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的定义。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
【知识梳理】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它的定义是使质量为_________的物体,获得________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即1牛顿=________。
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__________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_____。
2.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意义在于建立了物体的加速度与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把运动和力结合起来,建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桥梁,知道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物体的受力可以预测物体的运动。
【针对训练】
1.一个木块沿倾角为α的斜面刚好能匀速下滑,若这个斜面倾角增大到β
(α<β<90°),则木块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
A.gsinβB.gsin(β-α)
C.g(sinβ-tanαcsβ)D.g(sinβ-tanα)
v
2.一支架固定于放于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上,细线上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在支架上,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放在小车上质量M的A物体跟小车相对静止,如图所示,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Mgsinθ,向左
A
θ
B.Mgtanθ,向右
C.Mgcsθ,向右
D.Mgtanθ,向左
3.重物A和小车B的重分别为GA和G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已知GA>GB,不计一切摩擦,则细线对小车B的拉力F的大小是( )
B
A.F=GA
B.GA>F≥GB
A
C.F<GB
D.GA、GB的大小未知,F不好确定
4.以24.5m/s的速度沿水平面行驶的汽车上固定
A
θ
一个光滑的斜面,如图所示,汽车刹车后,经2.5s
停下来,欲使在刹车过程中物体A与斜面保持相对
静止,则此斜面的倾角应为,车的行
驶方向应向。(g取9.8m/s2)
5.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小车,小车上吊着小球m,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车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当悬线处于下列状态时,分别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及悬线的拉力。
3
2
1
(1)悬线沿竖直方向。
θ
(2)悬线与斜面方向垂直。
(3)悬线沿水平方向。
针对训练
1.C2.B3.C4.45°水平向右
5.[解析]作出小球受力图如图(a)所示为绳子拉力F1与重力mg,不可能有沿斜面方向的合力,因此,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沿斜面做匀速运动,其加速度a1=0,绳子的拉力
F1=mg.
(2)作出小球受力图如图(b)所示,绳子的拉力F2与重力mg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小球的加速度a2=,绳子拉力F2=mgcsθ
(3)作出受力图如图(c)所示,小球的加速度,
绳子拉力 F3=mgctθ
[答案](1)0,g(2)gsinθ,mgcsθ (3)g/sinθ mgctθ
F1
mg
θ
F2
F合
mg
F2
F合
mg
θ
(a)
(b)
(c)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型范例,基础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典型例题,针对训练,能力训练,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典型例题,针对训练,能力训练,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