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单位制》 教案11(人教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73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力学单位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力学单位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力学单位制 一、 课标要求本节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介绍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明确了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制,以简化运算 。 二、重点难点重点:单位制及其应用。难点:正确理解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物理量,大多数物理量都有单位,并且,有的是通过物理公式确定它们的单位 。一般说来物理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这样就会存在同一个物理量出现多个单位,与此同时存在多种单位制。那么,通用的单位制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建立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二)单位制 1、基本单位 :选定几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学生阅读课文,明确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a:长度的单位——厘米(cm)、米(m)、千米(km); b: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c:质量的单位——克(g)、千克(kg)。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举例说明: ( 1)我们选定位移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就可以利用推导得到速度的单位米每秒。 ( 2)再结合公式,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 3)如果再选定质量的单位千克,利用公式F=ma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单位牛。 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构成了单位制。 (三)、学生阅读课文:力学中的国际单位制及三个基本单位 a:长度单位——米(m) b:时间单位——秒(s) c:质量单位——千克(kg) (四)、巩固训练: 1、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A.质量; B.N; C.m/s2 ; D.密度; E.m/s; F.kg; G.cm;H.s; I.长度 j.时间。 (1) 属于物理量的是 。 (2) 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 ; (3)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有 ,属于导出单位的有 。2、例题: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 a:5s末的速度是多大? b:5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大? 分析:本题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知,需要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初速度v0=0,在恒力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它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m和所受的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出加速度a,即可用运动学求解得到最终结果解答: 已知:m=7kg,F=14N,t=5s求:vt和S 解:=2m/s2=2N/kg vt=at=2m/s2×5s=10m/s s=at2=×2m/s2×25s2=25m 说明:按国际单位制统一各已知量的单位后,不必一一写出各物理量的单位,只在最终结果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就可以了。简化后的解题过程: 训练: 质量m=200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为a=20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 F=20020=400N; B: F=0.20.2=0.04N:C: F=0.20.2=0.04; D: F=0.2kg0.2m/s2 =0.04N(五)、课堂小结: (六) 、课外作业: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力学单位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位换算,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补充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4 力学单位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全解,难题巧解点拨,拓展延伸探究,课本习题解答,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4 力学单位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