⅰ的催化剂,使反应Ⅰ尽快达到平衡,继而达到增大氧化炉中NO含量的目的,正确;B项,两种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都远大于反应Ⅰ,所以改变氧化炉的温度不可能促进反应Ⅰ而抑制反应Ⅱ,错误;C项,反应Ⅰ、Ⅱ都是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一致,通过改变氧化炉的压强不能促进反应Ⅰ而抑制反应Ⅱ,错误;D项,反应Ⅲ属于放热反应,氧化炉出气若进一步升高温度,会使反应Ⅲ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导致产物的产率降低,错误;故选A。
9.答案:AD
解析:A项,根据图像,当氢碳比一定时,升高温度,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正确;B项,相同温度下,氢碳比增大,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根据图像,相同温度下氢碳比为时的平衡转化率大于氢碳比为2.0时的平衡转化率,故氢碳比:,错误;C项,根据图像,在氢碳比为2.0时,Q点的转化率小于该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故反应正向进行,即Q点(正)大于(逆),错误;D项,P点所处曲线氢碳比为2.0,的平衡转化率为50%,设起始充入的物质的量为,则充入的物质的量为,从起始到平衡转化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从起始到平衡转化的物质的量为,平衡时物质的量依次为,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正确;故选A、D。
10.答案:C
解析: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3mol,两者不可能完全反应生成,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A错误;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改变的是压强,温度没有改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因为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转化率增大,C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D错误。
11.答案:Ⅰ.(1)1:1
(2)向左
(3)向左;小于
Ⅱ.(1)0.0125mol/(L·min);AC
(2)CB
解析:Ⅰ.(1)充入和,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和的转化率之比是1:1。
(2)当达到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同时减小一半,浓度商,平衡逆向移动,即平衡将向左移动。
(3)正反应放热,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将向左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小于原来的2倍。
Ⅱ.(1)
恒容条件下,从开始反应到建立起平衡状态,;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只改变反应温度,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氨的最大浓度为0.2mol/L,但不可能等于0.2mol/L,氨的最小浓度为0,但不可能为0,由于温度改变,不可能为原平衡时的浓度,则改变条件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A、C。
(2)其他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加入和,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若向容器中继续加入和,相当于恒压等效平衡,对原平衡等倍放大,在同样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则;若为恒温恒容容器,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则。
12.答案:(1)氧气能与反应Ⅰ生成的氢气反应生成水,促进可逆反应Ⅰ正向移动,提高甲醇的转化率和甲醛的产率,同时除去
(2)使反应放出的热量稍大于吸收的热量,有利于控制反应温度在600K左右
(3)B
解析:(1)氧气能与反应Ⅰ生成的氢气反应生成水,促进可逆反应Ⅰ正向移动,提高甲醇的转化率和甲醛的产率,同时除去。另外反应Ⅲ是熵增大的放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Ⅲ的平衡常数比反应Ⅰ大得多,即反应Ⅲ进行的程度大。
(2)适当通入,以发生反应Ⅲ,放出热量,从题图知,温度在600K左右时,甲醛产率最大。
(3)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Ⅰ和反应Ⅱ叠加后得反应Ⅲ,由此得出反应Ⅱ的,但表示摩尔燃烧焓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水应为液态,故B项错误。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寒假作业(9)离子反应: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寒假作业(9)离子反应,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在25℃时,向5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寒假作业(5)化学反应的速率: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寒假作业(5)化学反应的速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可逆反应,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寒假作业(4)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寒假作业(4)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在恒容绝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